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的红星》最早是李心田所著,1970年吉林出版集团出版的红色图书,讲述了在抗战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后来经过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改编制作为经典电影。在1999年和2018年,上海歌舞团与上海芭蕾舞团两度以舞剧形式将这一经典故事搬上舞台,为老中青三代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从耳熟能详的电影到全新形式的舞剧,这一经典红色故事的创新演绎既是对这一经典作品的重温,也是对那段峥嵘岁月、对革命先辈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本文与舞剧结合,用上海芭蕾舞团2018年出品的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作为不同媒介的红色经典作品演绎的比较进行研究,以此重温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西方舞蹈的本土化与艺术呈现
作为西方舶来的舞种,芭蕾舞在中国走出了一条结合了红色叙事传统的不同的道路。中国早期的芭蕾舞基本上以学习和演出欧洲的传统剧目为主。随着红色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客观上的革命宣传需要,我国的编导和演员在六十年代中期“百花齐放”、“洋为中用”的方针指导下创造了了大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等作品,成功用芭蕾舞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了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革命传统与审美特质,也真正赋予了这门西方艺术以本土化美学的风格特点。在此之后,来自西方的芭蕾舞艺术从此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先后出现了《白毛女》、《黄河》、《闪闪的红星》、《旗帜》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也反映出革命时代红色芳华的作品。在当下,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故事的世界化、民族元素时尚化、红色革命艺术化已经变成了艺术发展的方向。
在中国的文化意识层面上,芭蕾舞剧与《闪闪的红星》都是在新中国舞蹈艺术体系中的独特坐标不断地流变的文化成果,二者的结合可以说是一种历史与文化的必然。在本剧的艺术呈现中,红星、红岩、映山红等“红色元素”贯穿全剧,以西方芭蕾完美诠释了红色精神的当代传承。在反复响起的《映山红》中,身穿红色TUtu舞裙的女性演员一再出现,成为舞剧当中理想之火、信念之火的象征。在《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和革命队伍就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战斗的。舞剧《闪闪的红星》将红色故事中的革命浪漫主义因素与优雅浪漫的芭蕾动作结合,将革命叙事中的崇高目标与芭蕾舞整体上的高雅风格结合,以既严肃崇高、又充满生命活力的方式演绎了这一红色经典。舞台上伸展的肢体仿佛是“闪闪的红星”再次迸发出青春的光华,又仿佛是电影中的人物以经典化的方式重新回到了戏剧舞台上。《闪闪的红星》这一最初的儿童女性受难的传奇故事,在电影中被书写为少年革命英雄的传记,最后再经由西方艺术形式试图创造出革命青春的史诗,在新时代展示了中国芭蕾舞人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传递革命理想与信念之火的实际行动。
二、丰富的戏剧形式与表现手法
在保留了电影中的经典歌曲与经典场景的基础上,《闪闪的红星》延续经典大胆创新,采用了丰富的舞台形式与表现手法进行改编,在保留了经典作品思想内核和革命精神的同时打造出了颇具创新性的新“红星”。
首先,《闪闪的红星》在人物塑造上突破了平面描述的藩篱,所有角色都摆脱了标签化、平面化的特征。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找到了新的情感表达途径——让潘冬子抗争的动机变为保卫父母的爱,朋友的友情,自由天地的向往这些美好,从仇恨对抗变成守护爱和美好,而这也更贴近当下观众的情感诉求。丰盈的层次与完美的舞台功底再次为新的“潘冬子”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其次,《闪闪的红星》在戏剧结构上采用了无场次的舞剧结构,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共存中追求意蕴之美,突破了舞台物理空间的局限,在虚拟性和象征性的艺术手法中再述了这一经典故事;梦境与现实结合的手法与红色故事的讲述完美融合,也与各种人物、当地特色文化本身碰撞出了火花。《闪闪的红星》不拘泥舞台的写实性,通过时间空间交错变化配合无实物表演、戏剧虚拟性动作等方式突出整体舞台的流畅感。
三、现代的戏剧内核与精神传承
江西到处传颂着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2019年5月22日在江西考察工作结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闪闪的红星》在戏剧内核上与现代思想文化观念相结合,超越了《闪闪的红星》中的特定意识形态。它从一段红色历史开始,在《红星歌》、《映山红》、《红星照我去战斗》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中落地,力图连接过去、当下与未来,在更大的文化格局中给予观众更多回味、思考和展望。在电影原作的设定中,冬子的家柳溪镇在贫困的江西农村,新版舞剧则更加突出了去地化的抽象主义风格,整体舞台不再突出具体的空间感;同时借鉴了中国现代戏剧风格中简约、抒情和写意的特征,大部分情绪起伏、起承转合都以动态的身体语言展现,在现代内核中对经典场景加以全新的形式演绎,在戏剧舞台上着力打造“红色加现代”的现代派戏剧风格。
在精神传承方面,《闪闪的红星》尤其突出了遵循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发掘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思想作用。在整部舞剧的高潮,在潘冬子与地主胡汉三的争斗时舞台后方的装置忽然向两侧拉开,吊杆降下火烧后的房梁,形成残垣断壁的舞台景象,与上半场冬子妈被烧死相呼应,表现反动派的残忍与暴行,同时红色的火焰在风中熊熊燃烧,象征革命理念与革命火种的即将在这片大地上燃起;潘冬子与伙伴们再度从红军手中接过了革命的旗帜,加入了人民军队,成为光荣的红军战士。这一场景整体照明进行暗场处理,灯光造型从当代审美出发,借鉴了中国传统戏剧简约、抒情、写意的舞美布景,舞台灯具、特殊灯具双管齐下,用象征革命精神的红色充分渲染舞台,也让演员们的情绪得以在景的变换与人的移动过程中有光影上的衔接。在反复的斗争和长久的坚持之后,潘冬子代表的红军军民终于取得了革命的阶段性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这样的情景鼓舞着我们一定要牢记革命历史,牢记革命先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念。
(高阳、孙萌系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讲师)
本文系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新时代山东红色舞蹈研究》(项目批准号:XXPY2104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