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让我感动的影片!”“平凡、善良而又伟大的英雄值得缅怀。”正在热映的主旋律影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上映就得到了观众的热捧和赞扬。该片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策划,天山电影制片厂创作拍摄,高黄刚担任出品人、编剧、总制片人艺术总监,阿不都克力木·阿不力孜执导,库提鲁克江·艾沙胡加、艾克白尔·斯拉木、贺刚、贾宏伟等主演。
不少业界专家表示,影片在情节铺排、人物刻画、节奏把握等方面,以大气、厚重的笔触,在特殊地域和民族情谊的调色板上,塑造出了巴依卡、刘红军、拉齐尼、刘朝的典型人物群像。
而观众也被影片所描绘的英雄人物和大美新疆所触动。有观众表示,拉齐尼·巴依卡出生在高原之巅,电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冰清玉洁,高远深邃的广袤世界。雪山、冰湖、草场、云天无不静若处子,干净透亮,不时飞过大银幕的那只雄鹰,是高原的主人,更是拉齐尼·巴依卡的精神象征。
更有观众认为,拉齐尼·巴依卡这个“时代楷模”身上,有着一种积极向上永远甘于奉献的精神。不少观众被拉齐尼·巴依卡的精神所打动,直言“五星献给拉齐尼·巴依卡,他的精神值得被歌颂,值得我们学习”。
“用精神力量穿透每一个灵魂”
为了拍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主创团队克服了令人无法想象的困难,高原反应、恶劣的自然天气……用导演阿不都克力木·阿不力孜的话说,“就是每天都是困难”。
尽管如此,但是主创团队还是以坚强的意志完成了拍摄——160人,平均海拔4500米,历时70多天。
从昆仑之巅到帕米尔高原,在我国新疆57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一代代护边员一边克服困难担起守边重任,一边满怀热忱积极建设家乡。他们用热血谱写爱国乐章,用勇气铸就时代楷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以浪漫的艺术形式展现出壮丽新疆独有的美景,并在现实主义的故事铺垫中,用多个真实而又惊险的“危机”情节,塑造起新时代的边疆党员的朴实形象,让人看到一个真实的、团结的、美好的新疆。
导演阿不都克力木·阿不力孜与帕米尔高原结缘于三年前,“这里的塔吉克族有世代戍边的传统,他们不计报酬、不计得失,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驻守在祖国的边陲,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就是这些默默无闻的护边员中的一部分。”阿不都克力木·阿不力孜说:“我想拍好拉齐尼一家的故事,描绘一个横跨百年的历史群像。”
在阿不都克力木·阿不力孜心里,帕米尔高原上最美的声音,就是这些默默无闻的护边员;而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境界,就是屹立在帕米尔高原之上被誉为“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拉齐尼在我的心中就是这样一座高峰,我希望用影像呈现出大象无形的意境,给观众结实而震撼的一击,用精神力量穿透每一个灵魂。”
还原真实场景
描绘真实、可信、可敬、可爱的人
帕米尔高原的影像对很多观众来说都并不陌生,半个世纪前《冰山上的来客》让无数的观众记住了它。但是,如何在视觉上拍出新意,对于导演阿不都克力木·阿不力孜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坚持认为要呈现帕米尔高原的恢弘要有新的视觉表达。”因此,阿不都克力木·阿不力孜选择了以运动镜头为主的拍摄方式,“一方面是为了直接调动观众生活中运动的视觉感受,唤起了人们在帕米尔高原之巅行走的视觉体验,展现高原雄浑的万千气象,使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另一方面作为人物传记片,我认为应更多的是要用拉齐尼的视角看世界。”
他举例说,拉齐尼救战友、过冰河等都是带有动感的戏,这种动感通常带有爆发力和强烈的情感,“我希望这种动感能抓住观众,带着观众一起奔跑,除了镜头运动外,光和色彩的运用也创造了一种运动背后的韵律。”
据悉,影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实拍镜头占到90%以上,极少运用特效。这在导演阿不都克力木·阿不力孜看来,“电影的所有的手段都应紧紧围绕在真实的、立体的、运动的、富有节奏的框架内来刻画好人物,这也是我不做特技,全部还原真实场景的初衷,只有真实才能打动人。”他说:“我要用影像展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无私奉献、忠诚担当、无悔坚守,拉齐尼用生命践行初心使命,用坚守诠释忠诚爱国。”
众所周知,人物传记电影从剧作到拍摄难度是非常大的,阿不都克力木·阿不力孜与主创们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共同完成好这部作品,让观众们真真切切地走近拉齐尼·巴依卡伟大而平凡的一生。“我想通过这部影片描绘真实、可信、可敬、可爱的人,一代代坚守祖国边陲的人。”阿不都克力木·阿不力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