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第一个入选该名录的项目。也是从那时起,“非遗”这个概念开始走向大众,渐渐广为人知。截至2021年6月,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总数达42项,位居世界第一。自古以来便被赋予了工艺精湛、制作精美之誉的苏工苏作,近些年也更加蜚声海内外。
1月8日,纪录电影《天工苏作》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了一场特别放映,为近500位观众展现了宋锦、核雕、灯彩、明式家具、苏式船点、苏绣、香山帮建筑营造、缂丝、玉雕等9项苏州传统手工艺,及其背后精雕细琢的匠人精神。
片方还表示,该片目前已完成字幕翻译制作,正在策划海外发行计划,拟于今年12月完成海外发行,为全球观众展现流传千年的传统工艺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匠人精神。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更多海外观众能借助《天工苏作》,更多地走进影院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体会苏州的精神内核,领略苏工苏作的时代价值。
◎ 以故事化手段讲述苏州传统手艺
在1月8日的特别放映中。观众热情高涨,不仅影票早早售罄,观众还在现场的缂丝体验前排起了长队。
电影所呈现的巧夺天工的非遗之美、手艺人的匠心故事以及厚重深邃的文化内涵令在场观众为之陶醉和动容。有观众表示,观影后被工匠大师们对非遗传承的热情和使命感打动,也加深了对苏作手艺与非遗文化的关注和喜爱。
一位北京的学生观众告诉记者:“我受到启发挺大的,每个匠人都是消耗了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专注在一项手艺上,而且他们还在不停地创新,这就是从古人那里传承下来的,对生活一种精致的追求。”也有观众对影片中灵秀优美的苏州城市影像印象深刻,表示要“立马动身去苏州,逛苏州,吃船点和三虾面”。
而这也是这部电影希望达成的目的。影片总制片人、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非遗处处长李红坦言:“我们想要依靠大家的力量,希望借助大银幕,把苏州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项目展现给大家。通过这些传承人、手艺人和他们所传承的手艺之间的故事,让大家了解苏州的传统文化,也希望大家在了解这些以后能够爱上、更喜欢苏州的传统文化。”
“在2014年,苏州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全球‘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苏州开始在筹备拍摄一部展示苏州匠心之巧、工艺之美的非遗题材纪录电影。”李红说,苏州在传统手工艺的系统梳理上,建立了数据库,有很多出版物、口袋书;在电视剧《苏州史纪》、《锦绣纪》中也有介绍,而拍摄这类题材的电影则是首次。
至今,苏州共拥有人类非遗名录6项,国家级名录32项,省级名录124项,市级名录17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0人,省级非遗性代表性传承人143人,市级非遗性代表性传承人464人。这是从宋朝的江南文人那沿袭下来的风骨和韵致,也成为了《天工苏作》诞生的深厚土壤。
在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指导下,2016年底,影片立项,由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联合出品。
创作团队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走访了大量的苏州传统手工艺人,其间,影片导演孙曾田多次被很多手艺人创作的工艺品所震撼,被他们家族传承、师徒情谊的温情故事而感动,“每一项传统工艺中,前世今生的故事太多了,我们尽量将其中的故事科普给观众,降低门槛,增加趣味性,以故事化的手段讲述手艺。”
最终,孙曾田决定将镜头聚焦到灯彩、核雕、宋锦、明式家具、苏式船点、苏绣、香山帮建筑营造、缂丝、玉雕等9项典型的苏州传统工艺上。2018年8月中旬,《天工苏作》开机拍摄,三个月的时间,影片顺利拍摄完成,转入后期制作。
在孙曾田看来,《天工苏作》的创作关键,是如何处理好“非遗文化”、“城市品牌”与“电影语言”之间的关系。“在创作上,要将它对苏州的城市展现和手艺的艺术属性进行平衡,将两者协调达到最佳的共振。从结构上来说,这个电影里有很多手艺人,也有不少艺术作品,需要把这些故事人物形成最好的结构,就像串珠子一样,成为一种语调。”
经过思考和琢磨,孙曾田选择了“慢”手法,设置了简单的“剧情”,在近90分钟的内容中,以故事片的形式,让真实的人物完成一些故事情节,来讲述苏作的前世今生,再用苏作映射苏州的文化底蕴。“如果完全采用纪实性拍摄,大量使用跟拍,拍摄规模就相对大很多,成本又高。因此,我采用了故事片的方式,同时还结合旁白解说,辅以纪实采访和细节的拍摄,就可以比较完整地展现苏作了。”
在对手艺和匠人们的展现上,孙曾田表示:“手艺的力量来自手艺之外,所谓‘技也近乎道’,我们不只要关注手艺的‘技’,更要关注背后的‘道’,这个‘道’是工匠精神,也涵盖文化、情感和哲思,关联社会、经济和时代变迁。电影对故事的讲述,也是种新的角度、新的关切,这些故事自然也会催生新的影像呈现。”他说,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观众进一步了解非遗手艺背后的惊人工序和耗费的时间,让他们了解为什么“一寸缂丝一寸金”,如果电影能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这比票房还重要。
在最终成片中,12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各自的视角,讲述了每位传承人与手艺之间发生的温情故事,诸多“国家级非遗”的匠心之巧、工艺之美,在影片中得到细致展示,苏州唯美大气、古老与现代并存的丰富城市影像也通过苏工苏作成功传递给了观众。
