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上,刘智海从本届“天坛奖”评委会主席手中接过了奖杯,他执导的战争题材电影《云霄之上》在本届北影节上成绩喜人,勇夺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男演员集体获奖)、最佳摄影三项大奖,成为自《一九四二》之后,又一部赢得天坛奖最佳影片的华语电影。
非职业演员、全实景拍摄,加上令人耳目一新的消色处理,《云霄之上》以独特的表现风格摆脱了战争电影传统表现手法的束缚,成功营造出了压抑壮烈的战争氛围。在采访中,《云霄之上》导演刘智海分享了该片创作的思路、探索和幕后故事。当谈及影片公映的时间时,刘智海表示,目前计划今年年内在院线上映,届时希望这部创新艺术战争片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观众。
低成本也保证影片艺术质感
2019年,刘智海开始打磨剧本,疫情期间对剧本进行多次修改,2020年8月建组拍摄,9月拍摄结束进入后期阶段。一切按部就班,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钱”。300万元,需要做出一部电影,如何在低成本的前提下保证影片的艺术质感,是整个创作阶段刘智海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刘智海本希望在浙江横店影视城拍摄,那里有一个2500亩的红军长征主题公园,关于长征的电影可以在这里全部完成。“但是横店的景全是假景,都是纸片做的,我后来看到了那些景,我感觉没有任何质感,所以我们就退出了,直接就到1935年红军真正战斗过的地方,我说要到那边去拍。”他认为,只有当拍摄团队真正沉浸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感觉到那种诗意的、残酷的、遥远的故事在真实地发生着。正是因为我们秉持着创新精神进行创作,影片最终才能呈现出当下的效果。
刘智海说的是浙江省丽水市的龙泉山,那里有着原始森林般的地貌。《云霄之上》摄制组的百余位工作人员就在海拔2000多米高的山峰上、密林中,开始了创作。“原始森林里面毒蛇非常多,观众会在成片中看到里面有好多蛇,其实这些蛇都是拍摄时就有的,那个时候就山洞里面到处都会碰到,还有片中还会看到很多飞蛾,也是真实存在的,”刘智海笑言,“很多观众会提出来说,’刘老师你的片子里面的飞蛾特效做的蛮好’,我说我们没钱做,都是真实的。”
用诗性美学进行创作探索
《云霄之上》讲述的是来自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的战士们,在被打散掉队后组成游击队,决定继续执行上级命令,在48小时内炸毁敌人弹药库以挽救另外300多名战友的生命的故事。影片打破传统战争片的主题和叙事模式,并不仅仅局限于宏大雄伟的叙事和精心策划的战略,而是从一个小角度切入,讲述了历史洪流中挥洒着青春热血的普通士兵,面对战争无常与生死时的迷茫与挣扎,将人物融于山水之间,真实反映了普通战士的战争经历与成长心境。
影片在浙西南的绿水青山之间拍摄,却采用了近乎黑白片的视觉,画面抛却了“如画”的风景,采用了消色的处理。刘智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影片整体的色调是消色的,烟雾缭绕的环境中,真实色调就是偏向黑白。我们将影调整体进行消色后,是介于黑白和彩色之间的。江南的烟雾不像西北的黄土地,北方的阳光让色彩非常艳,南方就不一样,阴雨天去西湖,感觉西湖是黑白的,在山林里更甚,烟雾一出来,色彩马上就没了。”
刘智海坦言,他是怀着对电影的理想和情怀在创作《云霄之上》,希望带给观众一种独特的视觉风格和电影理念。他认为,在费穆的《小城之春》、吴贻弓的《城南旧事》后已经很少有人再提及中国的诗电影:“让中国电影能在国际上有自己的话语权是在商业化、工业化电影创作大环境下中国电影人更应该考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