从2014年到2019年,从《后会无期》到《飞驰人生》,韩寒完成了从作家和赛车手跨界到电影创作者的转变,创作出了属于韩寒自己的“自传式三部曲”,也被称作是韩寒的“公路三部曲”。我们站在宏观角度来审视韩寒的公路三部曲,会发现三部影片在故事情节上似乎毫无关联,但又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结合韩寒自身的成长经历我们知道,韩寒的青少年时期也是满身尖刺和棱角,言语犀利,年少轻狂的叛逆少年就是韩寒早期的形象标签。但时至今日,韩寒也在岁月的洗礼下变得柔软温和,稳重自信。从青年的迷茫叛逆到中年的豁然通达,这是韩寒自身的成长感悟,也是一部80后的成长史。因此从这个角度上,大家都看到了韩寒人至中年与世事的和解。但韩寒电影的“和解”并不等于“妥协”,客观地来讲,韩寒的公路三部曲所表现出来的,更像一条平凡却又光芒四射的青年成长之路,信仰自始至终不曾动摇,改变的只是方式,这是一种建立在与世界签订停战协议基础上的握手言和。
一、在迷茫与伤愁中寻觅人生归处
《后会无期》作为韩寒的电影处女作,也是“公路三部曲”的开端,尽管本片在挖掘人性本质、反映时代矛盾以及叙事方法上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局限性,但总体来看,影片中所反映的三个主角在青春正当时所面临的友情与爱情思考、对未来前路的迷茫无措、对于离别的伤愁无奈,无疑映射了我们大多数人的青春岁月。影片中出身小村庄的三个青年面对人生的变化选择了踏上未知的旅程来寻找前路。作为初出茅庐的三个青年人,他们带着迷茫求索和期待憧憬出发,在旅途中经历了关于友情、爱情、亲情三大情感的考验,经历了背叛和失望,茫然和纠结,看到了生活的真相……韩寒的《后会无期》用一种滑稽中带着忧伤无奈的叙事形式,将青年人在青春的十字路口面临的未知、无措、巨变、哀愁展现的淋漓尽致。而最终,三个青年在经历了情感和现实的考验之后,都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归处,我们不知道他们的选择是否绝对正确,正如我们也不确定自己脚下的路是否能够通往未来,但这就是青春,在迷茫中求索,寻找属于自己的路。
我们再将《后会无期》与后面的《乘风破浪》、《飞驰人生》相比较,明显可以发现韩寒的电影在初期没有太多的无畏和热血,更多的是对人生对世界对未来的怀疑和无奈,表达的是十几岁的青少年对于现实的不满和批判,以及在现实中摸爬滚打了一番之后对于最初看法的复杂情感。《后会无期》中的青年人对于理想是没有具象的,只是一味的想要改变现状,但却始终在追寻探索。试问有多少人的青春是目标明确,是非黑白对错分明的呢?故事中的浩瀚是广阔虚幻,江河是颠簸未知,因为迷茫与求索,正是大多数青春最开始的模样。
二、在对立与反抗中完成成长蜕变
再来看《乘风破浪》,相比之前的《后会无期》,这部影片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第一,影片故事格局变小,但情节更完整明晰。《乘风破浪》的故事紧密围绕一对父子之间的对立与包容,故事的前因后果都紧密联系,环环相扣,在亲情线和友情线上更加完整有序。第二,《乘风破浪》中主角的矛盾和情感以及梦想都更加明确清晰。相较于《后会无期》中的万般盲目,《乘风破浪》紧紧围绕徐太浪与父亲徐正太之间的父子矛盾,而主角对于赛车梦想的执着坚定促使他甘愿为之与亲人与世界对抗到底。从《后会无期》到《乘风破浪》,青年人从青春迷茫到目标明晰,信念坚定,勇气倍增进而选择与世界对抗,不再有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和盲目碰撞,没有了《后会无期》中对前路的迷茫无措,对现实的无奈哀伤。第三,《乘风破浪》首次体现了韩寒电影的“和解”倾向。电影中主角徐太浪在初期对父亲是满腔怨愤的,诸多对现实的不满转化为对梦想的执着坚守,以此作为与父亲抗衡与世界对峙的方式,但是最终他还是改变了。他意外穿越回父母所在的时代,看到了自己不曾了解的父母的过去,理解了父母的苦衷,终于在内心放下成见和执念,选择与父亲和解,也与世界、与自己和解。
从《后会无期》到《乘风破浪》,韩寒电影中的主旨越发鲜明,情感更加具体明晰,对待世界的态度也更为理性沉稳,从迷茫到反抗,从寻找道路到坚守道路,从初出茅庐的天真理想主义到身临其境的脚踏实地,这是一种心态和能力的成长蜕变。
三、在寻梦与追梦中实现自我价值
到了公路三部曲的最后一步《飞驰人生》,韩寒电影已经将叙事焦点从青年人转移到了中年人身上,从思考亲情友情转移到追寻理想上。同《后会无期》和《乘风破浪》相比,《飞驰人生》与前两部影片既有一脉相承之处,当然也有艺术表达上的成长。韩寒在《飞驰人生》中所表现的对世界对人生的态度转变是明显的。第一,不再拘泥与细腻情感和心态的讨论而是扩大格局讲述生活与梦想之间的权衡。人的成长无非就是走出小我实现大我的过程,最开始看重的东西往往之后看来无关紧要甚至有些矫情,最终还是会来到生活与梦想这个人生大主题上。第二,故事中张弛经历了年少轻狂之后,中年落魄的他在历尽沉浮后已经学会了低调隐忍,面对侮辱和刁难,面对挫折和困境,他已经习以为常学会接受并直面问题不断寻求解决方式。这说明到了《飞驰人生》,韩寒电影中对于世界的态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对抗和嘲讽,而是学会了接受现实的残酷和不公,接受人生的遗憾和悔恨,但又不就此沉沦,而是坦然接受了这一切依旧坚守初心,换一种方式面对生活,克服万难依旧坚持追寻梦想,实现自我价值。
从《后会无期》到《飞驰人生》,如果单纯根据故事主角对待世界和人生方式态度上的转变,就认为韩寒人至中年与世界“和解”是一种妥协和臣服,是被生活磨平了棱角,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从《后会无期》到《飞驰人生》,韩寒电影对梦想的执念是自始至终从未动摇的。无论是青春的迷茫求索,还是青年的反抗反省,再到中年的热血追梦,韩寒电影始终都在致力于改变现状,追寻梦想。改变的不是他的信仰,而是他的方式。世界从来都是这样一副模样,反抗叛逆与和解都是对待世界的方式,区别就在于前者永远无法走进现实看清生活本质,只是一味困于偏见的囚笼,而后者则能够在看清了世界的本质后依然保持对梦想的热爱。所以我们说,从《后会无期》到《飞驰人生》,韩寒电影的“和解”之路并非一种对初衷的动摇和对现实的妥协,而是建立在对梦想不懈追求基础上的一种更理性有效的与现实相处之道。
(韩坪均系河北传媒学院舞蹈艺术学院讲师;姚温丽系河北传媒学院舞蹈艺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