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80周年。《讲话》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确立了价值体系和理论体系,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重要历史坐标,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的第一次伟大飞跃,对中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纪念《讲话》发表80周年,重温《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影协约请了部分电影艺术家,撰写文章。以下为文章摘编(以姓氏笔画排序)。
丁荫楠(中国电影家协会顾问、国家一级导演):
永远在路上——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
我考进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之前,曾在北京工人业余话剧团,有过几年艺术实践。参加舞台演出,受教于北京人艺、青艺,得到许多前辈如刁光覃、朱琳、金山、白凌、吴雪等老师的指点,也读了不少艺术理论的书,然而均属于兴趣的门外汉。至于艺术为什么人服务,在社会上起何作用,一无所知。
直到入学第一节政治课,学习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文艺是为工农兵服务的,而理论则是毛主席提出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及恩格斯提出的“典型人物”的创作方法。尤其《讲话》确立了“艺术服务于人民”的指导方针,提倡和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生活,创造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这句话就像永恒的烙印,深深地刻在我的脑中,在近四十年的电影创作活动中,我从来没变,也从未动摇过。
当时我们上课基本参照的是苏联的教案,每周看的外国影片大都是苏联电影,如《乡村女教师》、《攻克柏林》、《战舰波将金号》、《母亲》、《海之歌》。60年代后,又看《雁南飞》、《伊万的童年》、《第四十一》等名片。苏联电影的宏大史诗叙事影响着我对电影的审美,表现大国家、大事件、大人物的史诗风格令我激情满怀。我执导的第一部影片便是“四五运动”为背景的《春雨潇潇》,以春雨贯穿全片的影像,营造了当时笼罩在全中国的政治气氛,成功地表达了人民怀念周恩来总理的深情,反抗“四人帮”迫害的无畏精神。让我第一次体验到造型叙事的魅力。第二部影片《逆光》,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时期,80年代青年一代的心理状态,在西方文化物质文明涌入中国时,青年人如何坚守民族自尊及维护民族自信。第三部影片《他在特区》表现了改革前沿的深圳特区蛇口工业区的建设图景,塑造了改革者的无畏气魄。这几部影片,都证明我的创作是随着国家发展脉搏同频共振的。1985年珠影厂长孙长城给了我一个艺术生命转折的创作任务——电影《孙中山》。创作历时三年,影片展现了中华大地翻天覆地大革命时代的大人物大事件,影片后来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无疑给了我未来开辟人物史诗电影风格的巨大鼓舞,也是我在遵循《讲话》精神的道路上的一次飞跃。
随着改革开放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对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在外来文艺作品的市场冲击竞争下,让我对中华精英人物崇高的精神世界及英雄行为,产生一种强烈的创作使命感,激发了我创作出更多感人至深的人物传记影片来,如《周恩来》、《邓小平》、《鲁迅》、《启功》都是我对人物传记电影的艺术探索。
虽然我2020年获得了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荣誉表彰。但我认为应以此为我新的起点,仍以《讲话》精神为指导,尤其是2021年12月14日,在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后,我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如今,我不服老,仍积极参与筹划创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主旋律影片,将奋斗不息,永远在路上!
王晓棠(中国电影家协会顾问、国家一级演员):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之际,使我想到影片《地道战》的诞生。
1963年初,军委总参谋部下令八一电影制片厂军教片室和总参工程兵司令部组成《地道战》剧本创作小组,计划1963年写出剧本,1964年拍摄并完成,可直到1965年初,多次易人易稿,剧本仍不能获审查通过。总参首长下令,“《地道战》必须在今年完成,剧本由八一厂来写。”八一厂厂长陈播在这部军教片无剧本的情况下决定:一、先成立摄制组,导演、摄影、制片主任去看外景;二、厂长抓剧本;三、五月开拍,年底出片。可是待军教片导演任旭东等人从外景地回厂,写剧本的人写出三万多字,还没有出现“地道”二字。这时距开拍只剩下十多天。陈播对任旭东说,“错过拍摄季节,今年完不成了。”任旭东说:“没剧本怎么拍?”陈播说:“现在要靠导演你直接写拍摄剧本,你打过十几年仗,指挥打仗,你有‘剧本’”吗?你对这片子已经酝酿了两年,你谈过的主题思想、框架结构、人物设计,不就是你的剧本吗?给你一周时间,写出分镜头剧本来。你学毛主席的《讲话》学得活,这是你把自己多年的战争实践用于《地道战》的好机会。”任旭东深知1952年八一厂建厂之初,陈播把他从部队选调来,相中的就是他是从战火中历练出的中级指挥官,到厂后又刻苦学习电影知识,已拍出过不少广大官兵喜爱的军教片。他很快写出分镜头剧本并获审查通过,5月开拍。
可有些流言蜚语影响了组内人员的情绪:“没剧本就开拍,胡闹,片子准砸。”陈播派副厂长坐镇外景地,做思想工作,给大伙鼓劲。
《地道战》如期完成,非常精彩。当1965年底在八一厂试映时,不仅全厂和总参首长十分高兴,影片列为故事片在全国上映后,久映不衰。《地道战》用轻松活泼、诙谐幽默的形式,树立了生动的英雄人物,表现了人民战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导演任旭东用自身扎实的战争生活底蕴,陈播厂长用他1937年到延安,多年来学习《讲话》中“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的论述,取得胜利。
据统计,《地道战》创下了观众人次达18亿,拷贝8420个之多的世界纪录。
田华(中国电影家协会顾问、国家一级演员):
深情地说点心里话——写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之际
80年了,在重新学习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无论时代怎么变化,“讲话精神”文艺奋斗的底色永不会改变。座谈会上毛主席嘱咐我们,“文艺为人民服务”,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的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这些讲话谈的是创作原则,既具体,又亲切,指导了我们的文艺创作。红色基因代代相传,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希望文艺工作者坚持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这五点希望又融入了我们的血液里,使我永远记在心里,深知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的需要就是我们创作最重要的根基,两个“讲话”使我的工作整整跨过了80年,作为我们老一代的文艺工作者,在80年的艺术生涯中,心中只有“奉献”二字,从小就不知道什么是索取。“讲话”在引导我们拼命干了好几个时代,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仍没有停息!
