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历史事件电影取材于历史上的一些大事件,伴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一路发展而来,其内容包括从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抵御外侮、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战争描写,到新中国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画卷,拓展了主旋律电影与红色电影的内涵,充满了伟大民族精神与伟大时代精神构成的中国精神表达,同时包涵中国特有的电影美学建构。
一、现代历史事件影片中民族精神的发扬
民族精神是大多数中国人民所认同的精神取向、思考方法、社会道德、社会精神的总和。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重大历史题材电影中承载的饱含爱国主义精神的铁人精神、航天精神、特区精神等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坚挺的脊梁和坚强不屈的中国魂。在中国精神的表达中,爱国主义无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终极归属感与荣誉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电影始终贯彻着爱国主义的主旋律,成为激励我们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在电影《西安事变》(成荫,1981)中,我们看到民族精神与时俱进,在继承过去的同时超越传统,以一种具有高度凝聚力的精神力量将不同的群体集聚并动员起来,激发不同阶层人民全方位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成为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精神资源与丰厚精神力量。《西安事变》首次以他党将领的叙事视角来讲述历史事件,具有特殊意义。该片讲述了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与杨虎城不顾自身安危与政治前途,发动“西安事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历史故事。张学良与进步人士杜重远见面后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停止了针对红军的军事行动,却被蒋介石谴责辜负了他的器重。张学良一再苦谏却被蒋介石拒绝,命令其全力“剿共”,否则将采取断然措施。为了从蒋介石“格杀勿论”的命令下保护冲出中山门前来临潼请愿的上万学生,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对蒋实施“兵谏”并以“八项主张”通告全国,显示出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以及愿与中国共产党携手抗日,放下前嫌对全民族自我开放、勇于担当社会与历史责任的宽广胸襟。民族精神是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革命者与建设者在前赴后继的奋斗中形成的,这些历史事件电影中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将中华民族从多次危难中拯救出来,时至今日仍是全体中国人民携手前行、共克时艰的强大精神助力。
二、新时代历史事件影片中时代精神的衍变与创新
时代精神来源于时代的发展变化,也是中国精神在每一个具体时代的精神体现。从建国后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新时期,再到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改革创新成为当下历史事件电影的主旋律与最强音。不同的时代孕育出不同的时代精神,滋养和鼓舞着中华民族血脉传承不绝,直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每一位中国电影创作者都应传承时代精神并向其中注入新的活力,以完成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因而时代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大河奔流》(谢铁骊、陈怀皑,1978)到弘扬航天精神的《飞天》(王珈、沈东,2011),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拍摄的《十八洞村》(苗月,2017),历史事件电影中的时代精神始终贯穿着中国人民相信自己、相信党、相信国家的国民精神。《大河奔流》以共产党女干部李麦接受进步思想、成长为成熟的基层不脱产干部为叙事主线,将李麦对抗地主海骡子、国民党宣传队、以徐怀中为首的官僚主义县领导的对抗性线索,与李麦幼时遭受黄河决口灾害,并在成年后提出修渠、引黄、治黄的建议,最终成功抗住了1958年特大洪峰的建设性线索相互穿插,在20余年的时间跨度中串联起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兴修水利等历史事件,通过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与社会事件,表现出时代风貌的变化和历史发展的独特轨迹。影片的前半段主要强调李麦在革命与建设历程中敢于斗争、敢于坚持的革命精神,后半段则凝聚了中国劳动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设国家,将时代精神不断加以传承、发展、弘扬、创新的历史,整部影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交相辉映,体现出拨乱反正时期历史事件题材电影的基本特征。
进入21世纪后,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改革创新的发展理念也已经深入人心。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之后,创新发展成为我国人民与电影创作者共同认可的时代精神。载人航天、申办奥运会及亚运会的成功等诸多先进的事迹为伟大的中国精神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元素。历史事件电影中对时代精神的体现也实现了中国精神的新转变,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以人为本、和平发展、社会和谐、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成为当下历史性事件影像的普遍精神内涵。以体现航空航天精神的《飞天》为例,该片以中国载人航天中的几位航天员为原型改编,讲述候补航天员张天聪怀抱载人航天的梦想数十年如一日坚持锻炼,尽管一次次落选却不顾妻子的反对、战友的劝说,始终坚持“飞天”的梦想不放弃,以教练员的身份继续自己的航天梦。在张天聪即将退休之前,却意外遇到一名年轻航天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被太空垃圾撞坏飞船的突发事故,张天聪抓住机会迎难而上,以多年的经验积累解决了问题。本片在2011年第28届金鸡奖被评为最佳影片,其中男主角张天聪善良、勇敢、勤奋、坚韧不拔,体现出当代中国航天人与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航空航天工程是当下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伟大的事业孕育出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全体中国航天人在不懈奋斗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也持续推动着伟大事业的发展。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对于实现脱贫目标、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张天聪的感召和指引下,他的女儿也放弃了就读北京大学的机会,报考了飞行学院。张天聪父女身上体现出的“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战斗”的载人航天精神,不仅激励张天聪父女前赴后继地为伟大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在任务面前斗志昂扬、连续作战,在困难面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在成绩面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也成为新时代鼓舞中华民族顽强奋斗、振兴国家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要与中华之魂,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合一,也是凝聚力量与人心的兴国魂、强国魂。中国精神根基深厚,源远流长,是国家与人民在长期探索中累积的精神财富,也是和平与发展、改革与创新的时代主题下全人类的精神宝库。在历史事件电影中弘扬中国精神,不仅可以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经验,也可以为本土电影创作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对本民族电影美学的构建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系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18级在读博士研究生)【基金项目】2020年度山西师范大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建构与反思:山西题材影视剧与本土文化的互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20W04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