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近日参与了一个论坛,由话题的规定,所以顺便提及了2000年之后数字技术催生的那一代DV青年导演。今天再提这一代年轻导演,时间已经很久远了,这个称谓今天似乎大家也都不再用了。其实中国电影包括院线系统下的某些作品,都很受当时那些显得粗糙的影片的影响,因为一些创作者就是从那个系统里出来的。
进行话题讨论的时候,笔者提到了美国的呢喃核(Mumblecore)电影运动。这个运动和中国的2000年代前后开启的DV潮流对比其实颇为有趣,呢喃核目前有一些研究文章,但没有发现有人进行这样的类比。
呢喃核这个概念的所指,也许首先指片中人物话多,呢喃不止。说他们是“话痨”也许不太准确,片中人物说话,相对而言,并不如伍迪·艾伦影片中的熟男熟女那么自信,他们的喋喋不休,都不具有侵犯性,人物仿佛在自说自话,很少得到实质性的回应,大家似乎都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交流。
这个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一部叫做《哈哈笑》(Funny Ha Ha ,2002)的影片。里面的女主角在微醺的时刻,去一个纹身店,但是却讪讪地自嘲着,似乎并未准备好,不知道该纹上什么图案。她被公司开除了,因为她去主管那里,希望加薪,于是就被辞退了。她说话的过程中,充满了模棱两可,语气词特别多,hum,well,oh, eh,I just …… I don’t know,语焉不详,逻辑不清。自己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整部影片好似一部废话集。
因为内容以对话为主,所以没有了不起的视觉效果,这是主动的态度,也是被动形成的风格。这种影片的成本很低。且在此粗略介绍一下这个呢喃核的定义,按照美国的一些研究资料,呢喃核电影运动的特点大概如下的:
低成本的,多是数字技术制作的,对话密集,人物的动作却很少,低情节的,表演是自然主义的,实景拍摄,反对摄影棚和录音棚,很少配乐,多关注大学毕业一年左右的年轻人的生活和他们的社交、人际关系,而这个过程中他们多展现出漫无目的、表达困难,不能清晰地自我分析等特点。
哪些影片属于呢喃核呢?几年前笔者注意到这个呢喃核创作潮流,一直在搜寻影片来看。我记得看过的有《弗朗西斯·哈》(Frances Ha 2012)、《住在家里的杰夫》(Jeff, Who Lives at Home ,2012),《赛勒斯》(Cyrus,2010)、《旧日欢愉》(Old Joy ,2006)、《哈哈笑》(Funny Ha Ha ,2002) 、《温蒂和露西》(Wendy and Lucy ,2008),《爱的阶梯》(Hannah Takes the Stairs,2007)……
也许还有其他的影片,曾经观看过,但是不知道他们属于呢喃核,就比如《旧日欢愉》之前就看过,但并不知道它属于这个系列。另外,最近看到一些美国本土研究的资料和文章,发现他们对于呢喃核的发生和结束的时间界定并不一致。它的开始,以2002年《哈哈笑》的出现为起点,这个似乎相对确定,但对于结束的时间点,大家说法不同,很多影评人认为,这个运动到了2010年左右就结束了,结束的原因就是之前的小制作模式被打破,开始引入更多投资,以及更有名的演员阵容,但是我在一些专业网站上看到,他们在推荐最优秀的十部呢喃核电影中,有的是2015年后的,比如《乔希》(Joshy?,2016),《恰当的举止》(Appropriate Behavior,2015)。
从以上特点来看,美国呢喃核发生的年代,与中国DV运动差不多同期,这也是媒介技术发挥决定性作用,毕竟这种技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明和普及,共同的被用于剧情片在2000年后也不算巧合,而有某种必然性。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被公认为第一部呢喃核的《哈哈笑》,并不是使用了数字技术,而是使用了16MM胶片,不过16MM也同样蕴含着类似的文化倾向。
低成本,便利的技术——在美国,同时被强调的除了数码拍摄,还有对于苹果公司的MAC个人电脑和final cut剪辑软件的强调。在新千年之初,我们这里流行的则是Adobe公司的Premiere和PC机配套设施。个人感觉是2007年后,个人电影的导演才逐渐流行苹果电脑和final cut组合,但是无论哪种技术,说出来都很亲切,是当时大家共同面对的差不离儿的技术环境。
或者是有意识的粗糙美学,主动和被动之间共同造就的一种电影新文化意识,生活化的灯光,现实场景,年轻人的世界……诸多可以类比的地方。但是还是有很多不一样之处。中国当时的数码剧情片的气息,似乎总是与此颇为不同。
你发现呢喃核影片的呢喃,仿佛空对空,迷惘的眼神,不停碎碎念,不停的倾诉和表达,但却又表达困难,这一点也许不难理解,不停说话却仿佛失语,但里面的情绪很少社会愤怒,影片的整体也没有杀伐之气,而且还多是中产阶级年轻白人的生活。也许你会说他们loser或者说草根气息严重,但我觉得那不算是loser,只是年轻的暂时的困顿,不过是一种生命生活转型期间的无所适从,而年龄本身则是傲人的财富。
我想到新千年早期的中国数码独立剧情片——纪录片不在这里加以讨论——其实数量并不多,它们很多和呢喃核一样,也是生活流,是状态化的电影。它们表达孤独,表达欲望的难以实现,但是其电影语气之间,更多生冷,以及一些控诉性,我记得《客村街》里面的特殊的漠然的气息,里面似乎包含了更强烈的情感和社会批判。还有不少影片是表达底层社会的,这样的题材倾向,也似乎意味着他们的内涵颇为不同。
这次还在资料里面,看到很多对于呢喃核发挥过影响的作品。我发现与呢喃核的前世有关的作品,都曾深得我心,比如贾木许的一些影片,再比如林克莱特的《都市浪人》,当年看过,这次重新浏览,发现这部影片的形式和思路,与毕赣《路边野餐》太相似了。在一个小镇上,各色人等入镜,人物在一个空间内对话,另外不相干的人物入画,然后镜头就跟着他走了,用这种方式带入了小镇上的很多小人物,呈现了他们的一体同在感,以及神秘的联结。这不是就是《路边野餐》营造空间关系的方式么?只是《路边野餐》更为极致,《都市浪人》里面的长镜头是切断的,没有一镜到底而已,但是整体气息则仍然是一气呵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