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工业美学是在一系列电影观念的变革和观念决定下,在观念理念的层面、生产制作层面、作品本题风格形态的层面、受众和传播的主体层面等的体系性思考,与系列电影关系最密切,或者说发生了某种“遇合”。像是电影工业美学关于生产制作层面上的重要观念和原则,如生产制作的有序规范,不要天才式的随性创作、运作,尊重工业规律市场规律和要求,认同电影的集体协作性,导演和其他工作人员之间形成互相制约的张力关系,电影生产的长链运作要有规划性科学性,进行规范的工业化运行。生产制作层面的这些重要观念和原则暗合或必然指向系列电影,也就是“特许权电影”的生产。
电影工业美学追求双重实践品格,一方面与电影实践相关,另一方面能够把理论转化为批评,实施一种“理论批评化”。从电影生产的角度而言,电影工业美学是对新力量导演,网生代、游生代导演的总结,是对他们创作美学追求的提升和引领。“理论批评化”尤其需要学院派理论批评工作者思考。只有贯彻“理论批评化”,才能够使理论接地气,面对问题、提出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另外“理论批评化”也能使批评有理论的依据,不是印象式、感官化、“口水化”的批评,而是有自己立场、标准、浓度和厚度的批评。
近年来中国系列电影蓬勃向上,《我和我的祖国》系列三部票房近75亿、《唐人街探案》系列票房超87亿元,这也使得电影产业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关注焦点,成为中国由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重要台阶。在此对系列电影做几点阐释。首先,系列电影是一种“特许权电影”,就是说,有了一个IP之后,拥有者“特许”其他人经营开发。系列电影从属于类型生产,是类型电影的内涵扩充和外延拓展,也可以说是类型电影采用系列化手段进行生产,是类型电影中限定规范更为严格的一种“亚类型”,是电影工业化机制和商品化市场化的产物,具有可复制性、连续性、批量化生产的电影产品。第二,系列电影在文化上的定位,可以归纳为商业文化性,受众上的青少年主体性,美学上的偏虚拟性、超现实想象力消费性等。第三,系列电影生产有强大产业优势,有IP品牌可以利用,有跨媒介之后原来媒介的粉丝受众忠诚度的强大保障,大众文化心理共鸣度的保障,风险可控,可以产业集群,可以风险分担,可以形成跨时空、跨媒介的品牌。
电影工业美学与系列电影在品牌战略观念上有“遇合”。电影工业美学主张工业化类型化生产,追求品牌效应最大化,可持续再生产。系列电影制作流程和营销理念上追求品牌最大化,与电影工业美学类型化、规范化、高效性、可持续发展等核心理念、美学原则完全一致,这是电影产业化运行当中的品牌化战略的问题。实际上,今天我们的电影工作者对品牌化运作重要性是心知肚明的,也有一些成功案例,但整体而言系列电影如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瓶颈问题。
我们把国外一些较成功的系列电影运作来做一参照参照,1977年《星球大战》出品,获7.7 亿美元票房,赢得7项奥斯卡奖。母片的成功赋予《星球大战》极高的品牌价值,该系列八部累计票房收益达到 73 亿美元。另外还有《007》、《指环王》等,特别是“漫威宇宙”,已经有了23部电影,更有不计其数的衍生品,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集群。中国目前做得相对成功得还不多,对国产系列电影生产,我有四个反思和建言:
一是以系列形成文化产业品牌,以系列的效力延续到各行各业,甚至延续到日常生活,从电影走向大文化产业。要做好第一部电影,品牌性要奠定好,有了品牌才能继续开发。很多想做系列电影的人对第一部电影没有信心,就不敢整体性布局,不敢打造续集型、混合型系列电影。系列电影运作必然是互联网化生存、全媒介化生存、大电影产业生存,不能仅仅是银幕电影、网络电影系列。
