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如何将红色档案资源保存好、保管好、挖掘好并利用好,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这一话题得到档案领域的广泛关注。作为国家级电影档案馆,中国电影资料馆馆藏上万部影片的拷贝、素材、电影海报、电影剧照、文学剧本、完成台本等电影艺术档案,在丰硕的馆藏之中,红色电影档案是最闪耀的瑰宝。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国电影资料馆在红色电影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积累了一定经验。2021年,在推进档案保存修护和电影文化传播的基础上,电影资料馆在“四史”宣传教育、电影展览展映、档案个性服务、文创开发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充分发挥红色电影档案资源的价值。
◎ “档案修复”传承红色电影文化遗产
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
中国电影资料馆馆藏故事片最早可追溯到1922年的《劳工之爱情》,早期部分电影胶片由于年代久远又未能及时进入高标准库房,出现了诸如抖动、扭曲、模糊、闪烁、霉点的损伤。在此背景下,中国电影资料馆承担运营了“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护工程”,项目于2006年启动,多年来修复团队已完成了几千部影片的修复,这当中就有大量红色影片如《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柳堡的故事》等。2021年,资料馆修复团队耗时7个月完成了黑白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的4K彩色修复,让这部红色经典重焕新生,焕发活力。广大观众走进影院,通过大银幕领悟党的地下工作者的初心与信仰。
除影片外,电影档案还包括海报、剧照、文学剧本、完成台本等纸质载体的档案。以电影海报为例,电影海报真实记录了电影的营销及放映活动,其不仅仅具有原始凭证价值,还有一定的艺术和收藏价值。针对早期部分海报存在撕裂、折痕、钉痕等受损情况,自2018年起,中国电影资料馆与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团队合作开展“破损海报修复”项目,通过粘接、加固、全色、压平等修复工艺,使破损海报恢复完整,最新修复完成的一批红色电影海报有《回民支队》、《停战以后》、《铁道游击队》等。
高标准、现代化的档案库房为电影档案的长久保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而“档案修复”让那些破损的珍贵档案重新恢复原始面貌,更好地保存社会记忆,传承文化遗产。
◎ “看电影,学四史”让“四史”宣传教育深入人心
2021年,全国各地都掀起学“四史”的热潮。中国电影资料馆利用馆藏红色电影,开创性推出“四史”教育电影课。
“四史”教育电影课由导赏短片和红色经典影片两部分组成。导赏短片由专家导师讲授,不仅详细介绍了影片创作背景、历史典故、艺术价值,还深刻讲述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和斗争经验,引导观影者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从百年历史中汲取精神滋养,进一步提高观影者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课程精选近百部红色影片,片目经典、题材丰富、类型多样,全面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勇立时代潮头、走在时代前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艰苦奋斗、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学习“四史”是党员干部成长的必修课,是形成正确历史观的重要方式,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中国电影资料馆利用电影这种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文化产品,创新打造党的理论宣传阵地,让“四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
◎ 展览展映联动、线上线下结合,构建红色电影宣传矩阵
红色电影蕴含着党的初心使命,承载着红色基因,饱含着集体记忆。
多年来,中国电影资料馆多次举办红色主题影展,向观众宣传、推介优秀红色电影。2021年4月起,中国电影资料馆参与由国家电影局开展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影片展映展播”活动,活动精选的优秀影片让广大党员和群众在光影中切身感受百年来党的艰辛历程、巨大变化和伟大成就,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旗帜引领·光影华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电影发展历程展”是中国电影资料馆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出的特展,也是在主办公区举办的第一个常设展览。展览分为四大板块,通过不同角度的多条线梳理,帮助观展者获得党领导下的电影发展历程、光影中的百年党史、银幕上的红色精神等多方面认知和收获。
电影档案微展是利用SVG技术打造的一款线上图文电影档案展。截至2021年12月,馆微信公众平台上已推出3部影片的电影微展,分别是电影《青春之歌》、《农奴》、《烈火中永生》。微展向观众展现了每部红色影片的历史背景、创作缘由、经典台词和影片的珍贵档案资料,并以短篇幅的连环画形式呈现了故事情节。线上展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了展览与用户间的互动,提升了用户的参与感。
主题展映充分利用了电影档案资源的原始性、真实性和丰富性,向社会传播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搭配线下展览和线上展览,让红色电影文化的传播范围更广、传递内容更丰富。
◎ “档案编研”开启个性化、群体化档案服务
近年来,公众对档案文化的需求越来越深入和广泛,对档案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也有了新要求。
馆编研团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服务对象精细化到少年儿童群体,推出了《影画中国·童心向党》电影连环画。这套连环画选取的影片分别是《开天辟地》、《建军大业》、《鸡毛信》和《南征北战》,影片分别聚焦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军队始建这两个重要历史节点以及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经典战役和经典故事,向青少年呈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不畏艰难、英勇抗敌,最终取得伟大胜利的光荣历程。为了贴合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这套连环画吸收了漫画书的经验,在排版上更突出设计感和生动性,保证知识性的同时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除了对电影内容的编写外,书中还补充了大量的党史知识,在品味电影故事的同时让小读者学习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培养读者们的爱国情怀。
通过对用户的特征分析、需求调研,进而推出的针对特定群体、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档案服务将会是未来我们开展服务的趋势。
◎ 文创产品让观众把红色电影文化带回家
在宣传推广红色电影,传承和发扬优秀红色基因的理念下,中国电影资料馆红色文创产品开发也突出创意构思,与时俱进,陆续推出了“四史”教育电影手册、电影海报夹、电影票夹等文创产品,这些产品不仅蕴含了电影文化元素和红色印记,还具备一定的实用性,让公众在观影和观展之余将红色电影文化带回家。
文创产品是文化与商品的有机统一,也是档案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能够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和消费需求。电影艺术档案具有独特的鲜活性、艺术性,是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在此基础上的创意开发,能更好地实现电影档案文化传播。
红色档案资源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载体,是开展“四史”学习最广泛的资料库。我们应始终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把电影艺术档案资源转化为有助于提升社会生产力、有助于满足群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求的财富。
从当前的实践经验来看,在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一是要加大调研的力度,充分了解广大群众对红色文化的需求,对红色电影档案资源的需求,开发出能够满足群众需求的、更具有针对性的档案服务产品;二是要扩大馆藏红色电影档案资源的开发力度,进一步挖掘影片、影人、影视作品地标等之间的关联,提炼当中的红色文化精髓,研发出更多有吸引力的红色产品;三是创新开发利用的手段,充分借助新媒体、多媒体等技术手段进行创意性的设计表达,带给观众更加有沉浸感、互动感的文化体验。四是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强化红色电影文化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红色电影文化的感染力和辐射面。
(作者单位:中国电影资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