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建设已刻不容缓。尤其是在艺术类高等院校中,更要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要符合艺术类院校学生的特点,以人为本,采取适当的手段潜移默化地转变其思想。近年来,主旋律电影迅速发展,该类电影具有极强的教育性,其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更加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因此应加强主旋律电影在艺术类高校中的运用,强化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青年人才。
一、主旋律电影运用于艺术类高校思政课堂的必要性
(一)艺术类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就艺术类大学生本身而言,他们刚刚步入大学校园,心智还不成熟,面临全新的环境,会有更多的选择,接受更多的新思想、新事物,认识更多的新朋友。一旦有多的选择,则会面临更多的困惑和迷茫,一些学生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就会出现功利主义、利益至上等思想,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青年学生,因此需要对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对于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引,从而培养出思想纯净、热爱祖国的高素质青年。就艺术类高校内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现状而言,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一些艺术类院校更多重视艺术类专业课程的教育,而缺乏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仅仅将思政类课程设置为选修课或者在课堂教学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无所谓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贯彻,忽视了对于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这样就很难培养出合格的青年学生。
(二)主旋律电影的特征
主旋律电影具有情境性,电影这种表现形式能够让大众更加直观地去感受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情感的表现,一些历史题材的主旋律电影能够将学生们拉回到那一时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们在炮火连天的战争时代感受到先辈们为了后世能更好地生活所做出的牺牲,从而进一步激起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主旋律电影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具有教育性。总之,在高校思政课堂中大量运用主旋律电影,不仅能够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弘扬,而且能够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主旋律电影在艺术类高校思政课堂中发挥的功能
(一)引导艺术类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主旋律电影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其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我国的主旋律电影已经突破传统的一味追求高大上的束缚,开始由宏观转向微观,以点带面,以小见大,更加追求平民化视角,从小人物身上挖掘出闪光点,进而激起大众的共鸣。主旋律电影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首先,能够强化艺术类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现代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大学生通过信息网络能够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思想,受到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很多学生都出现了理想信念缺失的情况,因此要在思政课堂中加强对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主旋律电影能够向大学生们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促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其次,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强化爱国主义教育。近些年来,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电影层出不穷,无论是反映革命先辈英勇顽强奋斗精神的电影,还是聚焦现代社会展现大国实力、大国精神的系列电影都能够激起学生们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最后,强化道德教育。在主旋律电影中,高校还要挖掘其中的道德教育资源,注重发挥主旋律电影所带来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功能,进一步培养出无私奉献、乐于助人、顽强拼搏的新时代大学生。
(二)丰富了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一般秉持着老师教、学生学的状态,教学方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影视教育已经开始活跃在课堂当中。将主旋律电影应用于艺术类高校的思政课堂当中,能够进一步丰富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接受度。此外,一些优秀的主旋律电影能够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和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得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将影片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悄无声息地吸收到头脑当中,进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使得主旋律电影起到其该有的功能。另外,这些主旋律电影中除了其必要的故事情节以及蕴含的思想意义外,还有可能涉及心理学、医学、天文学、法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观影的过程中能够对这些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进而不断提高其知识储备,为其今后走向社会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三、主旋律电影在艺术类高校思政理论课程中的具体运用路径
(一)转变课程教学模式
高校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大量运用主旋律电影元素,将主旋律电影同思想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而活跃思政课堂的气氛,达到教育目的。高校的思政课程一般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的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毛泽东思想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近代史纲要等内容。在讲解近代史内容的时候,就可以穿插《辛亥革命》、《1921》的片段,让学生感受近代中国人民所面临的重大历史转折;在讲解毛泽东思想时,也能够穿插《建国大业》、《三湾改编》中的片段,让学生理解建党、建国之不易,进而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
不同于正式的课堂教育,第二课堂指的是课外之余的活动。特别是针对艺术类高校而言,各种活动层出不穷,思政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各类社团活动来实现“情景再现”,通过话剧表演和演讲比赛等形式展现主旋律电影中的经典镜头和台词,此举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们的专业能力,而且能够通过这类型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思想认知,不断挖掘电影的深层次内涵,展现主旋律电影的魅力。
(三)强化对于主旋律电影的解读和运用
将主旋律电影运用到高校思政课堂中,并不是在课堂上走马观花地播放,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理解到电影当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精神价值。因此,高校思政教师要充分做好备课工作,切实发挥好主旋律电影的教育作用。要在课程进行到适当的时侯再对主旋律电影的片段进行播放,播放结束后还要加强同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学生对于电影片段的感受,并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深刻地挖掘电影中所蕴含的深层次内涵,强化对于电影内涵的解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领悟能力,推动主旋律电影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王锡霞系青岛电影学院讲师;王艺彬系燕京理工学院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