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三周年前夕,有幸参加了由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教育厅等联合摄制,根据“时代楷模”、大连海事大学曲建国教授事迹改编创作的电影《守望青春》研讨会,颇有一些感触。
中国是毋庸置疑的教育大国。如果同另外几支古老文明相比较,我们会发现,中国的教育在其本质上是世俗的而非宗教的,讲求实用理性而非追寻超验神学,推崇人间伦理而非迷信教法律令,这构成了中华文明非常独特而又强大的一种文化基因。在这个绵延、传承数千年的历程中,虽无数次历经劫难而薪火终能不灭,中国教师担当了极其重要的使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传道、授业、解惑,这些充满理想主义光辉和人文情怀的理念,毕竟都需要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来实现和完成。于是,每一个优秀的教师,和他们的每一个学生,就都会有一段意味悠长的联系,进而可能化为一个独一无二的故事。
在艺术创作取材的方面来看,这却又造成了两难:一方面,中国教师的事迹几乎无穷无尽;另一方面,海量的素材面临着被等同视之的可能。选择哪一个故事来讲,只是第一步。采用一种怎样的叙述方式和声音,才能吸引人们,使他们相信、感动、记忆,才是关键。
近年来,中国教育题材影片时有出现,但令人印象深刻的精品非常难得。与此同时,在高度商业化的青春片里,教师的形象要么单薄得仿佛标签,要么为了营造夸张的戏剧效果而变得或滑稽或负面,这每每让笔者感到遗憾和无奈。有没有可能,在大银幕上出现一系列正面的教师形象,用他们的智慧和心灵之美来唤起我们对教师的关注,对教育的思考?
《守望青春》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回应了这个问题。这部影片以“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全国道德模范”、大连海事大学教授曲建武的事迹为原型改编创作,林永健在片中饰演了主人公、大学辅导员刘威老师。就笔者观影后感受来讲,影片的制作背景与其说是得到了官方的背书,倒不如说采用了一种正确的艺术生产策略,从而得以把叙事建立在现实人物、真实景观和核心价值的基础上,解决了事迹可信的前提。当然,从电影工业的角度也保证了对片中多个年代氛围的营造。
对于中国教育的亲历者,那几个年代的学生和故事格外令人感慨。
第一个故事始于1990年。那时的中国,城乡差异还很大。高校里,来自穷乡僻壤的学子许多正如片中张生一般,衣衫黯旧,沉默寡言。高等教育对他们既是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是对青春期自信心的莫大考验。刘威老师听到张生在雨夜中的嘶喊,也听出了这个青年的力量。他把张生带进诗社,因为他深知,“诗不颤抖!”他教会了张生把嘶喊化作诗句,面朝大海诉说。他手把手训练张生昂首挺胸,一步步迈向前方。不但如此,他带着学生们来到张生的家乡,帮助修缮旧屋,从而让张生和同学们建立起宝贵的友谊。在大学生还很抢手的年代,张生选择了返乡,用朗诵诗歌的大嗓门吆喝着乡亲们,把父母辈种植的苹果变得甘美。那个瘦弱的读诗少年不可能知道后来会有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国家大计,但有关中华新田园的梦想,却已经在心里种下了。张生没有成为诗人,但他在大地上的诗篇无疑更美,更让老师欣慰。
第二个故事始于1999年。高校扩招,80后开始大批进入大学校园,互联网成为常态。学生的样子变了,个性张扬,追求自由,乐于表现,他们带来的问题甚至麻烦使很多教师猝不及防。然而,青春的船要驶向何方,大海不会给出答案。刘威老师把他们从网吧带到甲午战争遗址,从斗殴现场带到操场,告诉他们,其实青春有另一种可能,生命有另一个更大的竞技场,海事学生的疆域要比荷尔蒙重要太多。他没有讲到,中国将走向深蓝,走向这颗星球的各个地方。这些要等多年之后,由当年那些简直要把校领导逼疯的少年们从不同的海域、甚至从海底深处,亲口告诉他们敬爱的“船长”:您描述过的广阔世界,我们来到了。有老师的护航,少年的荣光,涓滴汇入了国家民族的荣光。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2006年的又一个夜晚。自以为深谙成功之道的学生和刘威老师展开了一场激烈辩论。在他的认知里,大学早已不是遗世独立的象牙高塔,而是社会名利场的演练场地,任何事情都可交易,弱肉强食。他用名酒、用教师业绩考量、用社会达尔文主义向刘老师展开了咄咄逼人的攻势。岁月倏忽而过,师生再次面对面坐着,已经隔了监牢的铁窗——这是教育者倍感失败的时刻。能面对这样的时刻,并且仍然饱含对学生的了解和悲悯,刘老师是勇者和担当者。他没有居高临下地来批阅学生的错误,相反,当学生追悔莫及地问“我还是您的学生吗”的时候,他回答说,“永远”。这一句承诺,让那些迷途的孩子终可有心灵的家园。藉由这个故事,我们对教育环境等命题展开更深刻的思考。
第四个故事的结局是在一名女士的婚礼上。老师担当了父亲的角色,把女儿的手交到了男孩手里。那是一双差一点就要丢下世界和生命的小手,那是一具曾被侮辱和损害的生命。为把她救回,刘老师吐露了自己人生中一次无可挽回的遗憾。对于女孩,那仿佛是老师在用生命的痛苦来交换回另一个人的平静。对于刘威,这个故事里的故事解释了他何以成为这样的一名教师。
在这四个故事之外,还有另一个正在发生的故事。得知自己身患疾病的刘威带着一名年轻的高校辅导员、一名问题学生,踏上一次旅途。他希望年轻老师能在辅导员的岗位上坚持,希望问题学生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其实源于:当迷失了人生方向的时候,庞杂的知识反倒会妨害生长。但这一切都不可能经由说教完成,路要自己走,答案要自己找。
这个影片里最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意象,是海边的红色灯塔,它为航行的人指引着方向,为远行的游子标记了故乡。灯塔初心不移,时代“靶心”则常新。刘威老师非常清醒,不存在一成不变的“靶心”,他只是那个全心全意帮学生寻找到“靶心”的高校辅导员老师。事实上,在每个时代里,刘威都在为新一代的学子们调整着“靶心”。
旅途回到起点,那个永远有学生来来往往的校园。刘威老了。他还在热泪盈眶地守望着孩子们的青春。历史将告诉后来者,这些教育者守望的,还有一个属于中国的新时代。
希望在这个新时代里,有关中国教师和教育的好故事越来越多、越好地呈现在我们的大银幕上。
(作者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文化研究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