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束般的恋爱》在中国院线收获了9000万票房。这些年中国院线一直有日本电影的身影,但大多没有很大声响。《花束》为什么反响这么热烈呢?两位主人公的恋爱从大学谈到了毕业,一共四年左右时间。也许与这个时间段的年龄层正好是电影院观众的主体人群有关。
另外当然也在于其优秀的叙事质量。它其实讲述的是一个特别普通的爱情故事,恋爱时有互相发现和自我发现的神奇,那个时候致力于追求一种一致性与和谐,之后关系固定,而且进入社会,要在社会中磨合,于是两人关系的某种一致性与捆绑成为枷锁,成为需要逃脱的东西,然后在伤感和豁达之间,一对恋人分开了。
这么普通的故事,其中包含的也是爱情的必然走势,但是却被影片的作者(影片创作人员包括编剧)细腻地捕捉到了,他们用微妙的细节来展现情感的起伏,很有说服力。
也因为这是一个普通的故事,所以可以带入更多人的经验,因此这部电影才有这样的广泛性的共鸣。我想起可以和这部影片比较的,是大概十年前的《被人遗弃的松子的一生》。可以看到很多年轻人尤其是中国台湾地区的青少年,社交软件上所填写的最喜欢的影片,往往就是这一部。这部影片也未见多么超凡,但似乎言说了一代人的心声,很有宣泄集体情绪的力量。
《花束》这样的叙事,也因此有人说其主旨其实有点陈旧了。但是这是人和影片建立互动关系的复杂的一面。过来人、年长者或资深电影人经常会表示悲观,觉得好的电影故事已经讲尽了,很难再有创新了,但是影片所面对的是鲜活的观众,比如恋爱叙事,并不因为上一代人已经谈过恋爱、恋爱不再是一种新的叙事形式而被抛弃。
更年轻的新观众带着他们的年轻的肉体和情感去与电影接触、碰撞,仍然产生了电闪雷鸣的效果。一个50岁的人带着他的身体和知识去和电影碰撞,和一个20岁的青年带着她的身体进入电影院——他们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化学反应。
电影的生命力在于它和一茬茬新青年的互动,在于它将相对永恒的人性和新的时代空间加以交融。《花束》的确有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一个日本人当下的生存境遇。在这个时代里面,工作环境对于爱欲的压抑似乎更为严重。时代对于劳动者的不友好,影片通过一些细节进行了交代。
但本文来不及描述这个部分。两个人的爱情建立的过程和爱情虽在但要忍痛分开的过程,是影片的主体部分,是最为让大家所欣赏和唏嘘的。
首先是爱情建立的过程。两个大学生小娟(八谷娟)和小麦(山音麦)邂逅,并无意中发现他们的志趣相投,他们穿一样的白色鞋子,喜欢一样的诗歌和小说,都很喜欢押井守。这让这对年轻人十分欣喜。这似乎破除了他们长久的孤单状态,他们发现了生命与生命的契合。
有一位叫王欣慰的影评人很有见地,认为《花束》有“物象化的情感表达”。他提到上面所说的鞋子、书——“然而,这种基于物而产生的爱情,实际是一种虚浮的表象,因为物遵循消费逻辑,如同时尚,一直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这也暗示两人的情感在不久之后会出现变动。”
从这位作者的角度来说,也许是有其道理的。日本文学和电影中的恋物倾向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对于物的理解各有不同。尤其是村上春树的小说中,物有着非凡的功能,我觉得很多地方与《花束》中对于物的使用有所类似。物是什么?物是生命的一种外化形式,物是生命和时间的附着物,物也是一种重要的生命尺度。在《花束》里,年轻人在便利店“买了一罐350ML的啤酒,和你在夜间散步”。
物在这里有一种确定性。中国文化心理中人心与外物的交流关系也十分发达。而且有时候,物里有人的痕迹,有时候恋物的根本,是对于生命本身的珍惜。当然物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文化意义。有时候物是一种生命和时间的坐标,是一种流动生命中的确定性。物里面有光辉。村上春树小说里面的物被突出和强调得特别多。男主人公的女朋友跟别人走了,那一天,“我吸了六支烟,折断了三支HB铅笔。”失恋的沮丧被量化了。在《寻羊历险记》里,我养了“一匹老雄猫,一天抽40根香烟”、“我有3套西装、6条领带、还有500张不再流行的唱片。”
很多时候,无关乎消费主义。尤其是小娟在小麦的书房里,看到与自己差不多的藏书的时候,两人十分欣喜快慰。本雅明说,房间就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当小娟进入小麦的房间,细腻观看其中物象。就等于进入了小麦的内心世界。影片中还出现了巨大而突兀的“物”,小麦有一个嗜好,喜欢看东京城内的巨大的天然气储藏罐,他还将这些巨大的罐拍摄下来,剪成了一个两三个小时的片子。这令我顿时想到的是村上春树的《1973年的弹子球》。当男主角在郊区一个的仓库中无意中发现了一批被淘汰的弹子球机的时候,泪如雨下。为什么看到一些机器而流泪,这是异化吗?我觉得不是,这些弹子球机是时代的废墟吗?是青春的附着物。
影片另外值得叙述的,是对于爱情转折的处理。两个年轻人曾经因为错过新干线而在一起度过一个夜晚,后来他们为了能够在一起,经常会故意耽搁。但是当他们关系稳定之后,有一天,他们在餐馆排队的时候,小麦说,等会我们可能会坐不上新干线了。小娟说,那我们走吧?于是小麦很主动的带着小娟离开了这家餐馆。小娟在这一刻是失望的。爱情的起承转合,就在这样非常具体的生活化的细节上,在物象里,在人物的动作中。所以本片可以看作是处理感情微妙曲折变化的教科书。
影片最后,女主角似乎执意于过去的情感方式,在过去的美好中流连,不愿意在新的生活中妥协。而男主角则在逐渐地修炼为职场达人,他对于小娟选择的职业表示不理解,甚至有了干预的年头。然后小娟决定离开小麦。
对于女主角的情感选择,肯定很多人表示不理解,觉得生活必须从大学时期的浪漫走向务实,走向彼此妥协,不再是诗歌和樱花,而是尿布和《人生的胜算》。后者并非那么难以接受。不然就是文艺腔和不成熟。
我理解这种不理解。但是我愿意在解释上提供方案B。这当然也是十分主观的——他们在一起制造了一段最美好的感情,因此她潜意识里想将这段感情冻结、留存。那是青春美好的证明,不能毁了它。也许可以在另外一段爱情或者关系里面开始世俗的生活,但之前那段情感有另外的使命,供留念、珍存,每年鹧鸪啼的时候来上香。以上都是个人观点,涉及到很多细碎的方面。篇幅限制,就此搁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