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样式,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电影市场实现了长足发展,银幕数量稳居全球首位,票房体量在疫情之下连续两年蝉联全球第一,影片产量常年保持全球前三,且影片质量稳中有升,中国电影产业显示出蓬勃的发展活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强国的建设也成为未来中国电影发展的核心方向,而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中国电影产业各环节和领域都必然会提出新的要求。
长期以来,中国电影产业的评价指标都依赖于票房、观影人次、放映场次、影院(银幕)数量、票价等基础指标,对于“电影大国”的界定用这些指标能够较好概括,“大”主要关注的是数量增长,也就是产业基本体量的发展,使用基础数据能够较为直观的体现产业规模的增长过程。但是“电影强国”评价再延用此类基础指标则可能无法反映电影行业更深层次的整体情况,“强”不仅是指产业规模、数量增长,由“大”到“强”的转变必然需要涉及社会效益、发展环境、人文内涵等“软”内容,需要有一套综合性的科学、客观、标准的新评价方式。从国家层面,也一直鼓励创新发展建立新的评价体系,《电影产业促进法》中明确提出“国家支持建立电影评价体系”,《关于深化影视业综合改革 促进我国影视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中也提出“健全影视评价体系”,等等。
在此背景下,刘正山所著《电影产业指数及国际比较研究》一书聚焦于电影产业评价,将经济学、统计学中的“指数”概念引入电影产业,并建立“电影产业指数”,无疑为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理念,可以成为电影强国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参照系。该书也显示出作者对电影产业发展、电影数据应用、电影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思考,可谓响应时代之需的重要理论成果。
◎ 从设想到建构——产业评价的新方法
电影产业指数的建构,根本上是建立在电影产业统计数据规范化的基础上,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统计标准中并没有将电影产业单列出来,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电影产业统计数据仅限于相关基础指标,而涉及电影产业链各环节的数据更是较为缺乏,也就是说在电影产业指数建构仍然需要进行一系列前期统计工作,《电影产业指数及国际比较研究》一书对电影产业统计数据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细致、严谨的论证,完成了电影产业指数从设想到建构的全过程。
该书在指数设计过程中经历了数据简史——概念界定——理论建构三个过程,也显示出作者对于电影产业指数的系统思考深度。首先是数据简史,电影数据的运用是电影产业研究中的关键内容,依靠数据统计实现对全产业的宏观把握是产业研究的重要方法,数据的作用是伴随电影产生与发展的。在现有的电影产业史研究层面,对于制片、发行、放映等产业链各环节的研究都已经较为成熟,众多学者都从历史的角度对电影产业史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但是数据这一内容往往被作为电影产业史研究中的论据而出现,更多的是承担对于历史特定时期专属现象的作证作用,因此数据及分析相关内容往往被忽略,并未成为系统电影产业史研究中的一部分。《电影产业指数及国际比较研究》则补充了这部分内容的空白,进行了电影数据积累及分析简史的相关工作,系统梳理了好莱坞和中国电影数据发展历程,并对好莱坞和中国数据分析简史的各阶段特点进行了总结。电影数据分析简史的梳理和提出,为电影产业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积累的新的材料,同时也为电影产业指数的建构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概念界定,目前电影产业的边界在学界和业界已经得到了较为一致的共识,即遵循制片、发行、放映的产业链视角,但是从数据统计和分析层面,似乎电影产业又需要将产业链再次整合,无法从单一的产业链角度进行思考,加之近年来各类新兴词汇的兴起,如电影产业、电影工业、电影行业等,更加剧了在数据统计分析层面的实操难度。《电影产业指数及国际比较研究》则在指数建构之间对相关概念也进行了界定,尤其对电影行业与电影产业的关系,电影工业,以及由其衍生的电影工业化、电影重工业或者电影重工业化等内容从多个维度进行了厘清,为电影产业指数研究和电影学术研究提供的较为坚实的基础。
最后是理论建构,任何评价体系的建构都是依托于某一理论,必然有其所参照的评价标准,而这些理论以及标准的科学与否往往对于评价体系的实用性有直接的影响,关乎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电影产业指数及国际比较研究》以“价值链理论”这一经典的管理学理论为出发点,简要分析了“价值链理论”的演化过程及优劣势,之后提出“对于一个产业而言,描述其状态的最佳理论模型绝不是极度微观的。产业,被认为是生产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物质产品的经济体的一部分”,认为“价值链理论”不足以作为电影产业指数构建的核心基础,并进一步提出“将产业作为某种生态系统来看待”,最终提出了“电影产业复杂生态系统理论”这一新的理论模式,并依托新理论模式按照指标拆分、设计、筛选、编制的流程进行了电影产业指数的建构。电影产业指数的提出成为现实意义上中国首个非基础数据衡量产业发展的评价体系,为电影产业系统评价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 从中国到全球——产业评价的全面观
