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内院线市场上,进口片当中除了传统的引进片大户美国和日本,小众国别影片的总量和类型都较为丰富,出现了多个首次进入国内市场的国别电影,影片多样化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宽。但整体市场表现却差强人意,除了《波斯语课》和《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收获超过3000万元的票房,上千万的仅有5部,余下多见几十万甚至十几万元票房。
◎ 国别类型多元 市场反响冷淡
本年度小众国别影片的市场情况呈现出以下特征。
首先是国别多元,尤其是出现了多部中国市场难得一见的中东欧国家影片。得益于年初启动的“2021年中东欧国家优秀影片播映活动”,今年至少有5部中东欧国家的影片被正式引进,并进入全国艺联专线放映。其中有多部影片都是二三十年来该国国别电影首次进入中国市场,比如《医者仁心》是近三十年来首部正式引进中国的罗马尼亚电影,《漫漫寻子路》也是首部在中国上映的塞尔维亚电影。而《哦!文姬》则是6年后韩国电影的首次回归。
其次,这些小众国别影片有较为明显的“文艺”倾向,不乏高口碑获奖佳作,即便是动画类型也有不同于好莱坞的创作风格。一方面影片引进和跨国发行面临重重难题,影片品质可以说是“硬通货”,另一方面小众国别电影与好莱坞能够抗衡的一大法宝,就是“艺术性”,因此,这些影片中的大多数都可以算是文艺片。仍以上述“中东欧”电影为例,其创作方面的一大共同特征便是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普遍带有近年来世界电影潮流中有较大影响力的“罗马尼亚新浪潮”的美学风格。它们行销欧洲电影节,靠的就是“反好莱坞”和“反类型”。
但如前所述,小众国别影片的市场反响十分冷淡。尽管难得一见,又口碑爆棚,却并未激起观众的观影热情。几十万甚至十几万的票房成绩,甚至不能覆盖引进、宣传的成本。当然,可能因为有着这样的预期,片方也并未投入过多宣发经费。因此,纵然罗列起来看着热热闹闹,但实际上大多数影片上映时都寂寂无声。
◎ 宣传窗口狭窄 观影热情低迷
出现这种局面,我们也试着去探讨一下原因为何。
首先,我们注意到这些影片上映的日期大多晚于其本土市场的首映日期,超过半数晚了两年以上。一般而言,除了具有全球发行体系的好莱坞大片能做到多个国际市场同步上映,大部分国家的影片先后在海外市场登陆是常见做法。但近年来电影窗口期日益缩短,很多影片在首个市场上映后,很快就在流媒体平台上线,导致盗版资源流出,难免会影响到其他区域的院线发行。
其次,影片的定档公布晚,缺乏有效的宣传期,市场没有预热的机会。影片从公布定档到正式上映通常需要至少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宣传营销,在观众当中逐步提高影片热度,也给影院发盘排片留足准备时间。但今年较多影片出现最后一刻宣布定档的情况,仅留不足一周时间,市场完全缺乏准备。我们可以推测的原因包括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不定期出现的不同地区的疫情,使很多影片反复调整放映策略,继而产生联动效应,加上一些重要时间节点,使得电影档期成为很大的不确定因素,片方无法有效组织宣传。
再次,市场大盘冷淡,观众进影院观影的热情持续低迷,电影不卖座成为大概率事件,而缺乏热度和声量的小众国别影片就更加无人问津了。疫情之后,观众的观影习惯发生改变,出现了明显的影院观影节庆化、小众影片观影小屏化的倾向。也即观众的观影热情只有在如春节、国庆和有重点影片上映的档期才会高涨起来,形成“全民观影”的氛围,其他时间的电影院都门前冷落。对于缺乏宣传力度的“文艺片”,观众要么没听说过,要么更倾向于等待在网络平台上线再看。
◎ 分众分需深耕 长线积累效应
虽然小众国别影片市场整体表现欠佳,仍有几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国内几大电影节如上影节、北影节的展映单元售票情况持续火爆,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上座率持续良好,全国艺联每次上映新片的观影团活动持续火爆。这些现象共同说明了,从观众观影行为和观影习惯来看,艺术电影观众有更高的黏性和稳定性。对于普通电影观众而言,电影或者说影院观影不是必需品,可以较为轻易地被小屏幕和其他娱乐方式所替代;而对于迷影观众而言,艺术片是必需品,而且影院观影能够带来价值感与获得感提升,虽然这部分观众数量不大,但却相对稳定。
这带给我们的思考或者启示是,即便在疫情影响之下,影院业发展受到多重打击,但分众分需的趋势依然十分明显。我们也可以对8万块银幕下影院未来发展形态做出某种预测,它们当中必然有一部分会成为与众不同的存在。实现我国电影市场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推动发行放映领域的差异化、特色化经营。在分线、分众发行领域进行深耕,提高发行效率,注重市场成效。在影院经营方面,参照艺术影院经营模式打造满足艺术电影影迷特定需求的专业化、特色化影院。只有电影产品的供给方、分销方和放映终端持续性地在分众分需方面做出努力,积累起来的效应才会在长线日益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