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扶贫是我国扶贫工作中,一种结合了生态保护的创新工作模式。在脱贫攻坚中坚持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保证贫困地区的长期发展,不仅关系贫困地区人民福祉的重要举措,也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内容。电影作为一门传播效益良好、在中国城乡广泛受到观众喜爱的综合性艺术,在展现生态脱贫实效、推动广大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推广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的扶贫模式、传播和总结生态脱贫实际经验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此同时,很多讲述通过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等方式创新生态扶贫的影片陆续与观众见面,这些影片从不同地点、不同领域的实际经验出发,呈现出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脱贫政策下良好的“双赢”局面。
一、乡村地理与人物形象
要生动地在乡村电影中呈现生态脱贫的历程与成果,首先要立足现实,在电影中呈现乡村中的地理与人物形象。以生动展示生态脱贫理念,改变偏远山村落后面貌的故事片《十八洞村》为例,影片主人公退伍军人杨英俊在扶贫队伍的帮助下,立足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来发展特色种养业,充分发挥湘西地区独特的湖泊、水库、密林、草地等生态资源优势,在长期矿业开采所造成的大片废弃矿址上奋力改造,与贫穷和生态恶化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终于将寸草不生的大片土地改造成为青翠连绵的梯田,村里的电子商务、旅游服务等产业蒸蒸日上,经济与生态获得了“双赢”。
毋庸讳言,由于我国贫困乡村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地理状态与落后的经济条件中,在镜头前总是呈现出贫穷落后的一面。导演没有避讳十八洞村脱贫前的真实状况,而是完全复原了十八洞村原本的乡村地理:在多年粗放的矿产开采下,十八洞村到处堆满了黑色的矿渣与废弃的矿坑,许多田地被矿渣埋成无人涉足的绝境,俯拍外拉大远景下的矿山废墟令人感到窒息。要改变此现状,必须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在扶贫队伍的帮扶下,杨英俊家兄弟们以及十八洞村村民一起转思想、谈项目、找土地、算收益,借助生态扶贫、精准扶贫政策,推进了多种作物的复合经营,大力发展湖南西部当地特色的经济作物,以种植老稻谷为突破点积极推进种养结合,促进了生态经济的循环发展。在此基础上,他们还积极发展电商农产品与文化创意产品,最终把荒凉的废矿场变成了峰峦叠嶂、高低错落的梯田。在湘西的青山白云、清水碧田下,秧苗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田野中,生机勃勃,充满希望。在对人物形象的描写方面,《十八洞村》也坚持以真实人物出镜、真实情感动人的原则,在触及贫困生活的同时,更深入挖掘贫困表象背后的人物内心,体现了当地乡民热爱生命、努力生活的美好民间生命本体性:退伍老兵杨英俊在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后亲自摘掉了工作组安装在家里的贫困户牌,以顽强自觉、不服输、不认命的正直品质和进取精神坚持自主脱贫;扶贫工作队队员小龙面对前任的离职、村民的不解,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村民劳动,疏解思想疑虑,与村民们一起积极发展特色规模农业;看似无可救药、靠着国家扶贫款度日的杨懒不仅在修村路时赌气要喝“血酒”,还在废矿区跪拜在地失声忏悔。在成为村里人人避之不及的懒汉前,杨懒曾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庄稼汉,但身处他乡的孤独与人性的贪婪、野蛮磨平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即便如此,他对土地依然保留着难以割舍的深刻情结。《十八洞村》不仅是一部聚焦生态扶贫的影片,更是一部充满湘西特色、对普通人的生活与心态加以深刻描摹的优秀电影作品。其中种种自然与生活的细节均来源于现实,苗歌苗鼓、喝“血酒”、家族关系都被有机编织在叙事之中,令故事充满可信度,也使生态脱贫政策的呈现生动而充满生命力。
二、乡村叙事与文化表达
以脱贫工作为主题的优秀电影作品通过细致入微的笔触,对生活在古老土地上的人物进行了饱含深情的描写,既可以反映贫困乡村中的风土人情,以及经济状况在扶贫前后的变化,还可以深刻展现乡村中生动的故事与深厚的传统积淀。在讲述贵州省普安县生态扶贫的《云上之爱》中,贵州云头山代理县长王云农一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关停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重工业企业;一边响应生态扶贫政策,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积极推进云头山产业升级转型,发展具有生态特色的农产品产业,创新发展当地生态扶贫方式,因地制宜地建设贵州特色生态茶园,最终带领云头山乡亲从生态保护与修复中实实在在得到利益,实现了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的“双赢”。《云上之爱》通过对小乡村以及生活于其间的基层干部与群众的生活进行叙写,以带有成长经验的普通人的经历,展现了整个脱贫工程在转型期的巨大变迁。《云上之爱》取材于真人真事,电影中的许多生活细节也都十分贴近真实的乡村生活。由于云上村生活困苦,很多乡民为了更高的收入外出打工,留下了老人和儿童在村里。王县长刚一到任,就遇上云上村留守儿童误食污染河鱼导致的集体中毒,重症者甚至不幸身亡的案件。在案件调查中,他逐步发现了当地矿山企业超额排污的情况。影片从“治污”与“扶贫”两大角度入手,在尊重乡村叙事的前提下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对贵州边远村落的情况进行了细致描述,在王县长的努力下,乡民与干部进行沟通、交流,最终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在共同的生态脱贫愿望中消解了文化差异。可以说,这是一部真正展现脱贫历程与动人情感的优秀作品。
另一部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镇镇民脱贫经历为描写对象的纪录片《山里山外》,则以普通百姓的视角来看这个时代,讲述了镇民陈玉付与韦大姐两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脱贫致富的经历。丹寨县风景优美,保留着很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在扶贫政策下,政府号召山民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优势,通过依山自建、以工代赈等方式搬出大山,去城镇就业。同时,为响应生态扶贫政策的号召,当地还通过发展生态产业、特色旅游业、电子商务等增加经营性收入,提高贫困人口在脱贫工程中的参与度,以此增加贫困人口的财产性收入。影片以贫苦老人陈玉付走出大山住进新住宅、蜡染传承人韦大姐到旅游文化小镇上实现就业脱贫的故事为主线,反映了当下时代进步浪潮中贵州脱贫工作的境况。影片将付大姐及姐妹们的贫困生活和思想变化,以及她们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坚守与热爱、对富裕生活的向往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处理方式一方面延续了改革开放前后实事求是、扎实勤奋的人文气质;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乡村人物形象的思想意识和历史意识,展现出付大姐等丹镇村民丰富多面的精神面貌。
(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