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圳大百姓影业公司与印度合拍的影片《龙女孩》终于定档,该片叙述了印度女孩普加受“功夫之王”李小龙精神的鼓舞,走上与不法之徒苦战的女性崛起故事。在影片即将与观众见面之时,我与《龙女孩》的缘分,也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地在我脑海中回放。
数年前的盛夏,在一次上海国际电影节活动中,与同行朋友相聚时遇见了正在中影总裁班进修学习的深圳大百姓影业公司总制片人吴静,脸上总带着微笑的她待人热情乐于交友,见我是电影院线搞发行放映工作的马上就有吐不完的问题抛出,呈现出求知欲望极强的学生模样,就此追加微信好友,日后时不时地交流些电影行业方面的信息。
同年深秋时节,我应邀前往北京中影怀柔影视基地,在全国百家影院经理销售培训实战营上客串担任点评嘉宾,看到吴静怎么也端坐在后排听讲,带着疑问茶歇时免不了又要相互寒喧几句(一般行业内熟人交往都如此),她又是带着微笑谦卑地解释道:“我参加总裁班进修学习电影制作,拍出电影都是要交给影院排映的,我当然要先来熟悉一下影院经理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手段,不然以后怎么对接得上呢?”当晚又约我在酒店大堂聊天,我第一次听到她的公司已有中外合拍院线电影的规划,并透露了大概剧情,还顺口说了句,“到时候您来当我们的发行顾问喔,”我也就顺口答应“好的,好的。”此时我心中暗自提升了对她的认识,认定这个女制片人是个既有事业心又有进取心的影视企业创业者、追梦人。此后的电话和微信交流随着其公司电影项目的进展逐渐频繁起来,明显感觉到他们在创作的同时,已把了解中国电影市场和电影观众纳入了自己的智力上升空间。
此后,我有了一次前往深圳的机会,便相约前往地处罗湖繁华地段的大百姓影业公司实地探访,拜访了公司创始人、总导演刘静。刘导演本就浓眉大眼令人注目,他那一身唐装衣着更让人有了探究的兴趣,原来他是李小龙的“铁粉”,视李小龙为自已的人生精神导师,他认为唐装是中国服饰文化的代表,穿在身上就有一种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他寻觅的合作者印度导演拉姆也是李小龙的铁粉,可以为看李小龙电影不惧走几十里山路。为此刘静导演还专门向拉姆赠送了一套为其量身定制的唐装,他们在境外参加电影活动时相约身着唐装示众,我终于也明白了他们合作的第一部院线电影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题材。
在深圳大百姓影业公司见到了他们的工作团队,观摩了他们为拍院线电影作艺术和技术铺垫的各类广告、短片、网剧等影视作品,也了解到他们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的《龙女孩》各种筹备情况。导演刘静和总制片人吴静无意中还透露出一个细节,他们去印度RVG公司谈业务,拉姆导演的办公桌、会议室总是摆放着中国和印度两国国旗,彰显了一种严肃性和庄严感,墙上还张贴着李小龙的巨幅肖像和电影剧照。每当此时,一股发自肺腑的爱国主义情愫油然而生。为此,他们反复对剧本作了修正,努力使之既具有一定思想深度又具有广泛娱乐品质,在情节、情感、情趣、情爱等各方面进行耐心细致的打磨调整。
由此可见,拍摄《龙女孩》的任务是艰巨的、协调是顺畅的,信心是满满的、操作是有序的,故事是精彩的、画面是吸睛的,也是广大观众喜爱的那种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充满商业元素的娱乐性类型影片。
去年3月14日,吴静突然来电,告之《龙女孩》已完成初剪样片想带到上海让我过目,当得知我正在宁波参加其他电影咨询活动时,她当天晚上就携带素材飞抵宁波。那些天,网上正流传一段根据印度电影《打虎英雄穆卢干》剪辑的小视频非常火爆,由此引申出人们对印度片的即时好感,次日我就约请了一些同行好友带着一般观众的心态对新鲜出炉的初剪版《龙女孩》进行审片式观摩,总体现场效果是“比自己事先想象的要好很多。”
在宁波,吴静还收获了一个意外惊喜,曾任广东中影南方新干线电影院线总经理的赵军,正巧也在宁波为另一家公司策划筹拍一部英模题材影片,经我介绍赵军又被纳入到《龙女孩》发行顾问的行列。吴静兴奋地表示,赵军毕竟是行业共认的资深电影人,广州与深圳相近联络便利,我们影片的宣传发行又增添了重磅法码。
集思广议总比单枪匹马强,去年5月下旬由博纳影业集团承办的全国电影院线推介会在广东佛山举行,我积极推荐初出茅庐的《龙女孩》与同行来个“新媳妇见婆娘”。遗憾的是飞机刚落地就被告之因疫情推介会被临时取消。我们随机应变做了三件事:一是相约已到现场的博纳行政总裁蒋德富共进早餐小范围交流,让刘导和吴总制片结识头部影片制作团队,听取了刚从《长津湖》杀青地赶来的蒋总介绍影片的宣发思路,以增强对电影宣传发行的感性认识;二是前往《龙女孩》实景拍摄地李小龙乐园参观,重温中印两国电影人在此拍摄时的轶闻趣事;三是自驾前往深圳,与大百姓影业公司的主要骨干继续探讨此后的相关工作。
10月下旬,第21届全国电影院线推介会在浙江横店举行,我又一次陪同刘静、吴静以及《龙女孩》中方男主演石天龙一起与会。经过数月的磨练,深圳大百姓影业公司已经对影片宣发有了整体构想,总制片人数度飞往北京抽空拜访了曾任北京新影联院线副总经理的高军,得知我和赵军已参与影片发行顾问工作,高军一口京腔爽朗地回复,“好啊,干脆咱仨光头男再聚首,一起来为《龙女孩》鼓劲呐喊,挺好玩的!”吴静在京找了媒体、广告公司及同行朋友,把该合作接头的工作都衔接妥当,还为《龙女孩》赶制出应时的电影防疫广告口罩和影片衍生品扑克牌。另一头的刘静导演也早已“撸起袖子”,利用自身人脉和深圳改革开放带来特有的商业氛围,从公司抽调精兵强将撒开了环绕电影宣发的商务活动大网。
