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当天,《长津湖》作为开幕影片进行了首场放映,这是《长津湖》杀青之后首次面对公众。
次日,总监制黄建新接到朋友打来的电话,那位朋友看了影片,兴奋得彻夜未眠,“你们就是一个奇迹!”朋友的称赞把黄建新又拉回了与《长津湖》为伍不眠不休的日夜。
导演陈凯歌说,拍《长津湖》是大任,不是大任务,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大任。
对黄建新而言,做《长津湖》的总监制,又何尝不是一个“大任”?在他的记忆里从来没这么忐忑不安过,“这部戏拍的太难了”,从影40多年,黄建新说,《长津湖》很多时候已经“超出了我的经验范围”,影片的三位导演在片场“都是带着战斗精神在工作”。
对于影片的最终呈现,黄建新感慨“我们挑战了中国电影的极限,这是为了中国人那份最伟大的精神而拍摄的”。
◎ 拍一部“留得下来”的经典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随着战事扩大,出现了东线战场,该地属于高寒区,冬季气温在零下几十度。由于军情紧张,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义无反顾奔向这片高原,在后勤补给严重匮乏、攻坚火力不足、通信联络不畅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将美军精锐部队分割包围于长津湖地区,歼敌1.3万余人,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对于这场战役,毛泽东评价说,志愿军第九兵团此次在东线作战,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
电影《长津湖》正是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一个志愿军连队在极寒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故事,全景式还原了这场史诗战役。
这是中国电影首次以故事片形式将这场史诗战役搬上大银幕。开拍前,该片总制片人于冬定下目标,集结精锐班底,拍一部“留得下来”的经典,让五十年后的年轻人再看也能心潮澎湃。
为此,《长津湖》找来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大导演联合执导,兰晓龙执笔剧本。黄建新担任总监制,陈红、施南生、梁凤英担任制片人,张和平任艺术总监,王树增任历史顾问。吴京、易烊千玺领衔主演,段奕宏特别主演,朱亚文、李晨、韩东君主演,胡军特邀主演,张涵予友情主演。
◎ 37稿,每个人都是全身心投入
在黄建新的记忆里,影片拍摄的日日夜夜,每个人都在战斗,一点一点“堆”出了这部影片。
“兰晓龙拿来的一稿剧本有13万字”,黄建新透露,剧本精修后,还有6万字。从拍摄到杀青,《长津湖》的剧本总共修改了37稿。影片都定剪了,导演林超贤又找到他说,“我还想改”,终混前一天,林超贤把李晨和吴京在坦克里的戏加了进去。跟林超贤一样,“战斗”到最后一刻的还有陈凯歌,“毛主席在雪地里走的镜头,我们拿出来一个方案给凯歌看,他觉得不行,又重新做了特效,也是在锁定前一天,放进去的”。
令他感动的,除了导演们的精益求精,还有各位影片主演。黄建新透露,在半年多的拍摄周期中,演员们推掉了所有事,在剧组里整整待了六个月,“我记得,吴京除了跟千玺去了趟春晚,这半年,他们哪儿都没去”。
黄建新说,对于《长津湖》,每个人都全身心投入,他们是为了铭记历史、铭记英雄,是所有人为铭记中国最伟大的精神奉献出的一部电影。
◎ 一万两千人参与,挑战中国电影极限
《长津湖》的拍摄周期长达近200天,这在电影拍摄中颇为少见。黄建新笑言,徐克导演开拍的时候,是零下28摄氏度,演员们穿着棉袄,一直拍到6月份,演员们穿棉袄,已经浑身是汗了。吴京说,“我第一次拍戏跨度如此之久,叶子从绿到黄到凋落,又到变绿。”
在近200天的时间里,陈凯歌、徐克、林超贤各带一个摄制组几乎同时推进《长津湖》的拍摄。三个摄制组之外,另有一个补拍组。每个组最少1300人,多的有接近2000人。“每天现场都是几百上千的人”,黄建新透露,“有时候能有六七千人在现场”。除了人多,电影中还有大量的夜景戏份,黄建新感叹《长津湖》的难度太大,“超出了我们拍电影的常规范围。我们挑战了中国电影的极限。”
黄建新粗算一下,加上前期、后期,参与《长津湖》的大约有12000人。群众演员超过7万人次。这一数字堪称中国电影参与人数之最。
除了制作规模、投资规模、拍摄时间跨度、动用演职人员数量,《长津湖》超大规模的服装道具军事装备准备,超百公里的战役战术设计也创造了中国战争片之最。用徐克的话说,“这次的火力之猛是天花板级别的”。
不仅“火力猛”,《长津湖》的战争戏更追求真实,电影里,志愿军经典的“三三制”战术设计,利用地形分散兵力、夜战行军歼敌等打法均融入了片中的战斗场面中。当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正是凭借超乎寻常的战术设计与过人的意志,逐步扭转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局势,打出了军威国威。
有军事专家看过影片后,称赞《长津湖》是目前战术战备方面最为严谨的国产战争大片。
能够完成如此庞大的战争巨制,首先在于协作。黄建新透露,起初自己最担心的三个导演之间的沟通信任,“都是大导演,都是艺术家,都很有个性”。随着《长津湖》的拍摄进展,三位导演的大局观令黄建新感动,他感叹道:“三位导演一见面就讨论沟通拍摄的事,工作人员和演员也都时刻保持着战斗状态,这种浓厚的创作氛围是在很多剧组中看不到的。”
◎ “用电影打开了一个通道”
《长津湖》的北京首映礼上,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长津湖战役总指挥宋时轮之女宋崇实看完影片后,连连称赞“拍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钢少气多的气概,非常适时,非常棒!”
这不是黄建新第一次听到对于《长津湖》的称赞。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当晚,《长津湖》作为开幕影片首次对公众放映。次日,黄建新接到朋友打来的电话,那个朋友看完影片,彻夜未眠,听筒里传来朋友的称赞:“你们是一个奇迹!”他还说:“《长津湖》展开了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看到了久违的中国人的意志力、激情、坚韧不拔。”黄建新记得,那天,朋友还专门对他们表达了谢意,“他说,谢谢你们用电影打开了一个通道,是让人精神上扬的通道。”
事实上,《长津湖》的拍摄之路颇为坎坷,显示由于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影片被迫停工。时隔一年,终于重启,拍摄期间,又传出剧组陷入困境的消息。而影片的上映日期也是因一些不可控因素延期。
回望与《长津湖》一起走过的日日夜夜,黄建新说,大家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往前走,把这个电影做完。”如今影片终于登陆大银幕,正式与观众见面,他表示,《长津湖》是凝结了所有人的心血为中国电影献出的作品,我们挑战了中国电影的极限,这部电影是为了中国人那份最伟大的精神而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