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电影艺术》杂志社、天山电影制片厂协办的电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研讨会在京举办。
影片根据“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人生经历改编,讲述了他们一家三代人在帕米尔高原与边防战士共同守边的故事,并重现了拉齐尼·巴依卡为救落入冰窟的儿童而英勇牺牲的事迹。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出席研讨会并讲话。李屹指出,长期以来,天山电影制片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相结合的创作方向,每年至少创作一到两部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主旋律影片。电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具有强烈的历史纵深感和时代感,故事真实,结构厚重坚实,叙事顺畅,很好地刻画了于平凡中见精神的当代英模人物。作为一部比较成熟的主旋律电影,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可信、饱满、真实、鲜活,创作者用电影化的语言,表现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模范人物。
李屹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电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较好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影片通过小切口展现了大背景下的时代英雄,反映了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等时代主题,也较好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田文也在研讨会上讲话。她表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真实地反映了几十年来新疆护边员的真实情况,生动展现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拉齐尼·巴依卡的事迹,在新疆乃至全国掀起了很大的波澜,新疆的文艺工作者们通过报告文学、舞台剧、电影等多种文艺形式反映了他的动人事迹,电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是最新的创作成果,希望这部影片能够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当下最真实的大美新疆。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表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部坚持积极的现实主义和温暖的原创故事的优秀影片、一部彰显独特的西部美学和顽强的生命价值的优秀影片、一部弘扬不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家国情怀的优秀影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任彦宾介绍了影片的相关情况。于3月18日全国公映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根据为解救落入冰窟的儿童而不幸英勇牺牲的“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的成长经历和英雄壮举改编,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策划,天山电影制片厂创作拍摄,高黄刚担任出品人、编剧、总制片人、艺术总监,阿不都克力木·阿不力孜执导,库提鲁克江·艾沙胡加、艾克白尔·斯拉木、贺刚、贾宏伟主演,通过感人的故事情节、鲜活的人物形象、优美的画面音乐,全景式地展现和颂扬了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爱国爱疆的执着信念、见义勇为的英雄壮举和甘于奉献的高尚品德,真实再现了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守边护国的过程,彰显了他践行新时代共产党员初心使命的责任担当,同时饱含着新疆电影人对这位“帕米尔雄鹰”的崇敬与不舍。
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邓光辉也出席研讨会并发言。他表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提升了英模题材电影的艺术性,影片具有坚实的剧本基础,主创深入挖掘了人物的精神世界、挖掘了自然景观的精神性,让英模人物引领的社会风尚具有了历史的厚度。
研讨会上,李舫、尹鸿、王一川、康伟、宋智勤、张卫、皇甫宜川、高小立、左衡、谭政等业界专家学者,与高黄刚、阿不都克木·阿不力孜、柴然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主创共同探讨了影片的艺术特色与创作手法,并对影片给予了较高评价。专家认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对于彰显和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具有重要作用。这部影片包含了民族团结、爱国戍边、脱贫攻坚等多个层面,用时代楷模平凡而伟大的人生经历,以及新疆壮美的自然风光,让观众看到了真正的新疆,它实现了故事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感染力强,是近年来最好的先进典型人物题材电影作品之一。
◎ 专家及主创观点摘要
《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李舫:
一曲民族团结之歌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用艺术的方式表达了中华民族精神,传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出“民族的情谊是最珍贵的”这一真理。她认为影片是一曲民族团结之歌,也是一曲英雄的赞歌和生命的赞歌,通过表现三代人之间的传承,讲述了中华民族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发展故事。同时,影片还强调了国家安全意识,具有很强的警示性。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
