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长津湖》票房已超56.9亿元,距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冠军《战狼2》的56.95亿,只差不到1000万元,刷新单片最高历史纪录指日可待。其市场成功必然包含着在创作方面的创新突破。
看完电影《长津湖》,最突出的感受是它与同类题材影片相比有着诸多迥异之处。一则,题材重大、场面恢弘、叙事庞杂,却丝毫不觉故事虚空、人物斑驳、情节模糊,而是脑际一派清晰逼真、生动鲜活。二则,近三个小时的“超级”片长,却并无冗长拉杂之嫌,而是觉得节奏疾徐有致、收放轻松自如,剧终尚觉意犹未尽。三则,也是至为紧要处,面对发生在遥远年代的战争故事,并未有思想隔阂和情感出离,在作为观众观影的同时,自己不知不觉已然“参战”,志愿军将士的热血豪情鼓荡脉管,长津湖一带的冰雪奇寒弥漫周身,枪炮战机在耳畔轰鸣,硝烟的气息从鼻尖掠过,甚至连一片雪花、一抔焦土、一簇枯草均可微妙感知。统而言之,这不是一部我们所熟悉的传统意义的战争题材故事片,而是蕴含着多个维度创新突破的新作、力作、大作。
长津湖战役,作为新中国“立国之战”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重要一战。其伟大意义,既在于中国人民志愿军通过此役迫使当时世界上最为强悍的超级军事大国经受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从而扭转战局为抗美援朝胜利奠定基础,亦在于我志愿军官兵于敌强我弱、保障简陋的情势下所展现出的保家卫国的坚定意志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勇气慨。近年,反映长津湖战役的文学和影片作品不断推出,如何在银幕上再讲一个充满新意的“长津湖”,让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更深刻、更细微、更切己地感受并铭记前辈们那足以令人引以为傲、引以为豪的故事和精神?《长津湖》以守正创新、去陈出新、融合至新的艺术自觉冲上了中国军事影片的新高地,获得了观众的普遍认可。
新颖的叙事视角。影片从江南水乡一个普通家庭静谧的生活切入,连长伍千里抱着哥哥伍百里的骨灰从解放战争刚刚散去的硝烟中归来,这个残缺的家庭一边抚摸伤痛一边憧憬着未来的生活,折射着饱受战争创伤的中国人民对和平幸福的强烈向往。旋即,片刻的平静被策马而来的讯息打破。从普通百姓生活的骤变,到党中央、毛主席对出兵作战的艰难决策;从志愿军官兵忙碌的直前准备,到形势陡转衣单身寒仓促开拔;从列车兵阵开赴朝鲜一线,到以悬殊力量与强敌交锋,影片通过角度新颖、对比强烈的情节画面,为我们提供了进入长津湖战役的新视角。影片将宏大叙事与微观表达有机融为一体,以英雄团队“穿插连”战斗行动为动态视点,从行军、作战、受伤、牺牲等不同角度以及吃炒面、啃土豆、饮冰卧雪等细节再现了战场的残酷惨烈,从一个个侧面展现了“钢少气多”的志愿军官兵超越极限的意志品格。
新美的人物故事。采取虚实相间的方式设置人物,既具史家笔法,亦可神思飞扬。“虚”的部分,或艺术虚构或根据原型人物创造,既有指导员梅生、炮排排长“雷公”、火力排排长余从戎、神枪手平河等性格鲜明的人物,更有前赴后继舍家报国的伍氏三兄弟,且“伍”与“吾”谐音,很有代入感;百里、千里、万里,时空感不断延展,内中颇有意味。“实”的部分,取材历史、活用史实,既展现毛泽东、彭德怀等党的领袖和志愿军首长运筹帷幄的指挥,亦表现毛岸英、杨根思等志愿军英模人物的感人行动和惊人壮举。故事在忠于历史的基础上,巧妙编织“虚构人物”的生命际遇、战友情感、作战行动和性格特点等,对“真实人物”的战斗生活细节进行了细化深化强化。从历史真实出发,美术、烟火、化装、服装、道具都追求精确极致,以艺术的真实高度还原历史,为故事展开和人物刻画提供了绝佳场域。虚与实的有机结合,使影片既葆有历史的真实,也增强了故事性戏剧性,拓展了人物命运的表现空间。在故事演绎上,主创人员自觉突破窠臼,追求率性、张扬个性,表演不仅具有纯正的兵味战味和时代气息,也在很大程度上切近当下审美倾向和欣赏习惯。影片中,主要人物个个血肉丰满、神采迥异,特别是战斗场面的每个细节都极具艺术感染力和情感张力。通过一个个或勇毅、或机智、或质朴的人物,志愿军官兵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得以淋漓尽致地呈现。
新奇的电影语言。该片非常注重叙事节奏的把握,根据艺术表达的需要,物理时间被合理的延展或压缩,从而产生了奇妙的效果。注重对不同角度、不同景别、不同构图镜头的“蒙太奇”运用,从粼粼水面、茫茫山野、浩浩长空,到密集如布的枪炮、疯狂奔突的战车、凌空轰鸣的战机,再到战场的微妙变化、人物的表情动态、场境的强调烘托都布排得妥帖有致。影片运用大量长焦镜头完成宏大叙事,在拉近远景、压缩事物、夸张变形中造成视觉压迫感,强化了战争的紧张残酷。在刻画我志愿军官兵特别是各级指挥员时,长焦镜头配合大光圈使用,更有助于凸显人物表情、反映内心变化、刻画人物性格。而有些场景“一镜到底”的艺术处理,强化了影片的写实效果,引人不知不觉走入战争肌理,“身入”志愿军官兵之中。特效的运用是该片一大亮点,从战场效果的烘托、特殊场境的实现到一片叶子在凛冽寒风中的奇幻变化,可谓“致广大而尽精微”,最大程度调动了观众的通感,令人时时身临其境,处处心灵震撼。
《长津湖》以类型化叙事取得了巨大成功,也为主旋律影片的艺术表达开创了新的范式,建立了新的电影美学。但细加检点,也存在些许不尽如人意之处。倘若能在部队行军、战斗队形、武器配备等方面严加考究,在艺术呈现时处处做到同历史严丝合缝,则影片更会臻于完美。但瑕不掩瑜,该片从创拍到公映再到持续升温的观影热潮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从年逾髦耋的抗美援朝老兵到风华正盛的青年一代,都寄予了真诚的热盼、期许和激赏。
评论家认为该片“是向世界最顶级战争题材影片看齐的作品,也是向志愿军先烈致敬的作品”,其实对于中国人民尤其是全军将士而言,这更是一部“回眸战史鼓斗志、亮剑出征敢打赢”的铸魂之作。在风云变幻、强敌当前、使命更加艰巨的时日,影片所迸发的滚滚不可遏制的精神力量,势必鼓舞新时代革命军人像志愿军前辈那样为了祖国英勇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