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挪威哲学家恩泰斯称之为“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具有亲密的依赖关系,无论何种学科,都可以在生态学的思维和生态学的视野下运作。对于电影学科来说,就是以生态主义的观念,建立起一个使电影理论与批评更加科学化的电影理论体系。尽管如此,生态电影不是以生态为主导方法进行的电影创作,它不像形式主义电影、现实主义电影或类型片归纳方法所做的那样,它是一种没有被定义与范式所约束的方法,是一种以对环境的责任感为核心展开的批评方式。在中国,随着国家与民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电影也成为加深对生态主义与生态文明认识、宣传主流生态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新冠疫情在2019年底突如其来,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爆发,也再次引发了人类对生存发展方式的反思。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行的人文景观
在我国,将推动地方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在发展生态文明的同时注重当地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是当代中国的国家目标和全民共识。我国生态电影中,也相应地展现了在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相促进的人文景观。
1. 立足现实展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成果
我国生态电影尝试以科学和人文整合的思路,在人文社会的视野中借鉴生态科学与有机理论的成果,从生态区域主义角度来思考生态素养、生态主义的公民性等问题。许多电影都有机将社会道德与社会风尚的弘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展现了建立在良好生态基础上的和谐社会场景。在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回乡之路”单元中,电影情节立足现实,源于横山区赵石畔镇赵石畔村村民张炳贵的生活,取材于他辛勤耕耘、沙海种林的真实经历。张炳贵退休回乡后,偶然在新闻里看到了杨善洲老人晚年植树造林的动人事迹,茅塞顿开,决心治理荒沙,为家乡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2003年,张炳贵毅然承包了300亩低产林改造工程,把荒沙里稀疏、低矮的“老汉林木”更换为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生态林。其实,电影《杨善洲》也是立足现实,以滇西保山市施甸县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真实故事为原本,深情描述了杨善洲书记永远把人民群众利益置于第一位、在任上专注民生,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退休后又带领人民绿化荒山造福子孙的伟大精力。在退休前,杨善洲还将投入了毕生心血的大亮山林场奉献给了国家,履行了“做一个永不退休的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言,也推动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电影事业走向了更高、更美的境界。
2.“精准扶贫”政策下的艺术呈现
“十三五”以来,我国始终践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脱贫之路”理念,在落后艰苦的环境中趟出了一条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生态绿色发展之路。在主旋律生态影片《十八洞村》中,杨英俊、懒汉等当地村民组成的“杨家班”与扶贫小队携手共进,充分发挥湘西地区独特的森林生态资源优势,将长期矿业开采所造成的大片废弃矿址改造成为青翠连绵的梯田,种植了郁郁葱葱的老稻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影片将湖南西部山地的梯田拍摄得生机勃勃,清澈的河水边,碧绿的秧苗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一望无际的梯田中;而杨英俊、懒汉等原本对生活丧失信心的人也在经济与生态的“双赢”中变得生机勃勃,充满希望。这部影片形象地展示了在“精准扶贫”的政策激发下,物质、生态和社会精神的共赢局面,成功推广了十八洞村的真实脱贫经验。
二、自然风光中蕴含的审美意蕴
生态保护主题与电影的结合,不仅使生态电影的数量急剧增加,影片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手法也在多样化的题材中日趋丰富,在具有观赏性的自然风光中显现出从雄浑壮阔到清新优美不一而足的审美意蕴。
1. 美丽风光中蕴含的环保主题
在我国许多生态电影中,都在美丽风光中体现了一种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方式。例如在历经三年拍摄的生态保护电影《等儿的湿地》中,主人公在三江湿地的春、夏、秋、冬四季中始终坚持保护国家濒危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与黑龙江省重要自然保护区三江湿地。这部影片开创了我国故事片与记录形式相结合的创作先河,在三江湿地四季风貌绝美风光的背景下,女主人公与被叫作“等儿”的白鹤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在人与动物之间和谐共处、日复一日的细心陪伴和心灵对话之后,支撑这部影片基本逻辑的是知识性的严肃科普;航拍镜头中的大远景、舒缓从容的叙事节奏、优美悦耳的背景轻音乐不仅描绘出三江湿地优美的自然景象,还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论述了湿地在地方发展中的多种价值和功能,并借助女主人公与家人之间对湿地保护的传承,探讨了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途径。这部电影成功加深了观众对生态文明的理解。
2.自然风景与人类文明的和谐之美
在保护环境诉求的日益影响下,我国生态电影努力地扩展着文化内容与地域空间,在对自然风光的展现外也描绘着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和谐景象。一大批生态电影从偏爱乡野空间转为将人类的生存空间纳入电影取材的视野,打破了城乡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无形壁垒。由陆川执导的《我们诞生在中国》从2014年起横跨四季辗转中国全境,拍摄了大熊猫、金丝猴、雪豹、藏羚羊、丹顶鹤等珍稀动物,重点通过三个野生动物家庭的故事传达了成长、欢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主题,从中体现出我国在野生动物和自然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绩。有效填补了中国在自然动物电影领域的空白。片中美丽而神奇的中国野生动物和山河美景传递出爱和家庭这个永恒主题,能够触动观众的心灵,也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人类文明的和谐之美。
3.全球生态主义浪潮下的生态美学
2000年,美国生态批评家墨菲教授出版了《自然文:学更广阔的事业》一书,在这本书中“重新定义我们的情感”一章中,墨菲教授倡导跨越种族民族文化的界限,把生态批评置于全球化比较研究的框架中,标志着生态批评新一次浪潮的兴起。之后,我国生态电影也超越了单纯生态电影在类型历史和地理方面的局限,将地方的全球性观念、各种地域的人类经验、物质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内容纳入其中。在中法合拍的《狼图腾》则以北京知青的视角审视了内蒙古大草原上的狼群与蒙古族牧民们,以从自然中汲取知识的亲身经历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观念审视与重估人类文明。
作为生态文明观点的大众传播载体与艺术媒介,我国生态电影正在自觉汇入全球生态主义浪潮洪流,在富有中国特色美学的影像中,表达着我国创作者基于生态主义立场的多元化、深层次思考。
(申文彬系四川传媒学院助理研究员;孙浩睿系四川传媒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