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5版)
根据近几年的数据,2018年3月进口电影票房占比为52%、2019年3月为62%、2021年3月45%,可见在3月份进口电影一般会贡献半数的市场份额。刘振飞说,“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过往几年3月另外半数的票房还是由国产电影带动的,在与进口电影的同场竞争中,国产电影的影响力正在逐步上升。”
复工以来,观众在评价一部影片时,对于电影“剧作”方面的提及率进一步上升至26%,扩大了与制作(9%)和主创(10%)两方面的优势。
“根据数据分析,现在的观众更加关注电影的剧情,本土的故事自然能引发观众更多的共鸣,在进口大片丰富观影选择的同时,市场有能力承载更多国产佳作在3月同台上映。对于擅长在宽松空间进行长线发酵的中小体量佳作,3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刘振飞说。
◎ 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高质量影片供给是根本条件
疫情之后,电影市场的一大特征就是大型档期成为支撑电影大盘的中坚力量。市场的特征和趋势,是观众消费习惯的体现,而观众的习惯很多还是由市场本身培养的。
刘振飞分析说,2020年疫情期间行业停工停产178天,带来两个比较直接影响:一是影片生产的数量下降,二是片方回收项目资金的压力更大。所以复工以来,对于项目的档期选择、尤其是重点项目的档期选择,片方难免会倾向于票房产能更高的热门档期。热门项目更多选择在热门档期上映,非档期的热门项目相对减少,观众的观影选择也会顺应集中在热门档期,档期和非档期票房产能就会进一步分化,对于后续片方的决策来说,自然也会进入这一循环。
而跳出这一循环的根本办法,在刘振飞看来还是“一定要从提升观众的观影频次,培养观众在平日的良好观影习惯入手”。
从以往的数据可以看到,在春节档、国庆档、五一档等大片集中的热门档期,假期内的人均观影数量,目前还处于1.2部的水平,暂未出现显著提升。很多集中在档期上映的优质影片,并未能够发挥出真正的票房水平。
因此,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高质量影片充足供给是解决档期冷热不均的根本条件。
“与其在热门档期中彼此限制,不如选择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来获得更多空间。比如2021年11月上映的《扬名立万》就凭借扎实的剧作、精彩的反转,在首日1177万的情况下,最终取得了9.26亿的总票房,创造11月国产新映影片总票房的新纪录。”刘振飞说。
“只要有市场号召力的影片足够多,就能根本上解决或者至少某种程度上缓解这个问题。因为一个只有数天的假期档期,影片能够扎堆对数量总是有天花板的。毕竟,小长假里能够真正有好票房的影片就只有三五部。”谢世明说。
饶曙光认为,档期冷热不均的现象在疫情前也存在,疫情后有些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首先是从供给侧的角度看,缺少大体量的头部影片,淡季的影片类型丰富度也不够。从需求层的角度分析,95后、00后观众没有养成走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一部分核心观众正在流失,对于后疫情时代电影市场构成最大的危机和挑战。”
要改变这一现象,需要大体量的头部电影的带动,来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同时也需要花大力气培养更年轻的观众群体。饶曙光说,从目前来看,增量影片不够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尤其是大体量影片、高质量影片不足,影片类型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
只要是好的电影,现今的观众都会予以支持。
刘振飞建议,创作者在生产创作阶段就充分考虑目标受众和目标受众的需求。具有强情节、强情绪、强话题等核心竞争力的影片,哪怕前期热度不具优势,映后也会凭借优质的内容不断发酵,激发二轮观影动机;对于能够满足市场刚需的内容,像动作、喜剧、悬疑犯罪、亲子动画等类型片,也是能够持续号召目标受众观影的常备题材;基于优质的类型片持续运作、打造具有号召力的IP或系列电影,则能将观影动机前置;通过强化电影的社交属性,比如通过打造仪式感来附加观众额外的观影动机,甚至能够为市场培育出新的档期。
总而言之,观众并非不爱看电影了,只是观众更加倾向选择好电影,只要是内容足够优秀,在哪里都是档期。
挑战就是新的起点。目前,8万块银幕已经遍布中国的大城小镇,不断提升的观影环境,日益丰富的电影传播渠道和购票的便利性等,都是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电影是综合性艺术,与国家的综合实力联系紧密。依托发达的经济、繁荣的文化、先进的科技,中国电影理应进入品质年代,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电影未来可期。”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任仲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