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中国电影发行放映院线制全面施行的第20个年头。20年前开始的这一改革壮举,把竞争机制引入电影产业领域,由此带来了电影生产力的极大解放,推动了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整体繁荣。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院线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进一步深化,并积极借助高新技术成果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国电影巩固和延长了“黄金机遇期”,创作活力持续迸发,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电影生产力空前提高,呈现健康发展、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20年里,中国电影在艰难中奋起,从低谷边缘走到世界中心,直至成为拉动全球电影市场稳定增长的主引擎,成功改写了世界电影的版图,谱写了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速度的华彩篇章。
20年间,中国电影年度票房从9亿左右攀升至最高600多亿,银幕数从不到1600块增长至8万余块,单片最高票房纪录从《英雄》的2.5亿提升至《长津湖》的57.75亿……中国电影不断改革体制机制、锐意创新,电影市场焕发出巨大活力,各项产业指标增速明显。
从2002年6月1日首批30条院线成立,到2005年民营资本相继投资入驻;从2010年各网站开启电影票团购业务,到2015年电影票务平台开始规模介入电影宣发;从2016年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正式成立,到2019年博纳、华人文化拿到“4号文件”后的院线牌照;从2021年全国电影银幕数正式突破8万块,到2022年中影股份与万达联合发起“万达电影点播影院”项目……中国电影院线制的改革与发展在过去20年间从未停歇,始终向前。
《“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十四五”时期,电影发展要努力实现市场和产业体系更加健全。电影发行放映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市场规模稳居世界前列。国产影片年度票房占比保持在55%以上。到2025年银幕总数超过10万块,结构分布更加合理。电影产业链条延伸拓展,电影消费模式创新升级,电影综合收入稳步提高。
眺望前路,希望与挑战同行、机遇与难题共存。在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双重作用下,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复的背景下,电影的语言、电影的观念、电影的受众、电影的环境甚至电影的边界,正在不断被打破、被刷新、被重构,中国电影行业面临着新一轮的结构性调整。业界认为,电影行业需要在整体利益观、共同利益观、长远利益观的指导下,推进中国电影院线的进一步调整与改革,有效适应互联网、电影高科技的发展,实现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
◎ 两份政策文件为核心标志
院线制改革打破传统格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参照上世纪50年代苏联的模式建立起电影管理体制,电影的发行放映工作由中央-省-地市-县的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完成,四级公司垂直管理,其结构单一、效率低下的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0年,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实行“以院线公司为主体的发行放映机制”。2001年12月18日,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联合颁发了《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实施细则》的1519号文件,提出了“实行以院线为主的发行放映机制,减少发行层次,改变按行政区域计划供片模式,变单一的多层次发行为院线为主的一级发行,发行公司和制片单位直接向院线公司供片。
至此,院线制改革在政策方面的布局已经基本完成,为后来全国范围内的电影院线制改革打下了全面而坚实的制度基础。
2002年6月1日,全国首批 30条院线正式成立,其中11条跨省院线,19 条省内院线,北京、上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江苏、浙江八省(市) 率先完成了两条院线的组建工作,江苏、浙江两省分别有三条院线组建。至2002年12月31日,全国共注册35家院线,加入院线的电影院1024家,银幕数1843块,其中计算机联网售票影院850家。
据统计,2002-2004年间,中国电影票房从9亿攀升至15.2亿,全国可统计影院数增至1188家,银幕数增至2396块。
1996年进入电影行业、现任浙江星光院线总经理的富海芳回忆起20年前的改革仍记忆犹新。他表示,1998年4月《泰坦尼克号》上映后,电影市场开始走下坡路,原有的体制阻碍了行业的发展。院线制改革引入了竞争机制,大家都有选片、购片的权利。可以说,院线制改革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的窗口。
具体而言,院线制的实施打破了沿用50多年按行政区域层级式发行影片的传统发行放映体制,实现从条块分割向网络连通转换,组建院线,减少了发行层次,同一区域内组建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院线增加了发行渠道,以院线公司为主体的规模化经营取代了以影院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模式。同时,减少发行环节以后,不仅影院分成提高,制片方的分成也得到提高。影院从分账影片中的分成从40%提高到46%-48%;国产影片提高到48%-50%;制片方的分配比例从35%(包括3%的宣传费)提高到38%-40%。
金逸珠江院线总经理助理谢世明表示,院线制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电影产业深化改革的产物,释放了市场的活力。
北京ACE影城经理刘晖表示,院线制改革对于发行放映环节最直接的体现是减少了发行放映的环节,增加了发行放映渠道,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很多影片可以实现跨省发行。
2002年底,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商业大片《英雄》横空出世,以300个胶片拷贝实现了2.5亿元的票房。电影市场专家刘嘉表示,《英雄》是第一部尝试在院线制的游戏规则下,采用进口分账片的发行放映方式的国产大片。
“《英雄》让电影人打开了思路,是院线制和国产大片相互成就的成果,也印证了此次改革的成功。《英雄》是送给院线制改革的一份大礼,它让还处在改革适应期的电影人看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潜力和改革的必要性和大趋势。”刘嘉说,“同样重要的是,卖区域版权容易掩盖好坏影片的实际差距,院线制让影片直接和终端对接,让观众决定是否买单,也让制片方、发行方改变了传统的创作思路,使得电影作品的品质不断提升。”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表示,2002年的院线制改革,应该说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调研、酝酿、试错的过程,也凝聚了电影业共同的智慧和能量。这个突破性的改革以资本为纽带,按照市场化的规则、逻辑,打破了传统的四级发行体制、基本模式,建立了统一性的全国电影市场,推动了整个电影业的发展,形成了新的格局。
饶曙光指出,中国电影自2002年正式推行电影院线制以来,不仅改变了原来的四级发行模式,也在尊重市场规律和艺术规律之外,逐步寻找着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运营模式,在市场竞争浪潮中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链接
院线制20年重要政策
▶ 2000年,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组建电影集团和实现股份制改革,使制片、发行、放映一体化,并倡议建立以院线为主的供片机制。
▶ 2001年12月,《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正式颁布,对以“院线制”替代原有的行政级别的发行网络做了具体规定:以资本或供片为纽带,由一个发行主体和若干影院组合形成院线,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
▶ 2002年2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布施行修改后的《电影管理条例》,降低了行业准入的门槛,对社会资金和机构包括民营企业开放了电影准入的限制,允许社会包括外方以合资、合作方式建设改造电影院,并提出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以资助、投资的形式参与摄制电影片。
▶ 2003年10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令第20号发布《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鼓励境内国有、非国有单位(不含外资)与现有国有电影制片单位合资、合作成立电影制片公司或单独成立制片公司,电影发行、放映同时向境内符合要求的民营资本放开。
(下转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