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片担保这个源于国外的概念对中国电影行业来说早已不是陌生词汇,2006年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就曾对此尝试。然而到目前为止,完片担保业务在国内仍然少见,中国电影行业融资依然以大资本的股权投资为主。那么,中国电影行业就不需要完片担保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国电影行业正越来越需要完片担保的助力。中国电影市场已经度过了热钱不断涌入的时代,电影投资变得更加理性,开始更多地考虑项目的风险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电影行业若要增强对资本的吸引力,完片担保就不失为一条重要而可行的路径。需要考虑的只是,一个什么样的“完片担保”才符合中国电影行业的需求?
◎ 完片担保的优势
简言之,完片担保是一种对电影项目按照计划工期、预算与剧本完成的担保合同,保证电影项目的成品与制片人在融资合约中描述的是一致的。换句话说,完片担保不会保证最终市场收益或成品的艺术性,而是只对项目的完成度提供保证。但完片担保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对投资方来说,完片担保提供了一部分对其投资风险的保障,这部分保障具体来说就是电影项目流产风险的保障。在制片方无法按既定计划(按期、按预算、按剧本)完成项目且投资人不想追加投资的情况下,完片担保会支付超额的成本,若项目还是无法完成,则完片担保会补偿投资方的全部投资。
第二,对制片方来说,完片担保可以看做一种增信的手段,可为项目提供更多融资机会。本质上,完片担保承担了一部分的项目风险,也因此使制片方可以获得更多的与之风险容忍度匹配的资本。举例来说,在海外,电影项目一部分融资来自于预售机制,但发行方为了不承担过多风险,便约定预售款项在项目完成后才会支付给制片方,因此,制片方便需要从银行获得当下需要的现金流以完成制作。于是,制片方将未来会从发行方获得的现金流抵押给银行,从而从银行获得今天的现金流。简单理解就是,制片方通过银行贷款得到了未来会得到的预售款。在这个过程中,制片方会使用完片担保保证能完成与发行方的合约,银行也不担心制片方的违约风险,仅需要审核发行方(投资人)的信用风险。
◎ 完片担保的困境
如果将电影制作分为高成本、中成本和低成本三个类别,从完片担保的特点不难看出,大制片机构的高成本项目和小团队的低成本项目既不需要外部的风险担保也不需要扩大融资渠道,因为大制片机构的项目有自身雄厚的资本支持以及宽广的融资渠道,低成本项目又对更多的资本投入没有需求。除此之外,对于中成本影片来说,完片担保的应用可以说是既利于投资方,也利于制片方。那么,完片担保在国内遇到了什么样的困境以至于并没有被广泛运用呢?笔者认为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银行追求资金的稳定与低风险,所以对无传统抵押品的项目存在天然的不信任感。银行对电影项目不熟悉,没有相关的定制化制度满足此类文化产业的资金需求。虽然完片担保可以将电影制作这种专业问题的风险从银行贷款行为中转移出去,但银行依然需要考虑完片担保方以及投资方的信用风险。中国的银行绝大多数都没有从事电影项目的相关经验,因此,银行不单单需要完片担保对于项目完成问题的保证,其更需要一个能将电影项目类比为传统贷款业务的标准。而这样的标准,肯定不可能单由银行一方制定推出,反而更需要电影行业自身进行规范化改进以帮助银行更好地评估风险。
其次,完片担保作为一个对中国电影行业来说比较冷门的概念,需要更多成功案例以及专业的完片担保业务人才来打消电影人的顾虑。一方面有人担心完片担保会影响项目的独立运作,会束缚创作者的艺术发挥,甚至也有制片人认为完片担保的收费是“没必要”的支出;另一方面,国内电影行业中完片担保的专业人才极度缺乏,导致就算有制片人愿意购买完片担保也无从入手。笔者认为,完片担保对项目的规划保证反而会提高电影行业规范化程度,同时还能吸引更多的资本,在此基础上,又能更好地激励更多的制片人参与到电影行业中,给这个行业注入更多的活力。
再者,在中国电影行业中,电影项目的预售机制非常有限,但这也并非是不可解决的问题。在完片担保的融资机制下,预售的作用实际上只是承诺了未来的现金流,本质上承诺的未来现金流才是制作方能从银行贷款的核心环节,并非预售,如果预售方本身都有很高的交付风险,银行想必也不会发放贷款的。因此,完片担保融资模式不必拘泥于有无预售机制,而是应该在现有的行业环境下寻找高信誉且能稳定提供未来现金流的融资渠道。比如,政府的政策扶持、广告商的赞助、版权、播放权的出售等等,甚至股权投资也可以约定项目成品后再支付款项,以此提供未来的现金流。由此可见,预售机制并不是完片担保的必要条件。