新时代的青年文艺工作同行们,你们赶上了好时候了,有国家、党、人民做靠山,为你们创作铺垫了这么好的创作条件,让你们拍出了那么多,那么好,那么受人喜爱的经典作品,祝贺你们,羡慕你们!也更希望你们珍惜这些成绩;不要忘记人民和伟大时代的丰富生活源泉;切记“我们首先是个好青年,然后才是一个好演员”。共勉!让我们用这句话纪念《讲话》80周年伟大节日吧!
刘建中(中国电影家协会顾问、国家一级导演):
揭示创作规律的真理
今年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我学习和从事电影工作已60余载,《讲话》精神始终鞭策着我。经典的《讲话》,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诲我们,“比如说,歌颂呢,还是暴露呢?这就是态度问题”、“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等等。精辟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成功文艺作品的创作规律。纵观历史上的文艺精品,都是作者认真深入生活,汲取生活的养料,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立场,加上精湛的艺术功力,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的,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讲好中国故事,反映好时代精神。
今天我们纪念并重温《讲话》精神,我认为文艺工作者既要把握住创作的导向,又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抵制各种诱惑,耐得住寂寞地去深入生活,厚积薄发。尤其是对年轻的文艺工作者,更要踏踏实实地学习这种精神,特别期盼如此众多的艺术院校的学生,你们是未来文艺的主力军,学习艺术的同时,要读好《讲话》等革命文艺理论课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这将影响我们的一生。
黄建新(中国电影家协会顾问、国家一级导演):
在《讲话》精神指引下,我们会努力前行
去年7月,我们主创团队奔赴延安,在延安大学放映影片《1921》,并与师生交流感想。由于大家都是电影工作者,就借机满足了一个特别的愿望,去鲁迅艺术学院、杨家岭延安文艺座谈会旧址参观学习。
延安十三年,堪称革命文艺的集大成时期,一批怀抱救国梦想的文艺人才会集于此,生活艰苦,但激情澎湃,涌现出革命文艺的繁荣景象。那些年创作的作品,很多至今还被传颂。作为我党第一所艺术大学的鲁迅艺术学院,更为新中国培养了众多的艺术骨干。
在杨家岭,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给我们详细介绍了1942年5月2日至23日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历史背景和会议情景,让人感慨万千。
会议召开数日,代表们争相发言,探讨争论,寻求真理。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确立了革命文艺为人民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针。
精神是能够穿越时光的,到今年5月23日,《讲话》已经发表了80周年,但其中表述的方向、原则依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些年,我参与了影片《智取威虎山》、《我和我的祖国》、《1921》、《长津湖》等影片的创作生产,体会特别深…… 每当我们诚心诚意地去创作以广大人民为对象的作品时,得到的回应常常超出我们的想象。
发出一束光,抬头满天星,在《讲话》精神指引下,我们会努力前行。
谢芳(中国电影家协会顾问、国家一级演员):
离开了人民群众,离开了火热生活,文艺就失去了创作的灵感
今年是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是值得纪念与庆贺的。
我出生在1935年,初中毕业后,即参加文艺工作,曾在中南文工团(武汉歌舞剧院前身)主演过歌剧《小二黑结婚》、《白毛女》、《刘三姐》、《货郎与小姐》以及地方戏剧《思凡》、《柜中缘》等剧目。1963年,我调至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主演过崔嵬、陈怀皑导演的电影《青春之歌》、谢铁骊导演的电影《早春二月》、谢晋导演的电影《舞台姐妹》、董克娜导演的电影《第二次握手》以及《李清照》、《仁医胡佩兰》等影片。无论是歌剧、戏剧还是电影,在创作实践中,我都认真落实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的创作原则,注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可以说,离开了人民群众,离开了火热生活,文艺就失去了创作的灵感,也就不能创作出经典的人物形象。
今天,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80”的我,深切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我们老一辈文艺工作者的深切关怀。我也认真学习了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我倍感鼓舞,充满干劲儿。
最后,我要感谢党和国家给予我宝贵的“艺术实践”的机会,使我能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有所进展,同时也要感谢与我同行的先辈与战友们大公无私的协助!也真心希望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始终不忘《讲话》精神,认真体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不懈创作,为创造人们美好的明天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