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诞生以来,其艺术生命、文化影响不断壮大,虽然也经受了来自电视的挑战,其社会存在基础则仍屹立不倒。这一方面和电影的艺术本体有关,另一方面也和电影的文化属性有关,需要从人类艺术史的层面加以理解和认识。进入21世纪后,电影行业形态发生深刻变革,电影、电视、互联网、流媒体等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原本隐身背后的资本运作前所未有地走向台前,使人大有“艺术沦为平台、利益角逐唱戏”之感。笔者近年常常用“良性文化生态”一词来陈说对此情景的观点,即出于此种观察。流媒体生产与电影的新型产业生态,也可纳入良性文化生态构建的前提。
元宇宙概念股上市,马斯克收购推特,流媒体已经俨然成为时代洪流,以至于笔者也开始狂刷手机,试图看清楚它的流向、体量和对人类产生的影响。问题的难度来自很多方面。首先,行业演进的速度太快,发生的事件和现象太多,我们对它的表述和推测都不得不更加谨慎,这对于习惯了电影变迁节奏的研究者尤其感受明显。其次,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数据,也没有完备的算法,因此难以从现有的大数据中甄别出哪些是历史规律性的。在未来,人类思维的进步、AI的进化,会是研究这一课题的必经之路。有一点应该是人们的共识:技术的进步应当是以人类自身的福祉、人类文明的进步为目标和前提。具体到流媒体和电影的关系,这个命题就变成“流媒体与电影是否可能以共生的形态存在”,以及“流媒体与电影的共生是否是人们所需要的”。
为了想清楚这些问题,笔者重新拿起了生物学教科书,再次学习“共生”这个概念。尽管我们用比喻把这个词语引入了社会科学,但其中蕴含的科学思维和哲学智慧应该是一以贯之的。
自然界里的共生,有“互利”、“竞争”、“偏利”、“偏害”等形态。从宇宙文明维度看,这些都基于动植物的原始本能。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在实践中意识到了共生的存在,并且发明了桑基鱼塘、水稻鱼等生产模式,建构了自觉人为的生态环境。各个环节之间相互提供更优化的生存条件,并且在数量、规模和相互制衡方面达到和谐的度。人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顶层设计作用,人也获得了更好、更多的资源。当人为设计的生态能够符合客观规律,就成功了。古人称之为“天人合一”,马克思说这叫“自然的人化”,中国思想者李泽厚补充说还有“人的自然化”。
当我们用这样的认知和思维来观照流媒体和电影的关系,来建构一种文化、人文的生态,有几桩基础的事情是需要想清楚的。
首先,电影产业可以为流媒体生产提供什么?
最直观的是素材。一百二十多年的电影行业,是一座丰富巨大的矿藏。相对于流媒体受众的接受能力,它近乎无穷大。同时,流媒体的生产者还正在把原始的素材进行全新的、脑洞大开的加工,从而进入文化再生产的环节,进行元宇宙的搭建。在这个逐渐加速的进程中,电影创作、生产、思维的方法和方法论,都无形中成为流媒体生产的教科书。新型行业的兴起必然吸引人才的流动。而对于流媒体行业的内容生产者来说,假如他们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是来自于体系严整的影像教育,那么他们无疑会具备更好的长跑能力。受众是电影行业对流媒体生产的又一馈赠,节奏加快的生活让传统的观影方式需要一种高速高效的遴选机制,很多人为此会借助流媒体来完成对观影行为的动机储能。
那么,流媒体生产活动能为电影产业带来什么?
与一般的认知相反,流媒体生产并没有削弱电影的存在。更确切地说,对于电影的杰作、名作,也包括成为现象的热门作品,流媒体非但没有削弱它们,而且是在帮助它们获得更大的影响力。认识到这一点,反倒会有助于电影产业把工作的重心和焦点重新放到提升电影质量方面。
流媒体生产出的影像,是承担另一种文化功能的产品,进而以母本、副本等形态留存在云端,而不是简单从电影中撕扯、拆解下来的静态肢体。这种全新的文化生产,已经给了一部分电影创作者灵感,启发他们以元宇宙为核心构思叙事。未来新型的电影人才也完全可能是从海量的流媒体生产者中脱颖而出。
上面的表述无疑基于一种理想的模型,而理想得以实现要具备充分和必要的条件。既然人类是文化生态的建构主体,我们就不得不思考如何推动、提升、优化、保护理想的生态。
顶层设计的要点,在于发现流媒体生产和电影产业之间的良性共生关系,然后找到二者间最理想的距离、比重,在每个环节都寻找、安置最适宜的文化生产主体,然后,顺其自然,进入整个文化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顶层设计的心态可能更重要。“有所作为”的积极自信,“有所不为”的自知之明,都格外需要智慧。如我们所知道的,在全球化的时代,外来物种贸然引入往往破坏原自然生态,引发生态灾难。而对于人类自身建构的文化生态,哪些情况是潜在的、反文化甚至反文明的破坏性力量,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艰难课题。量化研究的思维和方法必须首先得到尊重和应用。
笔者最后想说的是,就这一问题的本质而言,它是从属于文明大命题的。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判读,应基于人类文明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如其不然,近则有人性异化之虞,远则有文明变异之忧。反之,如能深谋远虑,则可以退而结网于当下,与时偕行于未来。
(本文为2022年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文化自信与和谐共生:电影生态构建”学术论坛发言稿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