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的《断·桥》让我想起娄烨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最近有学者将《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称为温暖现实主义,既然如此,那么《断·桥》也应该是温暖现实主义了吧?
当然这不是我的判断,是别人的。我的判断是,《断·桥》是一部特别值得推荐的电影,很值得大家去电影院看,但这不是我的菜,我个人不太喜欢。但我为什么还要推荐去看呢?因为本片包含的东西很丰富。有时候看电影不仅是看电影,而是看电影与时代的关系。
《断·桥》和《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题材很像,都是批判现实主义的,这一点估计大家都看到了,都会觉得影片勇敢、生猛。当然这是值得嘉许的,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摄影师曾剑也是娄烨喜欢用的。李玉喜欢娄烨的电影,之前听她讲过,她也喜欢与娄烨合作的摄影师王昱,都是很主观很有表现色彩的。镜头运动的方式似曾相识,迷离的,狂乱的,阴冷的。凄雨冷风中多少繁华如梦,歌里也是这么唱的。
之前笔者评价娄烨的电影,就是非理性迷狂,狂热。这一点两者也很像。非理性迷狂不是贬义词,用在美学上,就是注重感性力量的发挥,也许比较情绪化。镜头中的马思纯看到真相一点点浮现,她的世界崩塌了,崩塌后,她冲动、颓废。她的身体语言太强烈了。这一点,电影给得很充分,很直接。
从理性上来说,这一点其实也是不错的。价值崩塌,失去生存信念的人,内心是多么的苦难,这一点我也是理解的。但是不知道为何,不太喜欢这部电影的传达方式,包括演员运用的方式。
看的时候很为角色担心,它被情绪控制了,好像很享受情绪的失控,一副随时受死的样子,这样可以形成紧张感,但这样编剧和表演,不是我喜欢的。这当然是个人好恶的问题。也许是感情跟不上人物行动的节奏了?
她狂喊大叫,有人说马思纯就像马景涛,琼瑶电视剧里面的感觉。这一个说法很有趣。她的行为在其他方面,逻辑上也觉得有点不顺畅。包括她的情感逻辑,忽然在扭打中,马思纯吻了王俊凯,莫名其妙啊。他们之间有恋爱的感觉吗?看剧本的配置,感觉他们的确应该有感情戏。但为何情感爆发的那一刻,我接受不了呢?
我觉得这和其他地方的情节设计有关系。就扭打的部分而言,就是将装有犯罪资料的U盘如何处理的问题,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两人发生了冲突。开始的时候,马思纯让王俊凯去报警,王俊凯不去。后来,王俊凯主动要去报警,马思纯不让去。
王俊凯当初不去,因为他是在逃犯,曾杀掉了强奸他姐姐的村霸,所以他去了会暴露自己。现在马思纯不让王俊凯去,也是怕王俊凯暴露了自己。这个时候她和王俊凯交往已深,所以应该是有感情的。所以他阻止王俊凯的动作中,包含了对于王俊凯的深情。
所以这一吻似乎没有脱离剧情铺垫的情感线索。为什么仍然觉得突兀呢?也许就是不喜欢这样的氛围下的这样的设定吧?也许觉得这样做的代价太大,王俊凯的死也与这种不理性有关。
当然端看你如何理解整个故事。王俊凯杀村霸,应该属于激情犯罪,是村霸行为恶劣,犯罪在先,导致了王俊凯的情绪失控,这不属于预谋犯罪,所以量刑并不会特别高。所以片中还设定了一个情节,让一个年轻警察对着王俊凯喊,你的事情,是能说清楚的。
若在这样的认知之下,马思纯的做法就有点不可思议。不过她的行动和情绪,一直是被设定为非理性的状态,包括她单独为干爹庆生的一场戏,饱含着危险和激情。当然就这个问题的判断,还为其他判断所掣肘,比如对于黄雀市的法律的信念的问题。
所以认同与否都在一念之间。电影处理在逃犯王俊凯的问题,其实也是一个很困难的叙事问题,电影让王俊凯的生命结束在另外一场义举中,他与马思纯干爹同归于尽。但这仍然让人觉得不公平。我知道若赋予一个有杀人罪的在逃犯以正面的形象和命运,颇为不合当下院线叙事规范,所以最后还是赋予他死亡的命运。这又让人觉得不公平,以法律论定,王俊凯罪也不至死,何况他颇有义举。
但马思纯和王俊凯作为怨恨主体,形成“复仇者联盟”,他们一起进行正义行动的剧情设计,在当下还是颇为具有侠客风范,所以还是值得推荐的。有人说这是一部具有黑色电影风范的电影吗?王俊凯作为逃犯,他的情绪是绝望而灰色的,将这种情绪放大为人生象征,是黑色电影的一种心理机制。另外,这片还颇有点儿像易烊千玺的《少年的你》的意思。影片中出现了不少诗,很多元素,这些元素总觉得融合的不太好。有点拼凑感。
以上评价,我必须申明,所针对的是影片,不是导演也不是编剧,因为笔者不了解影片的生产关系,所以只能对目前呈现出来的叙事,谈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而且人家肯定也会说,电影各种周折的表达,你却提出各种意见,你的影评就是坦诚表达了吗?实在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