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狮少年》的出现多少有些让人猝不及防,但又惊喜不已。这几年中国动画电影,除了“喜羊羊”和“熊出没”这样低幼向的IP衍生之外,在“国漫崛起”的大背景下,基本找到了依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神话奇幻元素进行当代阐释或者当代融合的策略,也诞生了“彩条屋模式”下的“三大”、《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姜子牙》,“追光模式”下的《白蛇:缘起》、《白蛇:青蛇劫起》、《哪吒重生》等一系列比较优秀的作品,同时诸如《十万个冷笑话》、《罗小黑战记》、《刺客伍六七》等都动画剧集推出或者计划推出的电影版也很受关注。在动画发展的多元性期待中,现实向的国漫作品虽也时有出现,比如《我是江小白》、《昨日青空》等,但从人物形象和故事架构上,校园青春片的类型还比较单一,源于本土的烟火气也很不足,对日漫的模仿痕迹还很明显,具有说服力的现实向的本土动画可以说还是一个空白。笔者以为,现在这个空白被《雄狮少年》很好地填上了。不仅如此,《雄狮少年》表现出来的高水准足以让它写进中国动画电影史。
“烟火气”
导演孙海鹏谈及《雄狮少年》的创作,说剧组曾一轮又一轮去村庄里采风,积蓄了一年的时间,搜集各种村民的生活细节,了解村里的植被,比如墙上的苔藓、缝隙里的小草,还有它们的四季变化,他希望看这部电影的观众能感受到这种烟火气。
所谓烟火气,我理解首先是现实感。电影里的乡村与城市、房屋与街道、人物的衣着神态、舞狮的美术与动作细节都真实精细,确实用了心。动画的媒介特征决定了还原现实并非它的强项,在中国动画电影传统中,传奇与写意更是主流。不过,不论美国还是日本,现实向的动画电影都产生过很多佳作,当动画还原现实时空和当代生活达到相当水准时,不仅仅因为“照相写实主义”的原因,而是动画媒介的双重虚拟的假定性,反而会产生一种让人愉悦的指向真实的奇观性,甚至在动画电影里出现的现实场景都会成为影迷和游客的“打卡地”。我想《雄狮少年》里的陈家村、广州荔枝湾已经具有了这样的潜质。
烟火气其次亦可谓接地气,也就是说渗透了现实元素和文化基因的地域特色与生活气息。《雄狮少年》里岭南乡村小镇的乡土风俗、民间信仰、衣着食物,乃至“老广”的语言与行为方式,这些都很鲜活又很风格化地呈现出来,“血肉感”十足。广东话与客家话味道的普通话、咸鱼与牛丸、拖鞋与助动车、阿娟与阿猫阿狗的形象与神态,还有最核心的舞狮的文化传统与现实表达,都让人觉得熟悉又具有新鲜感,协调且有趣。
《雄狮少年》的烟火气里还有着十分难得的底层视角和平民意识。在真人电影领域,曾经“底层何以先锋”的语境虽发生变化,底层叙事乃至底层喜剧的泛化一度也被消费拆解,但底层小人物的成长奋斗与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社会批判传统始终共存。进而,底层悲喜剧或曰“现实传奇”也能从真人电影投射到动画电影之中,而且可以被动画电影特有的媒介手段放大。乡村的现状,孩子老人在乡村的留守、乡村经济和文化的图景、从乡村到城市里打工的小镇青年或者说“二代农民工”的生存境遇,这些早已不再是讳莫如深的沉默的大多数,而已经是主流价值观视野中的事物,是乡村振兴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中国梦的必须要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这样的空间场景与生活元素在国产动画电影里,如此集中地展现,《雄狮少年》应是第一次。进一步说,这种意识在《雄狮少年》里不是策略的,而是真挚自然的;不是官方式的,而是民间感的;不是对抗式的,而是励志感的。这样的烟火气,增加了影片的质感与重量,又能唤起更多人的共鸣。
