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迪士尼的电影发展史,公主电影在其中熠熠生辉。自1937年上映的动画电影《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起,至2016年《海洋奇缘》为止,迪士尼塑造了一系列的公主形象。几十年来,迪士尼的“公主世界”不但在公主数量上不断增加,人物形象也在不断丰满。迪士尼公主电影的发展史,折射出女性平权的社会性进步,焕发着女权主义的光芒。
一、梦幻爱情童话下的反思:女性的被动地位
作为迪士尼最早的公主电影,《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为迪士尼公主电影框定了最初的情节定式——美丽善良的公主收到恶毒反派的迫害,经历磨难后,获得王子的拯救,并嫁给了王子,故事迎来大团圆的结局。《睡美人》也是如此。20世纪60年代,汉斯·罗伯特·姚斯基于文学史研究和文学作品的阅读,创立了接受美学,“期待视野”是其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概念。所谓“期待视野”是指“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基于文学阅读而产生的接受美学逐渐被引入传播学领域,无论是文学、新闻、广播还是电影的传播,站在受众的角度研究其“接受”行为和心理结构,成为媒体及文艺创作新的传播突破口。童话故事是迪士尼公主电影的创作源泉,从《安徒生童话》到《格林童话》,从儿童到成人,从故事书的描绘到母亲的讲述,这些故事早在电影“传播—接受”过程之前就深深植根于受众心中。而迪士尼在早期的公主电影中基本没有对原故事文本作出创新性的改编——公主善良美丽、王子英俊勇敢,尽管遭受挫折,但邪恶终将会被正义打败,王子和公主最终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王子的吻,代表着美好的爱情,这构成了早期迪士尼公主电影的主题框架——梦幻爱情童话。
如今,当我们站在电影剧作的角度,再度审视仔细这一类公主电影中的爱情故事和人物形象时,便可以瞥见其不足。公主和王子的爱情线十分单薄,基本上遵循一见钟情的模式,在《睡美人》中甚至还加入了“联姻婚约”的情节,且公主和王子的爱情基本上没有是什么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而人物形象上的单薄之处则更甚于情节,这不仅表现在不同作品比较下,人物的定型化、脸谱化、单一性,也表现在同一作品中,除主要人物外,其他人物形象的刻画趋于空白。确切地说,在剧作上,人物情感和行为铺垫如此缺失,是难以使观众信服的,不过,由于早期迪士尼公主电影以二维动画为主要形式,受众定位倾向于低幼,所以这种缺失反倒使情节直接化、简单化,既为动画电影的画面制作的精良化留足了空间,也可以达到直接的传递良好的价值观的效果,符合儿童受众的观影需求的同时,也能起到价值引导的作用。
作为一种特定的电影类型,公主电影理所应当地将作为女性的“公主”放在核心位置,然而,这种“主角光环”并不意味着在人物权利关系上处于主导地位,拨开爱情童话故事的华丽外衣,我们会发现,早期迪士尼公主电影依然是男权观念主导下的产物。我们回顾从情节上看,无论是白雪公主还是睡美人,甚至是灰姑娘,她们最终得以摆脱生活的困境、获得新生,都是依靠作为男性的王子的力量。白雪公主面对送上门来的毒苹果,缺乏判断力和警惕性,她的善良并没有以智慧作为基础;睡美人对于自己被诅咒的命运一无所知,在黑魔法的作用下受伤沉睡,直到醒来;灰姑娘对于继母和两个姐姐的压迫一直采取隐忍和顺从的态度。而作为女性的公主们,她们的幸福也被统一为一种单一的样式,即美满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这一故事逻辑之下,隐藏着对女性力量和价值的低估和蔑视。除此之外,早期迪士尼公主电影的男权意识还体现在反叛角色的塑造上——从《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中的恶毒皇后,到《睡美人》中的恶仙女,从《灰姑娘》中的恶毒继母及两个姐姐,到《小美人鱼》中的章鱼女巫,反派角色无一例外的都是女性,而男性角色则以王子为代表,从小矮人到灰姑娘的父亲,再到小美人鱼爱丽儿的父王,显现出整体的正面性。在人物塑造上,善恶的分化和男女性别分化的一致性并非偶然,而是暗暗地传递出一种对男性整体的肯定,相对的,只能将“恶”的元素投射到个体的女性角色身上。
二、反叛与追求: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升华
