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饶晓志执导,张译、王俊凯、殷桃主演的电影《万里归途》国庆期间斩获票房超10亿。
影片讲述了外交官协助撤侨的故事,很多观众看完影片也许不知道,片中所有的国外场景都是在国内拍摄的。为此,记者专访了该片美术指导李淼,他带领美术部门筹备了八九个月时间,在宁夏某地实景基础上,搭建了赛布拉塔城和边境场景,在青岛东方影都搭了2万多平方米的非洲小城,有些外籍演员来到实景之后,跟片场的翻译说:“太像了。”
李淼介绍,《万里归途》实际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在东方影都里制作的城市外景,这个城看不到沙漠,还有其他的内景,很多内景是在摄影棚里完成的,也不牵扯沙漠,有沙漠的部分是在宁夏和内蒙交界的地方拍摄的。
他透露,影片在影都花了4个多月,搭建了一个“城市”,这是设想的北非国家的一个首都,“我们在影都搭建了大概有200多米长、80多米宽,总共2万多平方米的外景。这些外景都是需要做地基,打2-3米深的地基,再一栋一栋完成建筑,基本上和盖房子差不多,这些建筑只有外立面,内部的空间非常少,所以会节约不少时间,但是坚固程度很高。”
《中国电影报》:东方影都的优势,吸引您的地方在哪里?
李淼: 首先,东方影都是一个非常集中的地方,摄影棚很多,配套也比较完善,相对来说,许多影视资源也在这里逐渐聚集。我们有很多同事也在影都附近买房了,都准备做青岛人了。所以拍大戏的时候就像上班。不像以前的戏,一拍都是一年多,有点背井离乡的感觉,非常辛苦。现在有在影都的戏,他们就像上班一样,从隔壁的小区骑着自行车或者步行就到了片场。
《中国电影报》:您在美术的工作中,既有《独行月球》这样天马行空的想象,又有根植于非洲国家场景的《万里归途》,美术在这种跨题材的内容背后,又有怎样的工作去做?
李淼:电影工作者只能看好的剧本,不能挑题材,如果只能做一种题材的话就会特别被动。对于我来讲,也愿意尝试不同类型的电影。拍完《刺杀小说家》以后我有一个强烈的想法就是想拍科幻片,正好有《独行月球》这个项目,我们当时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独行月球这个项目上。但真正的有挑战是《万里归途》,这个项目让我有几次想打退堂鼓,我不知道能不能做好,因为在国内实现一个国外的场景,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把所有细节做足,它不像月球,因为谁都没去过月球,也不像小说家的异世界,有一些可以发挥的东西。
《万里归途》不一样,这部电影有很多外籍演员,他们能给你挑出很多毛病,但是比较欣慰的是,我们在做完这个场景后,大量的外籍演员来了以后,就有一个外籍演员跟我们的翻译说,他觉得这个场景太像他们的国家了,所以我觉得好像这件事我们做得还可以,能让真正外国的朋友认可,我觉得还是很欣慰的。
《中国电影报》:之前您有提到,我们的工程量非常大,差不多有1000人的置景团队,能为我们介绍一下1000人的团队是怎么进行工作?
李淼:1000人不是同时施工,也是分步骤进行施工。置景量最大的时候有几十辆工程车,把现场停满了,有点像抢工的工地,满满的都是工程车。首先我们要用打桩机打上地基,然后用很粗的钢材做龙骨,就像我们看到钢结构的建筑,几乎是一样的,再以后我们就要做外立面,这里我们会用到一些板材。最绝的一点是我们有大量的制作效果的优秀的人才,他们能在很短的时间把场景做旧,斑驳、脱落,这是非常需要考验技术的。
团队里的效果师他们做出来的效果真的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还有很多外国的演员说你们这个建筑居然放在这里好几十年了,因为他不知道我们是做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