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职业创作者,要保持头脑的灵活和对生活的敏感,不停发现让自己有创作冲动的题材。”
《海洋天堂》关注孤独症患者及其背后家庭,《北京遇上西雅图》系列观照中国人在海外的生存现状……一直以来,薛晓路的作品注入了对当代现实生活的人文关怀。虽然不算“高产”,但凭借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敏锐的情感表达,她的电影总能温润心灵,直击人心。
这一次,薛晓路将镜头转移到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武汉,电影《穿过寒冬拥抱你》刻画了快递员阿勇、骑手武哥、钢琴老师叶子扬等一批普通人守望相助,真挚动人的温暖群像,展示了亲情、爱情、友情,尤其是陌生人之间在面对大灾大难时同舟共济的伟大感情。
薛晓路说,当人们跨过了这些悲伤与伤痛,“拥抱”既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慰藉的方式,更是重新开始生活的动力与勇气。“不管是伸出手臂的那一方,还是被接纳的那一方,在拥抱的过程中都能感受到温暖。”
◎ 原型人物带来细节与质感,但无法构架故事
《穿过寒冬拥抱你》将镜头对准大时代之下一个个平凡而又深刻的普通人。不同于以往的抗疫题材影片,该片更注重表现人们在疫情袭来时、在危机和压迫下,人性一点一点地闪光,让我们看到了人物真实的成长弧线。
薛晓路介绍,影片最开始的创意是聚焦疫情下的快递小哥,他也有原型人物,但是除了他的事迹之外,其实会更关心他是谁,为何会挺身而出成为志愿者,他的情感和感受等等。同时,同样的问题也针对其他的志愿者,因此决定把典型人物转化为人物群像的描写。
从年龄、职业、教育背景、社会阶层、文化背景等多个维度考虑,薛晓路设计出退休医生、实习护士、快递员、骑手、钢琴老师、厨师、旅行社老板等多个典型人物,最大可能展现中国市井下的芸芸众生,以及普通百姓穿透内里的生活状态。
重视前期采访,是薛晓路一贯的工作态度。她认为,原型人物能够提供人物最基本的气质和色彩,使观众能够切身感受到人物身上的真实细节和丰富的生活质感,让人物“落地”。
“但原型人物无法真正提供故事。从编剧的角度说,也不能陷入‘有原型人物就按照原型人物去写’的误区”。薛晓路认为,应该根据故事框架寻找采访对象。
例如创作《穿过寒冬拥抱你》,人物形象、身份背景、故事构思基本成型,但是很“粗”。薛晓路首先进行了大量的新闻素材收集,寻找到很多具有代表性和感人的案例,同时根据故事框架,向武汉方面提出了较有针对性的采访需求,实地采访了十几位真实的志愿者。
例如徐帆饰演的刘亚兰,素材就来自武汉一个真实的旅行社女老板,包括公司经营规模、政府退还质保金、多少团在外无法返回等细节,都源自这位女老板的真实讲述。
“先有构思,再去采访,将大量鲜活的素材、细节融入到故事脉络中”。最终,薛晓路用多线平行叙事的精巧结构、立体丰满的人物呈现、高深温暖的价值输出,勾勒出一幅可亲可敬的人民群像图。
◎ 情感是串起人物群像最好的载体
“群像描写会带来一个非常大的困境,它很散,很难找到一个主题或者大的情节,将这些群像串联起来。”有了书写人物群像的方向后,如何找到一个核心创意的难题,又摆在了薛晓路面前。
“对于这场疫情,生死与告别或许是难以避免的,但活着的人的痛怎样被发泄、伤痛怎样被治愈,是我更希望去探讨与表达的。”薛晓路表示,人类的情感本是共通的,情感是串起人物群像最好的载体。
无论是黄渤与贾玲塑造的志愿者“战友”,贾玲与朱一龙演绎的不期而遇的情愫,或是贾玲与周冬雨胜似亲情的闺蜜情,徐帆与高亚麟这对中年夫妻的挣扎与重生,高亚麟与老高的兄弟情,亦或是吴彦姝与许绍雄甜蜜的“黄昏恋”……疫情之下的亲情、爱情和友情,共同交织成隔离时期普通人的生活画像与情感图谱,触及每一位亲历者的内心。
“尤其是这几段爱情关系在疫情的过程中的发酵,以及人们因为这些爱情的出现而产生的改变,就是人与人之间最美好、最善意的那部分内容。”薛晓路说,“不管这几对人物之前遇到了怎样的问题,有怎样的小自私、小算计、小矛盾,但是最终都能跨越自我,成就了一段段更美好的感情。”
