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国电影的春节档现象、试图理解其背后的“历史合力”之“力”或“多元决定”之“元”,进而尽力去接近那难以捕捉的客观规律,是笔者近年来5个春节期间的智力游戏。
“春影”毕竟是中国独有的世界级电影现象,对它的考察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个“实际”的背后是庞大而复杂的“现实国情”,以及更深远的文化模式。因此,考察和思考的方法也宜新建模型,不宜胶柱鼓瑟。比如,不同于一般的认知,笔者倾向于把春节档的时段分为三节。第一节是公认的正月初一至初七,春节假期,回家过年的习俗使我国人口通过“文化迁徙”方式重新分布,继而在合家团圆、走亲访友的前提下发生观影活动。这个时段也是很多人一年里走入影院的极少次数之一。第二节是初八至十五元宵节,假期虽过,但年的氛围还在,大批工作者作为第一梯队回流,他们生活工作的地区会发生又一波相对更为个人化的观影活动,电影对这些观影人群的黏度要更显著。第三节是正月十六到正月结束,返校学生、外出务工人员,以不同方式调整人口社会分布,与此同时发生的则是一轮滞后的消费,电影产品也在其中。
由于疫情这一重大变量的出现,近两年对“春影”的算法更加特殊且繁难,判断更需格外慎重小心。笔者日前个人做调查时遇到10位北京某幼儿园教师,其中8人返乡后居家隔离,没能像往年“春节时都会陪家人看场电影”。类似的情形不知还有多少,目前似乎也无法加以统计。笔者在得知此情形时的小小惊讶及推想,是一叶知秋还是一叶障目,尚未敢断言。再具体到今年,作为举世瞩目的盛会和媒体“顶流”,北京冬奥会也对北京乃至其他地方的市场都造成了一定影响。从大数据的思维来说,这些无疑都应在计算范围之内。
今年大众和媒体谈论“春影”,还有一个令人瞩目的焦点,即:票房成绩与观影人次的比照。就前者而言,2022“春影”无疑仍然非常强悍,就后者而言,则又明显不足。一直持续关注中国电影观众态度的“中国电影满意度调查”引入另一个维度,它表明,对这一档期的影片数量和质量,真正成为“春影”观众的人群满意度最高。
综合起来,似乎可以这样说:那些进入影院的观众群体,总体上对2022“春影”是认可的。这也意味着,那些没有进入影院的群体,即使影片供给侧有相当保证,也仍然很难转化成为需求侧。
对于观影个体而言,观影体验才是最直接、最感性的判断依据。笔者在做个人小调查时听到一些声音,一是类型偏少,合家欢的喜剧尤其少;二是类型与节日氛围偏离;三是观影最高峰时段购票困难,不少人在几次下单失败后打了退堂鼓;四是今年最引发热议的价格问题,涨价的不但是影票,还有小食品等,这对准备举家观影的人士构成负担;五是防疫环节因观影人群密集而变长;六是影院的技术保证仍然不足,诸如3D放映亮度不达标的老问题仍然时有发生;七是影院服务差强人意。
笔者愚见,第三到七情况恰恰表明,供给侧工作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系统设计、技术保障、服务升级,都可以造就更现代的产业形态。这主要是管理学的范畴,完全可以交由专业人士来操办。
站在专业立场上,有必要对一些情况加以说明,这会帮助大众因了解而一定程度上平息怨念。比如,春节档影片大多超过一般标准时长,特殊时段人工成本增加,供需关系对价格施加了杠杆作用,等等。因此票价出现上涨并非不可理解,相反其实是市场行为的常态和常识。
但这仍然令人有些遗憾。连年迅猛成长的国内电影市场由于疫情骤然遇冷,春节档是少数几个拔高的时机,同时也是培育电影观众好感、信任和黏性的难得时机。观众积攒起、迸发出的热情一旦冷却、跌落下来,就很难再次形成热度和波峰。因此,春节档期不是——至少在当前情形下不应只是——收割季,而更应该首先想办法担当播种季。
至于第一、二点,在和观影者更进一步的交流后,发现他们大多都承认,首先“春影”在工业化程度上都表现不俗,其次在“打动情感”方面也颇有办法,优秀的影片能把情绪升华、转换为价值观认同,一般的影片也至少能做到观影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共情。至于类型偏少、侧重教化的情况,他们在春晚中也有同样的感受。这再次验证出,在社会文化仪式的定位方面,春影和春晚存在所谓“异质同构性”。在这个中国人时间感、历史感空前强烈敏锐的节日里,电影作为艺术的属性和功能其实退后,作为娱乐与消费的属性和功能最先凸显出来,但最终、最本质的属性和功能无疑是文化的、仪式的。
于是,评价、判断春影就不能只看一时的数字。文化的规律首先是感性的、温暖的,对它的考察离不开人文和伦理,更有效的维度其实是哲学和社会科学。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过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判断终于逐渐可以用数学的方法得到量化的证实,但这需要更科学更系统的大数据思维,目前的参数、算法都远远不足以达成目的。
日益崛起的自媒体“全民影评”,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新变量。它其实又是电影产业链的自然延伸和再生产。视频影评一方面基于影片,另一方面,强烈的解构、有意误读、过度阐释、话语狂欢、形象表演等等,都使其成为相对独立的亚文化生产活动,并与媒体融合、娱乐资本等在事实上形成结盟关系。
还是一己之愚见。我国的电影工业化要尽快实现对文化属性、文化特性的接受和生产理念、生产模式再造。以《“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为新的里程碑,电影事业管理的理念正在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凸显了充分利用媒体融合、大数据、AI等技术手段的必要性。而更主要的,是要具备充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真正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建构的立场上,从哲学和社会科学的高度来实现对当代中国电影的考察、分析,进而探索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道路。
理念的超前,和实践的延迟,都是辩证的存在。实践要跟上理念,学习就显得十分必要。从这一点上,《“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既是下一阶段中国电影行业工作的重要依据,又是当代中国电影研究的重要文本。把对“春影”的观察同《“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相对照,所得到的启发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