◎ 用立体式发行赢得更多影迷喜爱
2021年6月12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已经拍摄完成三年多的《天工苏作》也在当天宣布定档7月10日,并于6月28日“苏州文化遗产日”开启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等全国46城点映。李红表示,在上映前选择进行点映,是源于对于苏州文化的自信,也是对电影品质的自信。
首场点映活动安排在苏州市苏艺影城艺术中心店,苏州吴门汉韵传统文化社的30名社员穿着汉服前来观影,影厅外还摆放了十多台缂丝机,影片中传承人之一的陈文从旁指导,多位观众亲身体会到了苏州传统工艺缂丝的精妙。
《天工苏作》在上海地区的点映发起人江楠是一位纪录片爱好者,她坦言看片后,对苏工苏作有了一个系统性的了解。“观影过程中,我被手艺背后的精神所感动,几次泪目,电影结束后,大家一直到所有字幕放完才离开,不约而同响起的掌声也是对电影最好的肯定。”
7月10日,上映当天,影片在上海举行首映礼。在影片放映结束后,有观众赞叹“这是一部相当带货的电影”,有观众直言看完了想去买把缂丝扇子,还有的观众表示想把灯彩工艺运用在新家的装修上。
在主流商业院线之余,《天工苏作》还专门为年轻观众量身定做了宣发动作。
2021年10月22日,《天工苏作》高校行启动,非遗传承人代表和影片一起走进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等多所高校,为在校大学生们献上多场精彩的非遗盛宴。当日,影片也上线了哔哩哔哩视频平台。在影片线上线下的放映中,受到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欢迎和好评,影迷们纷纷表示影片温暖有诚意,很多年轻观众表示会更加关注非遗、关注传统文化。
专家学者也为《天工苏作》点赞。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邹英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天工苏作》电影反映了苏工苏作背后的故事,有关传承、传统文化和未来探索。虽然影片中只有12个人,但他们的背后是整个手艺人的群像。通过电影和苏作馆,能让年轻人更了解传统手艺,引导更多的孩子愿意来从事这门技艺,意义深远。”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袁牧也表示:“电影《天工苏作》将江南文化背后的人文内核进行了直观呈现,它的公映和苏作馆的开放是一套有力的组合拳,日后加上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江南文化一定可以走进千家万户,走入寻常百姓家。”
此外,影片还参与了第二届亚洲华语电影节线上展映,并入围了2021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纪录长片的复评名单,初评委员会给出的推荐语是:镜头走近千百年积淀下来的玉雕、灯彩等技艺,呈现手艺包含的“讲究、哲思和温度”,凸显以创新为核心的新时代工匠精神。
◎ 让全世界观众领略中国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也是连结民族情感的重要基础。《“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提到,要加强非遗国际传播,充分运用非遗资源,讲好中国故事。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也表示,在“十四五”期间,要充分运用非遗资源,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和中华话语的说服力,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贡献非遗力量。
而电影艺术作为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的光影“大使”,承载着为建设文化强国做贡献,传播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中同样将“对外交流合作深化拓展”作为“十四五”时期中国电影发展要努力实现的主要目标之一,并提出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天工苏作》也有将江南水乡的桨声灯影、粉墙黛瓦和濛濛烟雨展示给全世界观众的打算,希望能通过片中12位非遗传承人的手艺情结、内心激荡和巧思智慧,向世界阐释推介精巧绝伦的苏工苏作、秀外慧中的苏州城以及守正创新的新时代工匠精神。
据片方介绍,目前该片已完成字幕翻译制作,正在加紧策划海外发行计划,积极筹措资金中,有望于今年12月完成海外发行。
在海外发行的具体操作上,影片拟由大象点映(上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与华狮盛典(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发行,并会与REGAL、Hoyts、AMC、ODEON、EVENT等国际电影院线展开合作,先后在美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上映。并将采取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展开宣传,与包括《Variety》、《好莱坞报道》、《芝加哥读者》,美国社交电商资讯平台DEALMOON、澳洲中文媒体平台今日集团、澳洲华语全媒体机构南海传媒等平台和机构合作,助力影片的海外传播。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更多海外观众能借助《天工苏作》走进影院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体会苏州的精神内核,领略“苏工”和“苏作”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