二是要拓展想象力消费型的电影。我认为系列电影的总体定位是大众文化和青年文化。虽然好莱坞的一些系列电影被称为“爆米花电影”,情节简单、人物简单、性格扁平,视觉奇观消费,更多的是青少年的“菜”,但今天青少年是电影受众的主力军,我们要尊重网络时代青少年主体受众,尊重他们的想象力消费需求。另外,玄幻、魔幻、影游融合类的电影是最适合于做系列电影的,更容易打造“电影宇宙”,包括玄幻、魔幻、科幻的混杂,比如《复仇者联盟》、《哈利·波特》、《指环王》、《星球大战》、“木乃伊”、“侏罗纪”等,我们在提倡现实主义创作外,也应该拓展想象力消费类的电影。
三是要视野开放,要“拿来主义”,为国内电影打造系列电影服务。但要讲中国故事,营造中国想象,多多开掘中国文化原型。我最近进行系列电影的研究文献检索,发现此类电影的研究论文就很少。看来“学院派”瞧不上,有点蔑视。我认为系列电影实际上是有文化的,也许不是成人文化、老年文化、精英问题,但它是通俗文化、大众文化、青年文化。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大众文化使我们最不受阻挡地看到神话和原型,而精英文化则把原型一层一层隐藏在细节里。美国电影理论家奥尔森用“透明叙事理论”来解释好莱坞大片为什么畅销全球,他说“透明叙事”就是将神话原型用于影视文本的叙事,满足人类普遍具有的心理需求。
电影,尤其是系列电影,就是这样的典型的大众文化。我们要大力开掘和拓展中国文化原型,像孙悟空、哪吒、女娲、伏羲、神农、大禹、共工、夸父等等这些英雄远远没有开掘,虽然我们有一部分关于妖、仙、蛇、神等非主流的文化,但是科幻、玄幻类电影对这些亚文化的开掘远远不够。我们对自身传统文化原型、精神、英雄的开掘远远不够,有很多潜力可以无限挖掘。
从产业角度,又该如何做呢?有两个原则我觉得很重要。一是制片人中心制。做系列电影,制片人比导演、编剧重要,体制上“制片人中心制”就更重要了。制片人不是只管一部电影,而是要管一系列的电影。这不是一个导演、一个编剧可以完成的。《复仇者联盟》编剧是大团队,导演也不断更换,品牌稳定之后演员也不断更换。系列电影有不同的聚焦点,品牌有时候是形象符号,如“007”、“雷神”、美国队长、蜘蛛侠、钢铁侠等等,有时是明星,如“阿汤哥”、马特·达蒙,但几乎不是某个导演。二是导演要做“体制内作者”。中国电影界很长时间观念上是“导演中心制”,代际导演划分就是这种观念的体现。我觉得做艺术电影是可以的,因为要保持导演的作者风格,但是做商业化电影、类型电影、系列电影,导演应该自觉服从于制片人,甘心于做好“体制内作者”。这是电影工业美学特别提倡、特别呼吁的。
在电影强国的路程上,“系列电影”称得上是众望所归。系列电影能否成功运作事关中国电影能否真正跨入强国行列,也关系到文化建设问题,关系到培育青少年的文化素养、想象力、道德价值观念。我们要转换观念,不要以学院派的清高姿态鄙视这类电影,要有更多的研究。我们还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品牌性的系列电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制片人、导演、编剧,大量员工、工种的长时间协同配合,需要大批具有工匠精神、工作伦理精神的人。
对于品牌,我们一定要珍惜,绝不能饮鸩止渴、杀鸡取卵、过度消费。品牌是电影人与受众之间长期的严肃的约定,一定要信守尊重观众和投资人的原则,要对得起观众的期待。只有这样,中国系列电影的生产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双赢”,“通吃”、“合家欢”、皆大欢喜,电影工业才能不断实现“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否有品牌性的系列电影大产业是电影强国的重要标准之一。
(作者为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根据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主题论坛上的发言整理,编者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