1989年,迪士尼第四部公主电影《小美人鱼》上映,此时,距离迪士尼上一部公主电影《睡美人》上映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十年。三十年间,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改变悄然进行,为公主电影的创作培育了不同的社会土壤,作为主角的小美人鱼也闪耀着与“前辈公主”们不同的光彩。女权主义思想发源于19世纪,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生产力得到发展,一部分女性得到了社会化的工作机会,女性意识也开始随之觉醒。初期的女性主义以经济上的男女平等,和争取女性的受教育权和选举权、立法权等基本政治权利为主要诉求。进入20世纪,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契机,在男性投入战争,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政府鼓励女性走出家庭,参与社会劳动,于是大批女性在经济、思想上走向了独立,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证明了女性与男性的平等性。在因战争导致的社会需求过去之后,社会倡导女性再度回归家庭,可已经觉醒的女性意识并不屈服于男权社会的价值倡导,于是,第二次女性主义高潮拉开了序幕,其成效是有目共睹的。这种转变也在电影艺术中被反映出来。
回到《小美人鱼》的电影文本,小美人鱼不满足于海底王宫的公主生活,而是对大海之外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她反抗父王为她安排的婚姻走向,在岸上邂逅了心爱的王子,为了获得王子的爱,她不惜用自己的声音和女巫做交易,换来人类的双腿,为了让王子在天亮之前爱上自己,给自己一个真爱之吻,化身人类的小美人鱼在不能发声的情况下不断努力,最终,她得到了王子的爱情,也打破了女巫的诅咒。这是迪士尼第一次对童话故事进行结局颠覆式的改编,安徒生笔下的小美人鱼原本是一个隐忍而悲情的人物,在迪士尼的电影故事里却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我们欣喜地发现,虽然《小美人鱼》的故事最终也走向了“王子和公主永远在一起”的大团圆结局,不过,和以往的公主电影不同,小美人鱼身上有着现代女性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由于这些新的人物特点的出现,《小美人鱼》可以看作是迪士尼公主电影中女性意识觉醒的先声。
1991年,《美女与野兽》上映。这部电影讲述了平民女孩贝儿为救父亲,前往阴暗的城堡,与“野兽”共同生活,朝夕相处中,贝儿与“野兽”之间产生了美好的爱情,与爱人携手并肩,共同战胜了“讨伐野兽”的居民大军,正是这真挚的情感,贝儿解除了爱人身上的诅咒,野兽变成了王子,两人最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与之前的迪士尼公主们不同的是,贝儿是第一个拯救王子的公主。在她之前,公主们都要靠王子的拯救才能脱离苦海,但在《美女与野兽》中,无论是贝儿的父亲还是王子,身陷囹圄的都是男性。而作为女性的贝儿,则是勇敢而善良的拯救者,且始终是故事中的“中心英雄”,从“被拯救者”到“拯救者”,女性形象从对男性的依附性中渐渐独立、解放出来。在电影《美女与野兽》中,不仅着重塑造与众不同的女性角色,更隐含着对男权社会的整体批判。在迪士尼的改编之下,小镇人民普遍将热爱阅读的贝儿和她醉心于发明的父亲视为现实生活格格不入的怪人,其中出现了迪士尼公主电影史上第一个男性反派角色——加斯顿。而电影为贝儿铺垫了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用美好的结局证明,女性的幸福不应该被世俗定义,保持独立思考,有自我判断的女性,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男性也不是社会的唯一能力者,他们同样会软弱会经受苦难,甚至必须依靠女性的力量才能渡过难关。从《美女与野兽》开始,迪士尼从人物塑造上,开启了对男权的解构之路。
在2013年的《冰雪奇缘》中,出现了第一个反派王子形象,2014年《沉睡魔咒》对《睡美人》的故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故事中爱洛公主的父亲,被塑造成一个自私的男性,正是因为他割了爱人的翅膀,换取远大前程,昔日的爱人终于“黑化”,向新生的小公主施与沉睡魔咒。打破男性角色的单一正面性的同时,迪士尼也对一系列传统“恶女”进行正名,其中,较为典型的当属《沉睡魔咒》中的恶精灵马琳菲森,原故事中,这位恶仙女的恶行动机为“嫉妒”,从人物行为逻辑的角度上考量,这一动机显得单薄无力。于是,在《沉睡魔咒》中,马琳菲森与斯特凡的爱情成为故事的前奏——马琳菲森在爱情中受尽欺骗与伤害。但当眼见着可爱的公主一步步成长,原本坚硬的心渐渐软化,生出对公主的真挚母爱。最终,正是马琳菲森出于母爱的“真爱之吻”拯救了公主。在这个故事中,“爱情”走下了神坛,让位于同样美好的亲情。而迪士尼公主电影中爱情的退位,其实由来已久——从《风中奇缘》中宝嘉康蒂目送爱人远走的结局,到《勇敢传说》中,梅尔达反抗母亲的管教和传统婚姻制度,她的个人价值,完全建立在爱情之外。迪士尼正在传达这样的价值观——爱情固然美好,但女性的价值从来源自其本身。
伴随着数十年的发展历程,迪士尼带给了我们数不胜数的经典,并已经成为了当今文化价值传播的重要载体,其人物特征的展现尤其是公主角色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社会主流价值的发展和演变。在未来,期待更多的动画作品能够引领着人们的目光,朝向多彩而绚丽的远方。
(作者系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