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罪》改编自英国文坛大师伊恩·麦克尤恩所著同名小说,由英国知名导演乔·怀特指导,讲述了13岁少女泰丽思因自身谎言改编了几个年轻人的人生轨迹,在二战兵荒马乱的背景下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泰丽斯成为作家后终生反省赎罪的故事。这部荣获了第六十五届金球奖最佳影片,入围第八十届奥斯卡多项奖项并最终拿走最佳配乐奖的影片,在一般爱情悲剧影片的基础上呈现出丰富的叙事特征,其中深刻的人性之思令人深省。
一、丰富多样的叙事特征
1.多视角叙事
《赎罪》的叙事展开围绕着一场戏剧性的“误会”:年仅13岁、想象力风度却对爱情与性别尚且懵懂的贵族少女泰丽思,在一系列误会下错将姐姐赛西莉亚的恋人罗比指认为凶手,身为管家之子的罗比被判有罪,并为此付出了青春生命的代价。为了将事实的原貌与泰丽斯的所见所感分别叙述,影片在前半部分多处采用了多视角叙事的方法。在两次第三人称视角的记录中,观众可以发现这两个疑似不洁的场景其实都围绕着纯洁的恋情展开。第一次,赛西莉亚与罗比探讨到关于未来的理想时,得知对方打算离开六年苦读医学,以期成为医生摆脱仆人出身。不舍、委屈和懊恼令赛西莉亚摔碎了花瓶,不想面对罗比的赛西莉亚索性脱衣跳进池中去捞碎片;第二次则是情投意合的两人彻底对对方敞开心扉,在浓情蜜意中缠绵——但这一切,在泰丽斯看来只是以先验的方式确定了她想象中的“真相”:罗比是下流、猥亵的男人。改变三人命运的悲剧从此埋下了伏笔。
2.套层叙事
泰丽斯视角中的误会与客观上实际发生的事情,最终又在套层叙事中合二为一。影片进展到后半段,对塞西莉亚和罗比风尘颠簸的生活进行大量描绘之后,一名从面部与发型特征上看明显是泰丽斯的老年女性出现在画面中的多个液晶监视器内。原来,影片的前半部分都是晚年泰丽斯通过自己的创作,营造的一个想象的世界。一个偶然的谎言让泰丽斯的一生变成了一场漫长的赎罪仪式。她放弃了剑桥大学选择了姐姐曾从事的护士职业,立志帮助真正需要受伤的人们;她用一生来进行《赎罪》小说的书写,并选择在身患绝症后上电视讲出自己的故事。由于拆散两人终身心存内疚的泰丽斯通过自己的书写让两人在想象的世界里结合,真实人生里发生的遗憾却始终没有办法在书中得到填补,令观众唏嘘不已。
3.非时序性叙事
《赎罪》中交织了误会与真相、目击与回忆、体验与虚构,这种虚虚实实的诗意在片中以非时序性叙事的方式体现出来。不断的闪回、迭章复沓的叙事方式、主观视角与全能视角的陡然切换与穿插共同讲述,令本片充满令文学与诗的韵味。除去视角与讲述结构不按照线性时间叙述以外,还有诸多象征、隐喻与反转。片头泰丽斯摆弄的城堡玩具与她居住的贵族庄园十分相似,暗示她某种程度上也是庄园中的一位“支配者”;罗比在敦刻尔克海滩上偶然进入一家电影院,银幕上正放映着马塞尔·卡尔内执导的经典犯罪片《雾码头》,片中在殖民地服役的法国士兵在潜逃途中与一位美丽少女一见钟情,但男主角最终被黑社会人物打死;这部影片也象征着罗比将死于返回途中;片尾处罗比与赛西莉亚在海边奔跑的插入性段落更升华了影片的主题,让悲剧性的结局蒙上了一层虚幻而美好的浪漫面纱。
二、内蕴深刻的人性之思
1.善恶之交的模糊
在关于作品主题的讨论中,“人性”是最为屡见不鲜的表达之一。一句谎言造成一对有情人终身离散,而撒谎者本人也付出了自己一生的代价赎罪。尽管这一事实令人感到残酷,但影片对角色个性与角色关系的刻画都十分立体,一切充满偶然性的行为都拥有其必然性,所有人都处于模糊的善恶之交中。早熟的泰丽斯常以文学家自居,她敏感内向、想象力丰富,撒谎时除去对罗比的小小报复并无多少恶意,而是在难以言喻的复杂心态中作出了错误的选择,即使她本人也很难表述清楚。事实上,姐姐与罗比亲热的一幕、以及罗比送错的信如蜂刺一般扎进了这个敏感少女的心底,她怀着未成年少女对世俗规则的厌恶、文学家的道德洁癖、对罗比冷落她示爱的憎恨与报复、对姐姐成熟女性身体的向往和嫉妒、以及青春期内心难以平息的躁动,最终产生了一个凝结着迷思、困惑和想象的伪证。之后,泰丽斯为之终生忏悔,她甚至放弃了剑桥的学习,到危险混乱的战地医院去做了一个名普通的护士。
2.带着阶层局限的“人性”
尽管可以将电影中同一角色在影片前后的不同表现视为“人性善良面的觉醒”,但归根究底,抽象的“人性”毕竟只是观众基于生活经验和影片事实所产生的共同想象,是“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某种模糊的理想状态。” 换言之,“人性”不过是由物质世界确立的一种时代表征,是具体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语境中产生的特殊关系,人性的“善”、“恶”、“美”也不过是某个特定之社会制度下丰富的群体想象。在影片发生的英国,贵族和平民之间的阶层差异始终存在。罗比从小与两姐妹一起长大,在剑桥大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由于是关键之子从未被这个贵族家庭信任过,因此他宁可离开心爱之人去读六年医学院,只为改写一个平民之子的命运;在强暴案件发生后,贵族少女泰丽斯一句谎言便剥夺了他所有洗清自己清白的机会;而在塞西莉亚的揣测中,强暴案的真凶是另一个男仆丹尼,她们从未想到真凶会是道貌岸然的巧克力大亨。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之一,是罗比和两姐妹之间的阶级鸿沟,以及上层阶级对下层的刻板影响:他们必定是道德败坏、不守规矩的。
3.对“人性”的期盼与呼唤
即使故事主要围绕着塞西莉亚与罗比的爱情悲剧展开,《赎罪》依然在二战时期欧洲的大背景下展现更宽广的视野与更深刻的人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首次以长镜头展示敦刻尔克大撤退,以2000名群众演员与复杂的机位移动展现出一副雄浑苍白的浮世绘。在长达五分钟的时间里,镜头围绕在海滩行进的罗比周围,拍摄了这场具有末世绝望感的大撤退中诸多人性的折射面。这一场景中与前半部分以少女旖旎心思为主旋律的影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发生在闲适潮热的夏日午后,蜜蜂在窗前嘤嘤,怀春少女在翻涌的情思中注视着窗外暧昧的青年,色彩丰韵、气质唯美;后者发生在颓败阴冷的海岸边,盟军与和平生活的幻想同时遭到了德国法西斯最沉重的打击,所有人都笼罩在愁云惨淡的氛围中,画面中呈现出一种末世般低饱和度高锐度的特征。乔·怀特用这个长达5分钟的长镜头展示了他非凡的场面调度能力和讲述全人类故事的野心。
(作者系武汉体育学院英语专业2019级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