推介会上,《龙女孩》压轴登台亮相,导演、总制片人和男主角带上精心准备的PPT和惊艳的短预告片,侃侃而谈。在数十部国产影片推介中,《龙女孩》以其唯一中印合拍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会议期间结识了许多同行好友,感受了浓烈的电影特有氛围,也学到了其他一些制片方的新经营理念,看得出大百姓影业公司整体对电影宣发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感悟,一种要全力以赴干大事的情绪逐步显露扩散。
吴鹤沪(左)、吴静(中)、赵军(右)在全国电影院线推介会上
10月31日下午,深圳大百姓影业公司趁热打铁举办了一场“三剑客引领大湾区电影票房新高度”的现场论坛,借此揭开了《龙女孩》宣发启动的帷幕。由于我和赵军、高军三个“光头眼镜老男人”的坐台畅聊,妙趣横生的语言方式、激情昂扬的行业论述,吸引了深圳地区的投资股东、新闻媒体、企业代表、金融高手,现场气氛极佳。这是借助地域性优势,用形式活泼吸人眼球的方式,为企业形象的塑造搭建了影视公司和电影项目的美誉度城堡。
11月1日夜幕中,赵军独自从广州开车赶往深圳海边的一栋民宿,准备参加第二天在此举行的《龙女孩》宣发整体规划研讨会。研讨会上最有激情的就数刘静导演,他是个有担当敢作为的中年汉子,与印度合作方的联络大多由他经手,而且还占有一口流利英语的优势,凡是谈到希望印度同行合作的设想和要求,刘导都会第一时间出门拐角找个小巷即时与印度拉姆导演电话沟通,对方也一次次不厌其烦作了耐心回复,看来整个拍片期的合作已打下了互信的基础。刘导的不懈努力促使印度方利用参加国际电影新片推介活动的时机,将最新出炉的《龙女孩》预告片在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哈利法塔点亮,很少有影片享受到此等高规格殊荣的。
其次,同样激情洋溢的要数总制片人吴静了,她经过外联与各方打交道把工作的接点串联起来,积累了很多信息。点多面广是制片人应有的基本素养,这些日子为《龙女孩》的奔波,使得她对电影宣发的各层面由粗通向精细化过度了,研讨会上的任何问题她都谈得出自己的看法及相对依据,对来自各方的尚未定论事宜都能疏理得通透明了,整体工作总能在理性设定的范围内推进。有时我突发其想,眼前刚柔并济活力无限的吴静,不就是我们团队中的“龙女孩”嘛,她在处理各种事务中的那股“利落劲儿”,让我看到了行业内著名制片人陈红、安晓芬的影子,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正是她的真实写照。
这里必须再次提及赵军,他是思维活跃、睿智风趣的电影营销行家里手,属于那种出口成章、落笔成文的成熟型企业管理人才。在深圳海边民宿的业务研讨会上他的散发性思维派生出许多营销闪光点,让团队每个人的想象空间得以拓展,与他合作过的同行都会众口一词地直呼受益匪浅。那天赵军在毫无保留地提出了各种想法、建议和要求后,因次日另有活动又将连夜独自开车赶回广州,伙伴们不舍地送他到民宿小镇停车场,在挥手告别目送小车渐渐隐身在茫茫夜色时,又有谁会料到这竟然是我们与赵军的最后一次相见。今年1月22日,赵军因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全国电影行业都为之感到极度悲痛,他竟然没能看到为之付出过心血的《龙女孩》跃上银幕的那一刻。中国电影又少了一颗智多星,我们十分怀念尊敬的赵军老师。
值此《龙女孩》即持将公映之际,用文字勾勒自己发挥余热中与年轻新兴影视公司伙伴们,一起为影片的宣传发行有缘的工作经历,深感历史不会忘记曾经的努力者,前辈也要为后人的努力击掌喝采,学会安静地呆在一角,去欣赏后来者的热闹和风光。
电影产业链是个系统工程,从制片发行到放映是这个系统工程的一条流水线,之前每当听到影院经理强调自身“利益最大化”时,制片方(仅指非头部影片)总有些说不出的胸闷,因为一部影片的票房全仰仗影院的排场和放映,而影院的盈利模式相对要宽泛得多,同档数片的格局使影院的自由选择度更大。从《龙女孩》的宣发过程,让我见证了制片方思想活跃、精神饱满、行动务实的真实工作状态,他们更期待与院线影院同舟共济,继承和发扬“为观众找影片,为影片找观众”的行业优良传统,共同当好电影与观众之间的“媒人”,让每一部经过努力的影片在市场上得到与其艺术追求和技术呈现相适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回报。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小目标:让不看电影的人来看电影,让看电影的人养成一种习惯,让有看电影习惯的人看到更多更好的电影!
注:本文作者吴鹤沪1968年入伍在部队当了5年电影放映员,回地方后一直从事电影发行放映工作40余年,曾任上海大光明电影院总经理、永乐股份上海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副总经理、上海联和电影院线公司副总经理。由于其对电影发行放映工作的潜心研究和敬业的工作态度,在全国行业内颇具影响力,被同行友善地称为中国电影发行放映“三剑客”之一(另两位是原广东南方新干线电影院线的赵军和原北京新影联电影院线的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