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诞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推动,当科技作用于电影的同时,电影也对科学技术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不同于科技作用于电影,直接促进了电影和电影美学的进步和发展;电影对于科技的影响表现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电影帮助人们了解科技的现状与发展,启发对科技探索与思考,培养对科技兴趣与爱好。本文主要从公众、科学家、青少年、科研机构、科学家精神五个角度分析电影对科技传播与发展的推动作用。
当下,电影在全世界拥有数十亿观众,早已成为大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电影作品当中经常会呈现科学内容或者科学元素,甚至出现了专门的电影类型——科幻电影。这些电影作品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深深地吸引着广大观众,现如今全球电影票房排行前十位的影片中有七部属于科幻题材。在获得观众喜爱的同时,这些电影作品也帮助人们了解科技的现状与发展,启发对科技探索与思考,培养对科技兴趣与爱好,潜移默化当中推动了科技的传播与发展。前谷歌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就曾表示,影视作品是公众了解人工智能科技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且相比其他途径更为科学和严谨。
电影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与推动。然而,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同样以它独特的形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推动着科技的传播与发展。
电影帮助公众认识科学技术
电影帮助公众认识科技的形态。人工智能一直是电影热衷的题材,随着电影作品中人工智能形象的进化,公众对人工智能形态的理解也在改变。在电影《星球大战》中,宇航技工机器人R2-D2为阿纳金·天行者、卢克·天行者服务;在《机器人总动员》中,机器人瓦力与机器人伊娃不期而遇,坠入爱河……这些影片给予无数人青春的回忆。但在当时观众眼中,人工智能就是机器人。实际上机器人并不等同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包括了机器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以及专家系统等领域。现如今,在《钢铁侠》系列电影中,人工智能贾维斯就是一个无实体的操作系统,作为Tony的助手,负责连接任意电脑终端,操控房屋内部设施和钢铁侠战服系统;《绝密飞行》当中,人工智能“铁蛋”则是一个生存在战斗机当中的操作系统。随着技术的发展,影片中的人工智能形象也在变化,公众对人工智能也有了新的理解。
电影帮助公众感受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流浪地球》展现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或者科技精神,帮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在《失控玩家》以虚拟的世界构建互动的现实世界,而元宇宙恰恰是以科技手段构建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映射和互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大众慢慢发现电影中出现的高科技已经不仅仅是想象,很多技术现实中已经被实现,即便尚未实现的技术也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现实。
公众在享受电影带来的视觉冲击和艺术体验的同时,电影也在慢慢提高公众对于科技的种种认识。技术进步是人类进步的关键,无论在过去还是在未来。技术的发展必然会促进创新的浪潮。电影作为一种传播手段,也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帮助公众理解科学技术,适应新的技术变革。
电影激发科学家的想象力
电影具有预估未来、描摹未知,带给科学家灵感、激发其想象力,引领探索未知世界的功能。很多电影当中描绘的新技术或新功能变成了现实,有些甚至更为超前。1902年上映《月球旅行记》讲述人类登月并成功返回的故事,而在1969年阿波罗号便实现了人类登月的梦想;1968年上映的《2001年:太空漫游》当中出现了平板电脑,而苹果公司在2010年发布了平板电脑系列——iPad;十九世纪法国作家凡尔纳曾在其作品中描写过电视、直升机、潜水艇等,而后世的潜水艇发明人之一西蒙·莱克、无线电发明人之一马科尼等人都曾表示,自己从凡尔纳的作品中得到了启发。可见,建立在科学技术和经验基础上的想象力,在某种程度上恰恰是一种引领,激发了科学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电影是一门可能性的艺术,它将未来种种可能以影像的方式展现出来,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通过电影的描绘,科学家知道了目标在哪里,实现这些目标或许将耗费科学家们毕生的精力,但每一次科技领域取得新的突破,都让我们离电影里描述的未来世界更近一步,也让我们对那些伟大科学家心怀崇敬。