电影产业的评价一般包含两个维度:一是国内电影产业发展宏观情况的总体评价,二是全球电影产业发展的整体趋势情况。在中国建设“电影强国”的目标要求下,全球各国电影产业发展情况如何,各区域电影产业特色如何,必然是考量电影产业评价体系是否具有可参考性的重要衡量标准。作者刘正山在著《电影产业指数及国际比较研究》前,已经系统完成了中国电影产业指数的相关研究,对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地市级城市等5个层面通过电影产业指数进行了数据反映,显示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的电影产业发展差异,对有效统筹国内电影市场发展,评价国内各省市电影产业发展优势有重要的参考作用,能够成为主管部门了解国内电影产业发展情况,制定相关产业发展政策的依据。进入新时代,站在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征程中,在国内电影产业评价指数的基础上,建构全球性的电影产业指数则是《电影产业指数及国际比较研究》的重点内容。
目前,在全球电影产业评价环境中,更多仍然采用票房体量、观影人次等基础数据作为参照,也有用各国电影作品在各大电影节中获奖及提名的数量和电影节分量作为评价各国电影产业发展优劣的。整体看,无论哪种评价方式,都不可避免会陷入评价标准单一、评价准则模糊、评价主体主观等问题,难以作为科学、客观的参照系,而要想对全球宏观电影产业发展进行评价,比如评价电影市场发展则都会提及好莱坞为代表的北美市场和中国电影市场,而提及电影内容生产则更多会以欧洲三大电影节、奥斯卡电影节获奖为参照,而这些电影节展获奖亚太地区的作品参与感有限,间接影响了对亚太地区的评价。因此,全球电影产业评价势必需要一套兼容并包的评价体系,这也是《电影产业指数及国际比较研究》一书所进行的主要工作,且刘正山在进行相关测算工作时制定了指标体系应具有科学性、指标体系应体现可行性、设置的指标应具有可比性和指标框架应具备动态性的设计原则,最大限度确保了指数的科学客观。
在具体测算中,作者将各类指标归类为电影产业基础与环境、电影产业规模、电影产业效益和电影产业贡献四大类一级指标,并据此对全球四大区域电影产业包括北美地区、亚太地区、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和拉美地区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从各分项指标对每个地区15年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判断,这种区域性的电影产业指数测算能够成为区域电影研究的参考材料。另外,《电影产业指数及国际比较研究》对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产业综合指数与分项指数进行了计算与比较分析,更加清晰地描绘出世界主要国家电影产业发展的图景,通过数据的呈现更明确地展开了国别的对比,更有助于电影产业评价的全球视野。
◎ 从方法到探索——产业实践的新拓展
电影产业指数的提出、设计与建构过程是一个理论产生的过程,而电影产业指数的提出也确实成为了向外拓展和传播的评价话语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电影学派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产业研究分支。从2014年开始构思开始,刘正山经过多年的思考和实践对电影产业指数进行了多轮次的修改和调整,不断推动指数趋于完善。一个理论是否被认可,主要取决于理论的实践应用是否符合行业和产业现实发展,能否对产业发展提供指导性的建议,从这点来看电影产业指数近些年在夯实理论的基础上也尝试不断进行理论拓展,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
《电影产业指数与国际比较研究》中列举了刘正山研究团队对电影产业指数所做的针对性应用实践,为管理部门、电影行业、学术界更好应用本理论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刘正山也提到:“评价,并非易事,尤其是电影这类主观性较强的评价。因此,客观评价电影产业,需要对一些基本的变量关系进行检验,厘清电影的一些底层逻辑,比如‘口碑’评价与票房、电影评奖、口碑的偏差问题等。”不难看出,该书所关注的实践内容都紧跟产业研究热点,如对于“口碑”这种已经被习以为常的电影评价手段,进行了检验,并提出了在豆瓣平台出现的“恶评”现象,提出了此类评价方式不够客观、不够科学的问题;同时,该书还针对当下电影节展的投票和评奖机制进行了分析,也指出当前电影节展评奖规则的缺陷,提出“电影艺术评奖,首要的是保证‘程序正义’,即通过合理设计评奖机制,以保证评奖结果的公信力”。以上案例,都是针对当下电影各类评价中存在的不够客观科学现象的分析,更加彰显了电影产业指数需要客观科学的重要性。
最后,该书将电影产业指数与中国城市群结合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理论实践结合也突出了电影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及路径,切实为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整体看,电影产业指数虽然是一个新的理论内容,但其实践应用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作为国内发布的首个综合性电影产业指数,其成果正在为电影评估权威性的建立指明方向。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