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光教授新作《电影批评:阐释与建构》具有高屋建瓴、圆融贯通的学术视野,从理论推衍至现象,以学者的理论素养和批评的务实精神,结合电影艺术与产业现实,将电影批评建基于艺术理论的学理背景和中国社会的现实背景之上。
总体而言,该书架构比较宏阔,纵横捭阖,思路绵密清晰,内容颇为丰富充实。首先从宏观的角度回顾了艺术批评理论的宏观历史背景与方法论角度的流派梳理,在前三章搭建起二十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史自身的发展脉络。接着从艺术理论及文化理论向电影批评延展,以电影文化批评与电视剧文化批评为统领,串联起“作者论”批评与“类型批评”等批评范式,构成为第四至五章的脉络和主体,也完成了从宏观理论向中国现实的过渡。该书在每章最后一节还设置了一些重要的批评案例进行个案的麻雀解剖。全书的论述最后“落地”于对当下电影产业和工业的观察,考察产业批评新现象,勾勒“电影工业美学”视域的相关阐释和思考,并转向对当下互联网时代的电影批评现状、特点及建立新型批评标准体系的思考。
中西方艺术批评理论浩如烟海,如何搭建中国电影批评的框架,如何形成宏观全局的视野?这是大家都应该努力面对的主要论题。《电影批评:阐释与建构》在这方面作了努力。本书首先梳理电影批评理论的脉络和格局,概括艺术批评种种可能的理论、流派和方法,以艾布拉姆斯的四维度来归纳并梳理这些曾经在中西方文论中形成深远影响的理论,寻找其内部的关联。接着以批评史的历史分期为序,宏观地梳理了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史,以及横向地综合各个艺术门类。在此基础上并置各历史阶段,提炼出“中西艺术的对立与融合”、“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消长”、“现代与后现代”三对“二元对立”关系,论述它们贯穿二十世纪中国文艺批评,延展至并依然构成今日文艺现象及批评的重心,着重探析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批评观、艺术观及批评模式与方法。
随后,以文化批评总起,总结影视文化批评的把握,并从作者论、类型批评与产业批评三个方向平行展开,并进行具体个案分析。首先,电影工业美学中“体制内作者”的原则,作为一种批评方法的本土化,呈现了从西方理论中汲取营养,进而应对中国现实结出学术硕果的历程。其论述的理路为,通过历史与现状、范畴界定与方法特征的总结来对“作者论”的概念进行阐明,总结亚历山大·阿斯特吕克、弗朗索瓦·特吕弗、安德鲁·萨里斯及彼得·沃伦等理论家的阐发,勾勒“作者论”概念的嬗变,进而分析这些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后,对国内电影在创作与批评的实践上产生的影响。“作者论”批评的发展,既是“作者论”在好莱坞商业片与欧洲文艺片两个体系的传统间的对立与互融,也是这一概念与中国电影的创作经验相耦合的过程。
陈旭光的视点既“落地”于“作者”,也聚焦于电影作品,这表现在本书关注电影类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总结类型理论与类型批评之于电影实践的启示意义。近年来中国电影的类型态势呈现出多元化、融合化的趋势,国内的喜剧电影,青春片、奇幻与魔幻电影,警匪、动作与武侠类型等类型,经过市场化的发展得到逐渐明晰。该专著的思想成果更多寓于类型融合的启示。基于对电影类型的全局性观察,在审视现象中提炼出问题,并总结出电影创作的可贵经验,即当前中国电影类型方面的趋向与发展态势,“工业化制作”、“混搭式杂糅”与“类型化包装”。上述特征体现在主旋律电影、商业片、文艺片的融合,因此中国近年来诞生的“新主流电影大片”的存在及生产,具有了更深刻的合理性与更明晰的脉络。
除此之外,该专著针对工业发展现状与多媒体、全媒体时代的批评现状,建构一套兼重实效性与适用性的批评标准。陈旭光通过对电影业界及学界动向的敏锐观察,识别到电影产业批评的兴起,相较于电影文化批评,它成为今年更热门的方向。该专著既在理论源头上重视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相关批评著述,又分析总结孙绍谊、刘藩等人对国内外电影工业的现象及理论总结,将学界内对电影产业批评的重要理论,与自身的产业观察进行对话。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电影工业美学”成为学界竞相争鸣的话题。从理论的孕育与诞生角度看,邵牧君先生首先提出电影的工业性与商业性的观点起自邵牧君先生,自陈旭光于2017年的金鸡百花电影节提交论文《中国导演新力量与电影工业美学原则的崛起》以来,国内学界开始重视电影工业美学理念之于中国现实的重要性,理论系统也在争鸣中逐渐扩大并完善。电影工业美学的体系框架与基本原则来自一套缜密的理论进路,其理论背景寓于大卫波德维尔反思“大理论”及“文化批评方法”的研究、大众文化理论及中国市场化背景,以及以保罗·苏里奥、佩特尔·图奇内及包豪斯学派为代表的技术美学,这构成了电影工业美学体系的初步建构。《电影批评:阐释与建构》还勾连新力量导演与电影工业美学之间的脉络关联,贯彻了电影工业美学在“世界、创作者、作品形态、市场与受众”这四要素间平衡的原则。在个案分析中,作者通过对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与挫折的分析,展示了电影工业美学理论的批评有效性,从而揭示科幻及幻想类电影在想象力方面的发展前景。
总之,陈旭光以踏实的理论自觉与文化定位,反思电影工业美学的“短板”,在批评与争鸣中提升理论,使电影工业美学真正成为立足于现实、基于现实的理论。
如果说电影工业美学是为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大局性把握,那么对互联网时代的“微影评”的关注则探讨当下媒介文化革命现实,即媒介介入与观众赋权,及其对文艺批评的格局所产生的的改变。全媒介及互联网的电影生态,对电影形成了两方面影响——对内的电影叙事与美学形态,以及对外的电影传播与再生产方式(评价与营销)。而电影存在及传播的空间从封闭性的仪式场所走向破碎化的日常空间,电影本体也消散至传播链的各个环节。以互联网“网络社区”,替代了原有的公共文化空间,成为观众对新型审美经验进行个人化再造的场域。目前的中国电影批评立足于以下四个基于不同维度的标准;遵循艺术本位标准的艺术批评,视电影为文化象征与社会寓言的文化批评,聚焦于电影工业与产业观念的产业批评,去中心化的网络批评。当下已非“别车杜”式的辉煌的文艺评论时代,面对批评主体从公共空间向个人转移的趋向,文艺工作者与文艺批评家应重视不再沉默的受众,在新常态的影视批评中构建应对新时代的评价体系。
综上,《电影批评:阐释与建构》以开放圆融的理论视野和扎实稳健的理论基石,搭建起一个批评理论的框架。在纷繁复杂的20世纪艺术批评史中,有的放矢把握住电影批评的理论重心。同时注重宏观与中观的调和,注重对批评理论及理论迁移的路径进行历史化、背景化的语境阐释,在艺术批评与电影批评两个层级内,进行理论体系与批评实践的缝合,具体而微地将理论铺就于批评实践的肌理中。这样的努力使得本书在具有批评理论建构之功外,还具有“接地气”的、可以作用于当下电影现实的批评实践之效。
(作者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