尤其是爷爷奶奶温暖的“黄昏恋”,两个七八十岁的人相互撒娇,让人印象深刻。薛晓路解读说,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太像爷爷奶奶那样说话,但在那样一个情境里,在真的爱情中,一样会呈现出被疼爱、孩子气的天性与表达,而不用被年纪、职业、身份等外部因素所限定,片中也尽可能保留了他们之间的这份甜蜜。
在疫情的挣扎与残酷中,薛晓路选择了情感中积极、阳光、温暖的那一面,在节奏把控时慢慢推动情感的浓度和高度。“我们试图造出一种大环境下的严苛与人和人之间的温暖、甜蜜的一种对比,每一对的爱情关系都有他们非常甜蜜的那一瞬间。”薛晓路说。
◎ 现场最常说“时间不多了”
很多人评价说,“这部电影很‘武汉’。”
的确,为了更加真实展现在疫情时捕捉到的可爱的武汉人民形象,《穿过寒冬拥抱你》邀请了贾玲、朱一龙、徐帆等湖北籍演员,且绝大部分角色都讲的是武汉话。当然,这也难倒了黄渤和高亚麟等非鄂籍主创。
“我们希望完全复原这一个非常特殊的时间和环境,尽可能贴近生活的真实,所以要求演员全方言表演。”薛晓路介绍,拍摄时,武汉籍的台词老师会录下原本的台词,发小样给演员听,还专门邀请了语言指导老师,现场帮助演员校准发音。
即便如此,整个过程还是非常艰难,黄渤在配音时形容“这太难了,像在唱歌一样”。最后只能一句一句纠正,一句一句改。
除了方言表演,薛晓路“尽量真实、尽量武汉化”的拍摄要求,也给了全剧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影片除了武哥家和叶老师家是搭景外,其余全部为实景拍摄。而解封后的武汉非常活跃热闹,在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城市环境下,实景拍摄就多了更多不可控因素,更别提想拍摄空城的气氛。
在反复沟通后,武汉长江隧道、鹦鹉洲大桥等标志性建筑的地段,向剧组提供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封路拍摄”的条件。薛晓路在有限的戒严的条件下,尽可能细化拍摄方案,排除环境造成的影响。
片中有一个很短的画面,徐帆和高亚麟在窗前,看着街道上的救护车路过,传递出一种焦虑、伤感的情绪,只有蓝色背景光最适合、最漂亮。薛晓路告诉记者,实际上那个桥上的灯光有很多颜色,红色、粉色、绿色、蓝色……并且是随机的、没有规则的交替。只能等到蓝色一瞬间,把救护车组织好开出来。
这短短几秒钟画面的背后,是200名工作人员和航拍机位在楼顶上等着灯光变色,还有一个在现场跑来跑去,一直念叨“时间不多了”的导演。
◎ 当人们跨越了伤痛,会做出善意的改变
此前基本没去过武汉的薛晓路,这次走遍了武汉的大街小巷,这座城市的热情、坚忍、烟火,都给这位北方导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武汉人非常可爱,也很彪悍,很冲,他们有时会用一些粗糙的词来表达情感”。薛晓路回想起采访时听到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武汉人脾气大,如果路上发生剐蹭,真的会互相骂起来,甚至要动手。但疫情过后,有一次发生事故后,一位车上的乘客说“都活下来不容易,有什么可打的”,两个司机瞬间拥抱了一下,各自回到了车里。
“疫情改变了很多人原有的生活形态和思想方式,当人们跨过了这些悲伤与伤痛,不管是武汉还是全国各个城市,都充满了烟火气,充满了活力,大家的生活依旧如故,但可能有了更多善意的改变。”薛晓路说。
这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更温暖的互动,也是薛晓路认为“拥抱你”这样一个词义的解释。“这种拥抱一定是双向的,不管是伸出手臂的那一方,还是被接纳的那一方,在拥抱的过程中都能感受到温暖。”
片尾,一抹暖阳下,朱一龙站在鹦鹉洲大桥上,用微笑向这个世界告别,在另一个时空中,赴了与贾玲浪漫的约定。
“我想写一种告别。”薛晓路在解读这个画面时说,希望通过这个画面,告慰所有在疫情期间离开我们的亲人。“生死虽然天人永隔,在某种记忆的层面和精神的层面,并不意味着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