在讲什么的层面如此,在怎么讲的层面也有烟火气渗透。电影里不乏带着“无厘头”色彩的喜剧元素,这有着地域文化和地域审美传统的支撑:拜师段落的重复感、三个少年的胖瘦丑、阿娟的名字与病猫感、咸鱼强的“妻管严”与“咸鱼脚”,这些在喜剧感的营造上不违和,还很有效。《雄狮少年》还有着从一般性地表现现实向建构小人物传奇的叙事策略:比如,在现实的动作性和可信度基础上,通过流畅的运动镜头和精确的剪辑,很好地呈现出了“舞狮”的奇观性。电影将小人物成长干大事,“病猫变雄狮”演绎成了一场“现实传奇”,这不仅在事件本身,还触及到了民族审美心理中共同的“情本体”层面:家庭伦理、兄弟情谊、社会道义中的个体情感与人际关系,那些能唤起观众“情绪消费”的东西。动画电影相较于真人电影,往往更需要的奇观性或者说传奇性,可以说,《雄狮少年》把传奇作为一种方法,处理了民间视角下的现实故事,而且升华出了一种“微观的传奇性”,这是一种由真挚情感带来的、从现实出发的真实或曰艺术真实;烟火气绽放出来了灿烂耀眼的烟火。
“少年气”
《雄狮少年》的另一个动人之处就是少年气,这首先是热血与青春,是成长。从留守到打工、长发到短发、瘦弱到壮实、怯懦到勇敢,人物经历了阻碍与突破,发生着蜕变,人物的那道弧光可信也很动人,心中的挚爱如那一声咆哮始终没有消失,合适的时机鼓点一响起,就会回来。少年的回力鞋与打工日常穿的也是舞狮决赛上穿的解放鞋,开始遮盖瘦弱身体的校服与后来显露结实体魄的暗红色背心,这些细节都是青春与成长的表征。
少年气还是单纯与真挚,不世故,不做作。电影中,舞狮既是主人公们心中挚爱的代表,追求理想的载体,同时又是历练的过程与努力的阶梯。变成更好的自己,变得更结实、更有担当,更无畏,这是上山下山的过程,不放弃努力,这也是生活的历练,这样的面对生活的态度是简单而又进取的。
这种少年气还有着一种由己及人的感染力,还彰显了当代年轻人面对家庭、家乡、现实、传统,面对外面的世界时,开放与努力的姿态。这不是自怨自艾自我边缘化的,也不是简单的愤怒对抗,而是奋发有为不向命运低头的阳光感。现实和生活并不完美,有时还会有不公与苦难,少年气是一种精神状态,这是个体的,也是群体甚至是民族的,所谓“少年中国”。
关于《雄狮少年》还有两个问题想特别说一下:一个是套路与创新的问题,一个是技术与艺术的问题。
电影中确实有一些技巧和段落让人似曾相识,比如学艺、送别、家庭变故、解说比赛、最后一分钟营救等等,当然也有一些单独来看就已经十分创新的地方,比如城市楼宇的缝隙间日出前的舞狮练习、舞狮比赛的过程细节与动作细节、对“擎天柱”的挑战与敬畏悖论等等。再比如人物形象所谓美丑问题,这不是写实的美丑,而是“丑”的独特之美、合适之美,在这些创新的形象里,岭南小镇青等年的代表性与神韵呼之欲出,这比设计出一般意义上的“帅哥美女”要有独特性与感染力得多。所谓套路使用和组合得有效,里面填充是血肉真情而非垃圾,那这样的套路就是好元素。所谓创新,也是一个尺度问题,是部分放入整体是否合适的问题。
《雄狮少年》制作精良,技术对叙事和声画的支撑充分,尤其是声音制作。故事空间的声音还原和设计有层次也很走心,特别是音乐:鼓点和唢呐很出彩,电影化用了五条人、九连真人、椅子乐团等乐队的歌曲,还有一些诸如射雕英雄传等粤语老歌,还专门定制了毛不易的国语歌《无名的人》与廖颖轩的粤语歌《Fly Away》,这些都在为电影整体服务的基础上,又凸显了青年性与“出圈感”。
笔者以为,《雄狮少年》整体上特别均衡,很多元素该有的都有了,且都体现出了高水准。难得的现实向动画电影,将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与当代生活融合,真挚的少年情怀和难得的底层意识交织。故事、技术、人物、音乐浑然一体,可谓“国漫崛起”与“中国故事”最新的成果,甚至可以很好发挥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功能。《雄狮少年》许多段落能让人热血沸腾与热泪盈眶是因为真挚,烟火气与少年气的平衡也因真挚呈现出一种“全家欢”的气质,这能看出制作方在“艺术良心”之外的“商业野心”。一般来说,让观众又哭又笑的电影,票房不会差,也真心希望这样的好作品能成为中国电影2021年末贺岁档市场中的“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