电影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青少年群体正处于人生思维最活跃的阶段,为青少年播下热爱科学的种子,将会为国家未来科技的发展培养接班人。而电影可以成为青少年认识科学的有效途径,其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情节和视觉奇幻的展示效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青少年对于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想象,电影基于科学原理与科学推论所勾勒出的世界,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既可能实现又充满无限遐想的空间,极大地刺激了他们的求知欲与想象力。如《机器人总动员》中展示了新老机器人形态、宇宙飞船模型、人类未来生活方式,能够很好的引导青少年思考未来世界。如《星际穿越》中黑洞极具震撼力的呈现,可以让青少年真切地感受到科学之美、科学探索之神奇,从而激发其兴趣去探问黑洞的产生的原因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科学问题。
创新的热情首先源自于浓厚的兴趣,如果有更多含有科学内容科学元素的电影,或者有更多的科学形象出现在银幕上,将对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学习实践能力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相信在大量优秀科技影视作品出现之后,在浓郁创新文化氛围中成长的青少年之中,将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
电影帮助青少年理解抽象知识
从历史上看,很早就开始尝试以电影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像著名天体物理学家霍金、天文学家萨根等都曾探讨或尝试过这一点。以电影为教学素材,在教学中帮助学生链接抽象知识与具象实践,提高青少年对世界认知的能力,对自然感知的能力,与他人对话交往的能力,探求各种未知神秘现象的能力,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电影可以帮助青少年有效获取知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情感、增进他们对科学的理解与认识。以《星际穿越》为例,其中以小女孩儿翻书柜来阐释多维空间的片段,因为与前后剧情相连,使得“多维空间”这个高深的概念变得亲切而明了。
电影降低了科学传播的门槛,帮助青少年能够有机连接抽象知识和具象场景,把专业的科学语言转化为大众更为熟悉的电影语言,与受众形成互动,青少年乐于通过了解科学知识理解剧情,又通过剧情发展进一步了解科学,并在此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影树立科研机构形象
科研机构通常给外界一种“神秘”的感觉,通过一些电影项目的参与,也让科研机构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其中最知名的两家机构,一个是美国国家科学院下属的“科学与娱乐交融项目办公室”,另一家则是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即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两家机构参与了诸多电影的制作,并为为电影的拍摄出谋划策,提供科学支撑,大大提高了电影的可信度。电影叫好又叫座的同时,两家科研机构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与认可。
美国国家科学院在2008年成立了一个特殊的部门——“科学与娱乐交融项目办公室”,其职责就是给好莱坞提供科学顾问。对于电影当中所涉及的一切科学问题,办公室都能找到专家对具体的科学问题和故事细节进行把关与完善。《星际穿越》有物理界资深科学家基普·索恩的深度参与,让影片经受住了最严苛的科学审视,也让所有人意识到科学家作为顾问为影片出谋划策会产生多么惊人的效果;如今,该项目办公室为数千部电影和电视剧提供科学咨询服务,其中包括《复仇者联盟》、《降临》、《雷神》、《速度与激情》、《生活大爆炸》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电影传播科学家精神
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2019年国家就印发文件要求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号召广大青年要向科技工作者学习,学习他们的家国情怀与爱国热忱,学习他们不计名利,潜心钻研的敬业精神。科学家精神写在政策文件上不容易让人们接触和理解,但影片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内容,丰富多彩的展现形式,令人深思的思想内核,加深人们对科学家精神的认识与思考。
国产电影《诗与真》演绎了中科院院士严东生心系国家、推动改革、推进对外合作的动人故事,展现了严先生崇高的品格和伟大的形象。电视剧《山海情》塑造了奋斗在科技扶贫一线的科学家形象,有学者表示,应重视影视作品中科学家形象的塑造,尤其是对于传播较广、播放量较大的影视作品,其科学家形象具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电视剧《功勋》展现了以于敏为代表的科学家敢为人先、不畏挑战的创新精神;展现了大国重器离不开无数的科研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共同努力的协同精神。
综上所述,电影对科技发展同样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电影能够降低了科学传播的门槛,使专业难懂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公众容易理解与接受的方式,增进了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勇气,让青少年乐于学习科学知识并思考科学问题,树立科研机构形象并传播科学家精神。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