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革开放至今,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审美取向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非常深刻的改变,逐渐丰富的物质条件也为我们多样化的精神需求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电影是一种集合了文学、绘画、音乐、政治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能够传播文化、思想和特定价值观的艺术形态,长期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是能够满足人们审美追求的文化传播形式。而在我国,红色电影是一种为我国所独有的电影形式,其中特别的创作主题和题材有助于弘扬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热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政治意义。作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大学生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最需要接受红色电影熏陶的群体之一。因此将经典红色电影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群体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助于各大高校为未来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培养优秀的人才力量。
一、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久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历史发展的经验也在不断告诉我们,我国想要发展和壮大,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正确的意识形态指向。红色电影大部分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为创作题材,意在表现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歌颂共产党坚持为人们服务的优良作风,因此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和明确的政治性,不断引领当代大学生坚持着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
不同历史时期的红色电影中体现着不同种类的红色文化。革命战争时期我国主要的社会矛盾是阶级矛盾,这一时期的红色电影就侧重于表现我们面对阶级斗争时的不畏艰险和勇往直前,展现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的意义和重要性,如《大渡河》、《红色娘子军》等。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红色电影则旨在凸显只有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历史必然的前进趋势,如《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等。除了共产党之外,也会有国民党、日本军队、地主、土匪等许多形象,为我们讲述过去国共合作、抗日战争、打击土匪等剧情,并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从侧面表现了共产党为了人民群众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呈现出共产党是怎样从“一无所有”转变为引领全体人民获得革命胜利的伟大执政党,深化了共产党地位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国家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种意识形态和文化形态日益融合,当代大学生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理想信念不坚定、社会主义信仰动摇、思想价值观滑坡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引领和培育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将经典的红色电影贯穿至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其意识形态上的导向精神和引领作用,带领大学生群体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不断地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二、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之情
改革开放之际的红色电影大都强调爱国主义的导向作用,此时的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团结一致,一心一意为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懈奋斗,例如歌颂“两弹一星”精神的红色电影《钱学森》就是当时的典型代表。其中讲述了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系列高端技术人才为了新中国建设舍弃个人利益,立志改变我国落后的航天事业的感人事迹。对于各大高校而言,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中融入这样的经典红色电影不但有助于丰富思政教育的具体形式,同时还有助于大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过去那段真实的历史,让他们在耳闻目睹中感受爱国情怀、接受爱国熏陶,从而更好地认识祖国、热爱祖国、建设祖国,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修养。
当代大学生都出生、成长于改革开放以后,物质条件充裕,生活丰富多彩,对于革命前辈的奋斗历程也知之甚少,对于其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清晰。邓小平曾经强调:“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的自尊心。”阐明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高度地位。因此,各大高校充分利用现有的红色资源,通过经典的红色电影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就有助于为当代大学生培育爱国主义情怀。如河北某高校就通过带领学生前往红色电影《狼牙山五壮士》的拍摄地点展开教育,让大学生们设身处地地感受革命烈士们舍身跳崖、对抗日军的豪情壮举,并在节假日期间,对当地前往狼牙山景区的高校师生实行一定的特殊优惠政策,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目前,经过当地有关部门和高校群体的不懈努力,每年前往狼牙山景区感悟红色电影、接受爱国教育的学生已经高达一万余人次。这样的教育形式能够帮助大学生们更加真切、更加深刻地感悟爱国主义情怀,并不断落实在学习和生活中,切实地提升自我的思想道德修养。
三、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的发展推动了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奢侈浪费的不良现象,有些学生互相比较穿着、造型、娱乐或消费,这种贪图享受的现象不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要求,更违背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不能丢弃的。我国有很多号召艰苦朴素精神的红色电影作品,如记录“打土豪、分田地”斗争的《暴风骤雨》、回忆红军保卫湘西革命根据地,稳固红色政权的《洪湖自卫队》、讲述上甘岭战役的《上甘岭》等等,一个个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革命传统,也弘扬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将这类电影融入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发挥红色电影的教育功能,避免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袭,进一步强化其危机意识和奋斗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优秀作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当代大学生也逐渐开始树立利益观念,强化了竞争意识,更加重视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这固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但也有部分大学生过度地追求利益的实现,导致了功利心理过强、社会责任感弱化、集体主义意识淡漠等一系列问题。纵观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一直不乏如周恩来、雷锋、焦裕禄等为人民服务的光荣榜样,他们始终坚持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不畏艰难、鞠躬尽瘁,为千万子孙后代做出了正确的价值观指引,他们的经典事迹也被许多红色电影如《建国大业》、《雷锋在1959》、《我的父亲焦裕禄》等发扬光大。因此,大学生在完成基本的专业课程之余,还应该在思政教育课堂中通过集体观影等方式接受相应的思想教育,各大高校也要借助红色电影资源来为大学生们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各大高校需要进一步认识并明确红色电影的教育意义,持续推进经典红色电影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帮助大学生们在观影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并始终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来要求自己,从而更好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为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而服务。
(作者系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