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致敬红色经典·奋进伟大时代”电影精品创作专家研讨会在青岛影视博览会举行。
研讨会围绕落实2021全国电影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十四五”重点影片规划布局、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重要影片展映及主创、作品分析等,就中国电影精品创作组织专家研讨,围绕主旋律影片商业化,从题材、主题规划、创作手法、市场化结合等维度总结探索电影精品创制经验,促进电影强国建设的稳步推进。专家认为,电影精品创作要把“道路自信”和“国家格局”相统一,同时从整体上将思想、文化、艺术联动到电影当中,由此,中国的电影精品才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受到业界和观众的欢迎。
会议由中国电影基金会和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主办,中国电影基金会电影投融资发展专项基金、融创文化集团、青岛海发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聚影汇(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等承办,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理论研究处、青岛电影学院等联合协办。
打造电影精品首先要了解“解观众想看什么”
今年国庆档《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两部主流大片引发年度观影热潮。暑期档《1921》、《革命者》等革命历史影片同样受到观众热捧。
针对这一市场变化,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建强认为,《1921》等影片的热映表明,革命历史题材也是可以充满想象力的,这些影片将抒情、纪实等各种手段艺术地结合在一起,带领新时代的观众触摸到百年前的历史温度,既有思想意蕴,又有时代的吸引力。他表示,在这一市场背景下,要打造电影精品,一方面要了解观众想看什么、认同什么,另一方面要善于创造各种新的想象力消费点,打造电影精品创新的增长点。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群飞认为,伟大的作品需要时间的积淀和认可,被称为“精品”的电影应该是超越时代的,让人百看不厌的。在分析了中国近几年影片市场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后,他建议,电影精品的创作要把握好与电影类型、创作数量、主旋律影片多样化的关系。同时,也要尊重市场规律,将主旋律影片市场作为宣传放映主阵地,让更多的“精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电影精品创作要把“道路自信”和“国家格局”相统一
何为精品?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名誉会长章柏青看来,答案并不唯一。章柏青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行业对电影精品的判断标准也会发生变化,“一部精品要在电影史上留痕至少要在思想文化意识上有探索、电影塑造上有技巧、电影史上有创新等。”
当今电影的精品创作需求旺盛,章柏青建议,从整体上将思想、文化、艺术联动到电影中,从而创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精品电影”,“比如,在高科技电影影片中加入思想、文化的衡量,在人文、电影意识手段上多下工夫,‘精品’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谈及精品电影的创作,参与创作《1921》、《长津湖》的赵宁宇认为,电影精品创作要把“道路自信”和“国家格局”相统一,首先要在道路自信的基础上不断反复挖掘历史材料,将历史性与时代性融为一体,要为今天的观众和市场来拍,这既得有丰富的学养,又得精深的钻研。
曾出品《夏洛特烦恼》等多部“现象级”影片的开心麻花CEO刘洪涛认为,做电影需要充分的准备和热情,如果为了投机和名利那么心态就错了。他围绕具体的电影实例,分享了一部项目从剧本讨论到最终成型的过程,认为做电影必须沉下心来,要有工匠精神。
天津北方电影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挺伟认为,电影题材要有时代性和超前性,电影创作需要在电影工业化支持下完成有效传达。他说,“电影作为一个文化产业,最终是以故事的形式表达给观众。工业化对普通观众而言或许不是必备要素,但工业化能在恰当的场景下实现有效的传达。”
“制发放评”多方协同合力打造精品
一部精品电影的打造,不仅需要有创作者的“工匠精神”,同时需要电影评论者的理论引导,以及市场人士的宣发助力。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表示,提出精品创作研讨的目的,就是为了探讨当下主旋律电影的新概念,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电影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品创作要有精神高度,要有文化内涵,要有艺术价值。
饶曙光认为,当下中国电影评论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职责,首先要建立评价体系,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电影的评估机制,一个偏重于理论层面,一个偏重于实际操作层面。当下,我们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要繁荣电影创作局面,更要繁荣电影评论的局面,相信在中国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过程当中,电影理论批评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作为《战狼2》的发行方,北京聚合影联总裁讲武生从宣发和市场的角度分析精品电影创作的关键要素。讲武生分析,中国电影市场近十年的变化已由精英主导过渡到平民消费,未来的新主流影片一定要注重观众的现实触感,才能触摸到观众和时代的痛点。无论国家还是地方资金支持,都需要分别顾及市场票房和作品本身两个面向,真正的精品创作既要体现民族性,也要体现世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