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是在人类外貌特征和视觉感知的直接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已经从一种经验主义的视觉感知发展成为“智能技术”。尤其是近年来,此项技术日臻完善,被广泛引用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规模化普及应用,“刷脸”已成为大众生活与工作的日常。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存在”,“智能人脸识别”技术的构想、形成、发展、应用等各个阶段,也被反映在科幻电影之中,科幻电影对“智能人脸识别”的呈现既显示出基于科学的技术性,也展现出基于电影和想象的美学性,既有现实主义的再现,也有未来主义的预期。
一、“人脸识别”的发展及其电影的“智能”呈现
人脸,作为人的外部特征之一,可以看做是人和人之间最为直观的差别,面部骨骼、皮肤、五官形状、结构、比例等,其实是一个综合且复杂的系统,也正是其综合性和复杂性构成了作为“个体特征”的独特性。传统意义上,“人脸识别”几乎是与人的视觉共生的人类“先天认知技术”,我们看到某个人的脸,构成记忆,形成与个体绑定的他人认知,几乎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因为相似的特征形成人脸混淆、记不起来、认错人等情况,就是人类生理人脸识别机制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人脑对所接受的数据在储存和处理上出现了偏差而造成的。而今天我们所说的“智能人脸识别”,是人工智能条件下的一种智能化的生物识别技术,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身份查找以及身份确认等流程,在这一系列流程中,人脸识别技术需要通过各种信息化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应用,达到更加准确高效的识别结果。人脸识别技术首先需要准确地检测人脸,在人脸检测完成后可以通过动态目标追踪技术对人脸进行智能化追踪,对人脸进行对比,最后完成人脸的识别工作。一方面,它是在人类自身的“人脸识别”的基础上形成的,运作机制与人类的生理机制相同,都是通过系统对信息进行收集与处理,可以通过采集、分析、检索录入的面部特征对人的身份信息进行识别,快速完成身份认证;另一方面,它的运作系统又不同于人脑,具有更强大的信息储备和处理功能。一定程度上,智能人脸识别是通过科技的力量弥补了人脑的生理弊端,但同时也带来了身份认知、信息安全等新的问题。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人脑机制下的“人脸识别”,还是智能视阈下的“人脸识别”,都是人类科学的产物,这也使其成为科幻电影的呈现对象,通过电影的方式,创作者们传递着他们对于“人脸识别”的认知和思考。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在电影《幻影追凶》中,女主因为目睹凶杀案后险些被杀人灭口,虽然侥幸逃脱,但却在强烈的精神创伤下患上了“人脸失忆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脸盲症”。由于无法辨清人的真实面目,就无法分清敌友、指认罪犯,自己也不会落入更为危险的境地。这部影片不仅在特定的情境下为观众揭示了“人脸识别”机制的重要性,更是展现了在人类科学层面可能出现的机制实效及其造成的可怕后后果,最终,克服其病理机制,完成人脸识别,也是人脑自身的“智能”所在。
二、科幻电影对“智能人脸识别”的呈现与思考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成果一再更新,“智能人脸识别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智能生活”的一大标志。其运用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大场景,即身份认证场景、证件验证场景、人脸检索场景、人脸分类等场景。其中,我们最常应用的手机、门禁等面部解锁功能就属于身份认证场景,而在火车站、飞机场等场域安检时进行的人脸识别又被细分为证件验证场景,以上两种,可以说是智能人脸识别技术在当今社会最为典型和普遍的应用场景,理所应当也是智能人脸识别在科幻电影中最为普遍的表现场景。近年来,无论是《摩天营救》中,人脸作为重要信息的解锁密码,人也变成敌方抢夺的钥匙,还是《速度与激情9》中主角们伪造假身份通过机场的人脸识别系统登上飞机,都是智能人脸识别系统的日常使用场景的电影呈现。值得一提的是,放在电影的具体情节中,无论是反派绑架主角,强迫其完成信息的面部解锁,还是具有喜剧感的伪造身份情节,都反映出人脸识别技术在生活的日常应用场景的隐患所在。
人脸识别在“人脸检索”和“人脸分类”场景上运用更为智能化、专业化,对于科幻电影来说,就更具有科幻呈现的意义——在影片《天使陷落》中,无人机通过人脸识别对需要射杀的对象进行精准扫射,在识别了主角的人脸信息后,却停止了射击,正是这一举动,使得身处总统保安位置的男主角身陷险境;在《天使陷落》中,这种基于智能人脸识别的自动化射杀也是随处可见;在电影《钢铁侠》中,我们也能看到,当托尼穿上战甲前往中东营救时,由于战甲的精准的人脸识别技术,托尼可以在绝对不伤害人质的情况下瞬间完成对多名暴徒的射杀——我们可以看到,科幻电影,为人脸识别技术的在战争领域的应用构建了未来的、可实现的智能化场景。而在短片《屠戮机器》中,一款基于人脸识别的武器可以对射杀对象进行绝对杀戮,当它为专制者所控,整个社会持不同观点的人都会被绝对射杀,这种由“精准识别”到几乎“无差别”的杀戮,正是科技被滥用的恶果;在电影《超脑48小时》中,美国中情局通过机场监控系统的智能人脸识别功能。发现了手握机密的黑客“荷兰人”的踪迹,并前往抓捕,但最终抓到的却不是“荷兰人”,究其原因,是反派侵入了监控系统的人脸信息数据,将“荷兰人”的面部数据篡改成一名普通游客的面部数据,让中情局扑了个空。这一情节既是对智能人脸识别“人脸检索”的呈现,更是设定了一个“用科技套路科技”的经典案例,从这个篡改信息的情节映射出一个科技的现实思考,人类因依靠科技而进步,也会因依赖科技而失败——人脸识别技术在科幻电影中得以反思。
电影是视觉艺术,无论是构想、呈现,还是思考,都有电影化的表达方式。这不仅体现在其戏剧化的情节设定,也体现在其视觉表达——无论是为原本无声无息的人脸识别过程赋予“可视化”的特征,通过虚拟的模型具化数据对比、人脸扫描、信息导出等过程还是《屠戮机器》通过发布会、手机镜头、新闻等“伪纪录片”手法,呈现智能人脸识别技术被运用在杀戮中的恐怖感,智能人脸识别技术都在科幻电影中变得更为生动。
(作者系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保卫处高级工程师)
本文系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重点项目《高校智能人脸识别服务分析系统应用研究》编号:JSJM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