有些人认为,中国电影行业缺少保险行业的支持也是完片担保业务难于开展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讲,电影的保障由一般保险、基本保险以及完片担保三方面构成。一般保险就是保险公司对人对物的标准保险;基本保险则是在此之上对因受到设备损坏、人员受伤等因素影响而使电影制作无法完成的保险,因此,基本保险甚至可以赔付到高达影片投资的全额;完片担保则是基于这两种保险之外的完片风险的担保。中国电影行业因为与保险行业并没有太多的接触,因而保险行业基本仅仅开展一般保险业务而不提供上文提到的基本保险,所以完片担保在缺失这种基本保险的情况下无法开展业务。对此,笔者持相反意见。不难看出,完片担保对于基本保险的依赖实际上是由于完片担保方有限的风险承受能力所导致的,但一个适合中国电影行业的完片担保应该做到可以承担额外的风险。在中国电影行业缺乏基本保险的现状下,依然有许多投资者参与投资制作,这些资本是可以承受缺失基本保险的风险的。所以在这些风险承受程度高的资本支持下开展的完片担保业务,也是可以承担那部分原本由基本保险承担的风险的。完片担保的应用是为了吸引更多行业外的资本,因此,因地制宜的业务模式不应局限于某些教条。对于电影行业来说,指望保险业为推动电影发展而开展基本保险业务是不现实的,中国电影行业的完片担保业务一定不是坐等各方条件成熟后从海外引进一套教科书式的业务流程,而是应从国内的需求与实践出发摸索一套本土化的业务模式。
最后,笔者认为现有的上映许可证制度不是完片担保难以推行的重要因素,而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完片担保的担保范围,也就是怎么定义成品的完成度。如果以制作完成为标准,那么能否上映就不是完片担保需要担心的,因为这已经超出了完片担保的范围。若要以上映作为标准,能否拿到公映许可证确实是完片担保需要重点考虑的风险因素,但相对来说,完片担保方也一定会将更大的不确定性体现在更高的价格上。因此,如果中国完片担保公司想做到对电影项目合格的全覆盖,就需要具备更高的政策和质量把控能力。
◎ 完片担保的发展路径思考
什么样的完片担保模式才是符合中国电影行业的模式呢?那就是必须要有更高的信用、更广的担保范围以及更大的话语权。笔者认为,现今环境下可行的方案是先由各大制片机构开设完片担保服务,向业界提供完片担保。制片大机构在基础完片担保模式上,提供收购项目股权的额外风险保障。在此模式下,各个项目参与方都会受益,同时亦能达到扩大项目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风险的目的。
对于制片方来说,通过完片担保可以扩大自己的融资渠道。对于投资方来说,在制片方通过完片担保向银行贷款的融资模式下,可以延迟支付款项,以更好地优化自身现金流,在此基础上,电影大制片机构提供的完片担保有对项目更强的专业性和把握程度。
对于银行来说,完片担保一方面转移了制片方的交付风险;另一方面,如果投资人发生违约情况,制片大机构作为完片担保的提供方,应向银行偿付贷款部分,并向投资方追索,或自行收购项目成品。因此,在此模式下银行仅需要考虑完片担保方的信用风险问题。国内的制片大机构基本都拥有一般银行所需要的传统抵押物,因此,银行在开展业务初期完全可以使用传统的企业信用审核标准来审核电影项目的贷款,并根据此类贷款业务的实操经验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与个性化授信模式。
对于制片大机构来说,完片担保也并非亏钱为行业做好事,因为比起直接的股权投资,完片担保是与收益无关的稳定获利,面临的风险也因此会更小。其次,在电影项目需要追加投资的或无法交付的情况下,制片大机构有资源也有实力接手这些项目从而履行与投资人的合约并获得成品后的应得投资回报。若是投资方违约,即使无法从投资方追索到应付款项,这些大机构仍然可以将其作为一次常规的电影项目股权投资,也因此在开展完片担保业务之初便可有效地估算自己的最大损失,并以此对完片担保服务定价。同时,这些大机构在对制片团队的完片担保过程中也可获得制定行业标准、规范的机会。从电影行业本身来说,更多的从业者意味着更多的创意,更低门槛的融资方式意味着创意能更简单的实现,更规范的实操意味着更方便的制作,这三者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据了解,在美国,成本超过200万美元的独立制片约有50%-60%是采用完片担保机制的。也许在过去,大多数中国电影的制作成本并不适合完片担保业务,少部分大制作的电影也不缺少融资。但是,随着中国电影行业越来越规模化、市场化以及制作成本的提升,未来对完片担保的需求会越来越迫切。同时,由大机构引领的完片担保业务又会推进电影行业越来越规范化,非规范化的制作团队会因为缺少融资而不得不进行规范化改革。在行业需求完片担保业务与完片担保业务推进行业规范的相互作用下,中国电影行业会愈发成熟与专业。与其坐等市场需求倒逼产生完片担保业务,不如通过主动实践为电影行业未来铺平道路。
完片担保业务的优势以及对电影行业健康发展的帮助不言而喻。但是,国内完片担保这一工具的成熟应用仍需要在以上的大框架中进一步打磨细节,以更适应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特点。如果国内的完片担保业务只是简单地复制海外模式而不是因地制宜,只是想对参与电影行业的资本攫取一点“快钱”,而不是以优化行业融资效率、降低参与者交易成本为目标,可能就只会看到一个“水土不服”的完片担保继续在中国电影行业徘徊不前。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