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是软科幻轻喜剧类型片,和硬科幻来比,软科幻反而不好写,科幻与现实的把握如何拿捏做到逻辑合理,挺难的。而硬科幻是视效大片,无论重工业技术还是高科技的视效,有钱先砸过来,视效上就做到了先声夺人,当然像《流浪地球》这部好作品最终是植入了一个好故事。
很多观众期待《外太空的莫扎特》应是一部合家欢影片,这也挺难的,得全家老少都喜欢,成人看了觉得这个电影不幼稚,有自己的观影收获,孩子看了觉得好玩儿,不仅看懂也能有所收获,做这样一部全年龄段都喜欢的电影,的确挺难的。此片就面临这两个方面的诉求。现在儿童片、农村题材影片为什么稀缺,即便有一些,也出不来几部好片子,投入少是主要原因。陈思诚“唐探”系列在商业价值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这次转身到儿童系列片上,仅凭给孩子们拍些电影这一点,我是钦佩他的,况且为影片做了很大的投入。我没有把这部电影定义为商业大片,倒觉得她有几分艺术片的气质。当然作为导演的陈思诚,有他自己独特的电影美学追求,这点从《外太空的莫扎特》的艺术特色可窥见一斑。
观影前已看到对这部电影一些批评的声音,所以观影时本能的带着这些问题与疑惑来的。
从合家欢片的要求来看,片中无论是同学之间的友情或矛盾,还是任小天与父亲之间因学钢琴而产生的极有代入感的冲突戏份,再加上带给孩子们奇妙视听感受的科幻叙事,这部影片无疑是中小学孩子们的“菜”。
作为带着孩子观影的家长观众,除了显见的子女教育话题,诸如父母和孩子的愿望有很大的分歧,中国几代人也是这么走过来的。任小天不愿意成为郎朗一样的钢琴家,而是要成为天文学家,父子争吵甚至歇斯底里的呐喊,其实是该片表象的东西。《外太空的莫扎特》有它更深刻的地方,比如片中有一句台词:“解答世界终极问题不是科学,而是艺术”。这部电影把艺术的永恒和伟大表现出来了。小天的爸爸最初也是爱好艺术的摇滚歌手,艺术梦最终被现实的残酷打碎,儿子小天不是不爱好艺术,但他不想像他爸爸那样把艺术当成功利的东西。小天在比赛中为什么能以一曲自己改编的《小星星变奏曲》获得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冠军,就是因为他是在以艺术为生存最高能量的外星朋友莫扎特帮助下,让艺术从心中流淌出来,是自然的不带功利色彩的情感表达,这一点就批判了我们当下的社会,把艺术功利化,不管学美术、钢琴、舞蹈、芭蕾什么的,都是把它功利化了。这个电影设计的外星小玩偶,告诉地球人外星的能量来自于艺术,这个外星人不理解人类的情感,唯一理解的就是艺术,恰是电影的这种隐喻,把艺术伟大、永恒、纯粹的深刻性传达出来了。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莎士比亚的哲学思辨;生存还是艺术,却是任小天父子现实的思考。影片开篇一镜到底的长镜头下,都市钢筋水泥鸽子笼里的形色家长,都在为孩子填鸭一般学着绘画、表演、相声等,其出发点就不是艺术,而是通过艺术变现孩子未来的生存、发展,这种将艺术物欲化的诉求,违背了艺术本身的真谛。任小天的理想是成为天文学家,也就是片中莫扎特在未来其星球与地球共同创造另一个星球的重要参与者,这并不妨碍任小天对于音乐的喜爱,只是这种喜爱不该是一种精神枷锁,这才是回应“解答世界终极问题不是科学,而是艺术”这句话的思想内涵。
《外太空的莫扎特》作为一部带有轻喜剧风格的青少年科幻题材电影,情节内容的绵密、细微处的呼应感、极致画风的情境营造、人物浮夸与冷幽默的性格塑造,无一不是陈思诚既有的电影美学特质。片中,我们看到陈思诚用无厘头的夸张、暗喻,用蒙太奇象征主义的镜头语言,致敬了诸如周星驰的影片《少林足球》、《逃学威龙》、《美人鱼》、日本儿童动漫《哆啦A梦》、斯皮尔伯格经典科幻片《E.T》等。影片多处出现极富想象力的科幻画面,如莫扎特用超能力在璀璨星空营造的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空中花园、玛雅人金字塔,任小天和朋友用科幻书本搭建的云桥,漫步北京CBD上空,还有那艘在空中驶向长城的美轮美奂的海盗船。这些奇妙的画面加上轻松幽默的剧情桥段,满足了作为一部青少年科幻电影的表象诉求。但诚如艺术,最高的境界就是返璞归真、大音希声。该片最为突出的艺术特色在于通过青少年纯真而富有想象力的视角去看待世界,他们的目光是清澈的,他们的心灵是干净的,就像片中随父亲不断辗转各个城市读书的女孩儿冰激凌,她不愿意刚刚喜欢上一座城市,刚刚结交了朋友,却又要被动的离开。或许在成年人的世界有一万个为她着想的理由。
当然,该片在反思人类在当下生存困境与利己主义之后,通过玩偶莫扎特不理解人类亲情,意图谋杀任小天父亲,扫除其阻挡任小天成为天文学家障碍的幽默桥段,通过他不解的询问为何杀了“我爸”,任小天会难过的黑色幽默对话,也赞美了人类最看中亲情下的我本善良。这种亲情的真善美,平时在巨大现实语境的压力下会被掩盖,东方人独有的内敛性格又将这一情感隐匿于心底,但当任小天遭遇风险,当莫扎特要暗杀其父亲,就真实的迸发了出来。或许,这种美好的亲情将是人类仅存的最值得赞美的情感了,也将是人类未来世界唯一留存下来仍然被珍重的最高尚的品格、最珍贵的财富。
陈思诚在轻喜剧青少年合家欢影片营造的轻松感,与其想要表达的深刻思想内涵之间,也许未能找到最恰当的平衡点,使我们看到的无厘头、黑色幽默、反讽等喜剧桥段,与突发的哲学思辨台词,一些慢节奏过场戏之间,出现了一些违和感。在这点上,该片与周星驰的《长江7号》还是有一点差距。此外,过多的旁枝铺陈,例如任小天学校众多学生社团的镜头语言,以及诈骗团伙的戏份,与主线叙事推进产生了一些疏离感。姚晨这条线对我个人来说有点纠结,我既喜欢它,又不喜欢它,不喜欢是因为这个枝节有点扰乱影片。喜欢它是陈思诚把社会阶层固化的深刻性写出来了。一个荒谬的诈骗团伙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相信?我们看到所有的会员不是身体有病就是穷人,他们要摆脱现实社会巨大生存压力的遁形,他们要到外星去生活,认为没有欲望的外星球才是他们得以幸福的精神家园,这一站在人类视角的电影表现,的确很深刻。
最后,在科幻元素本体上,还是欠缺足够的宇宙观、内在逻辑、镜头语言的支撑力度。换句话说,科幻风特效营造的既视感,科幻的意境深远与深邃感还不够充分。
(作者系《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