具有时代厚度和艺术感染力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题材具有典型性,民族大融合、军民一家等多种主题,都汇集在拉齐尼·巴依卡这样一个典型人物身上,这个人物堪称大时代的一个缩影;同时影片的视角具有独创性,通过三代人的经历来展现当代英模故事,让影片具有了时代厚度,凸显出各民族一家人的主题,既是对《冰山上的来客》等经典电影的致敬,也是经典电影主题在当今时代的延续;此外影片还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主创将自然景观人文化,他们深入生活后提炼出的一些细节也十分生动感人。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
“一部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影片堪称“一部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以塔吉克族和汉族的普通人作为主人公,书写他们在平凡的生活工作岗位中作出的史诗般的业绩。影片对多个危机场景的刻画和渲染令人印象深刻,突出了身为护边员的主人公事迹的典型性。另外,影片是对雪域高原地缘内生力的生动展示,充分展示了新疆电影的风格和特色;影片对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也十分出色,通过鹰笛、牦牛鞭等物件展现了护边精神。
《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
丰富和拓展了新疆电影范式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对新疆电影范式的丰富和拓展。影片中三代人对护边精神的传承,真实而动人;影片对民族团结、军民团结的表达,让人印象深刻;对发展进步的表现也充满震撼力,堪称新时代新疆社会快速发展的缩影;同时影片人文底蕴深厚,主创通过各种意象凸显出独特而具有诗意的景观,展现了鲜明的民族性格,也反思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
画面唯美,人物形象鲜活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把英雄还原成平凡的人,赋予英雄真实的情感经历和合理的逻辑动机,让人物更加真实可信;影片情节生动更感人,通过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和艺术化的电影手段,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内核,刻画了鲜活的人物群像;影片画面唯美,用优美的视听手法,表现了边疆壮丽的河山和质朴的人民。
《文艺报》艺术部主任高小立:
情感丰沛、立意深刻
影片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用丰沛的情感力量展现了军民鱼水情与民族团结,用艺术的感染力诠释出片中人物爱国情怀的由来,塑造了一系列可亲可敬的人物形象。片中人物的精神指向紧扣影片的主题立意、地理环境和民风民俗,人物的壮举都发生在特定的环境中,令人物与环境浑然一体,毫无割裂感。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
不同代际、不同民族的精神传承是最大亮点之一
我认为,影片具有“生命与信仰”、“因果与叙事”、“兄弟与交融”、“传承与延续”的艺术特色。影片展示了大西北极端残酷环境下的生命之美,表现了边疆人民的精神信仰;通过具有合理因果逻辑关系的叙事,缝合了英模叙事与类型叙事;真实体现了新疆各民族之间兄弟般的情谊;片中不同代际、不同民族之间的各种精神的传承,更是影片的最大亮点。
《当代电影》杂志主编皇甫宜川:
彰显了“人民的伟大”的主题,体现出文化性、历史性、当代性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人物塑造上有较大突破,通过表现一个普通人成长为时代楷模的道路,弥合了普通人与时代楷模之间的鸿沟,彰显了“人民的伟大”这一重要主题。影片在新疆特有的地理景观中,开掘人们的家国情怀与精神世界,通过电影化的视觉冲击凸显人物的性格与精神,体现出一种文化性、历史性与当代性,更通过雄鹰等意向性的符号烘托出意味深长的文化含义和时代精神。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文化研究部主任左衡: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交织为作品赋予更高艺术价值
影片体现了少数民族艺术家的艺术天分与直觉,片中很多优美的画面、构图与音乐勾勒出险恶的自然环境中的美,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的文明,正集中展现于影片主人公——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身上,影片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交织,为作品赋予了更高的艺术价值。
《电影艺术》杂志主编谭政:
礼赞人性之美
影片具有一种“互文性”,与《冰山上的来客》等经典电影形成呼应。影片就像一副具有冲击力的民族肖像,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和各民族大团结。片中艰难环境里的美丽景观充满克制性,是对人性之美的礼赞;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影片出品人、编剧、总制片人、艺术总监高黄刚:
代代相传守卫祖国的信念是创作灵魂
影片根据真实的人物事迹改编,突出的是人物的关键事迹和精神原点。拉齐尼·巴依卡的原点就是自小从爷爷和父亲身上耳濡目染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代代相传守卫祖国的执着信念,这也是影片的创作灵魂。
在影片创作之初,我们探索建立人物的心理世界,在思想内涵、人文情怀上,脱离“标本化、概念化”,从而在更高层面上回归电影美学,开掘出发人深省的当代文化哲学意蕴与史诗意味。
影片导演阿不都克力木·阿不力孜:
希望用影像呈现出大象无形的意境
在我心里帕米尔高原上最美的声音,就是这些默默无闻的护边员;而最伟大恢宏的境界,就是屹立在帕米尔高原之上的慕士塔格峰,拉齐尼·巴依卡在我的心中就是这样一座“高峰”,我希望用影像呈现出大象无形的意境,用其中的精神力量穿透每一个灵魂。
影片摄影指导柴然:
让观众体会沁透在光影中的精神情感
这部影片最高的精神内核就是人不屈不挠的生的意志,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历史折跃中始终屹立的根本。我的核心创作意图就是紧紧抓住塔什库尔干极端炽烈的 阳光和光影间激烈的斗争关系,发掘在这阳光下各种景观的精神样貌,着意将明与暗的自然光氛围与剧情中的情绪扣合,让人在领略剧情与景观的同时,不知不觉地体会到始终沁透在光影中的精神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