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以“党章守护人”张人亚为叙事核心的电影《力量密码》在全国公映。该片由宁波影视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电影集团、宁波文旅集团、博地影视出品,上海电影集团、江西电影集团、杭州雅若文化联合出品,宁波影视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和新疆大森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摄制。
6月27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主办,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广播电视集团、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电影《力量密码》观摩研讨会,在中国电影家协会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在观摩影片后,从文化内涵、艺术特色、表达创新等方面给予了该片充分肯定。
【立意深度】
张人亚这个银幕形象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张宏(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观影之后我很受感动,很受教育。首先是对“三个务必”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影片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深刻教育——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但是不能牺牲国家、党和人民的利益。共产党人就要把困难留给自己,把生命和机会留给别人。同时,我真正感受到一个共产党人的忠诚、干净和担当。张人亚是银匠出身,炼金时手脚干净,更重要的是他灵魂干净。他的担当表现在他对党的事业、对家人、对革命同志的担当,在关键时候他敢于牺牲。
影片在角度、感情和叙事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片中我们看到了如何通过大量财政资金运转去支持党的事业,以金库角度书写党史故事、革命故事,这个角度特别有新意。该片的叙事也有力量,一是紧凑,二是精心,三是意外,四是流畅,主要呈现了父子母子情、兄弟情以及革命同志之间的情感,“情”用得特别深、特别巧、特别感人。
仲呈祥(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这次浙沪赣皖四地联手创作,努力实现了地方特色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转化。我对这种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表示由衷地敬佩。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在新的起点上建设文化强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力量密码》把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结合起来,强强联合配置地方文化资源,如果全国各地都这样的话,电影的百花齐放就来了。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张人亚在两条战线上拼搏:一条是物质战线,负责管理过党的地下金库和交通运输的他是干净的,不沾染利欲的,是有理想、有信仰的革命战士。另一条是精神战线,这也是影片的另一个重要亮点。他在白色恐怖时期把党的珍贵文献资料留在了家里,父子两代人接力守护20多年,非常了不起。影片表现的张人亚的精神气质是当下稀缺的,是一种独到的思想发现和审美发现。张人亚这个银幕形象给我们的启示,就在于告诉我们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今,全民族面临着一个问题:怎样把追求高远的精神境界、坚守理想的信仰深入民心,提高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今天的我们太需要这样的电影了。我们需要多塑造这样的人物,让青年人真正接过精神的传递棒。
明振江(中国电影家协会顾问,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这是一部给人以力量的电影,一部打开新的密码的电影,一部揭秘鲜为人知的历史的电影,也是一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最新号召、担当新时代文化使命的电影,在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创作方面有新意、有突破。
该片讲述了信仰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正义的力量。信仰的力量表现为张人亚对党忠诚,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人格的力量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炼金的人有金子般的心,父子两代接力保护党的珍贵文献,使这部影片具备了文献价值和史诗价值。片中父子感情描写得非常到位。张家父子告别的时候,张人亚在船上背过身去痛哭,非常感人,这就是情感力量的表达。正义的力量则体现在张人亚最后代表正义向背叛革命的兄弟开枪。
总的来说,影片选题独特、主题鲜明、内容厚重、情节感人、人物形象生动,是一部满意度、成功度非常高的影片。正所谓:文戏武戏情感戏,戏中有戏;枪战谍战心理战,战无不胜;亲情友情爱情,大爱豪情;信仰信念信心,不忘初心。还要特别强调的是,影片在类型化的追求上有创新,有丰厚的故事情节,塑造了一个有情有义、有理想、有信仰、侠肝义胆的英雄人物形象,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史诗性。
【历史厚度】
工人党员形象填补党史军史题材的空白
秦振贵(中宣部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副主任):这是一部非常难拍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没有太多的素材和资料,创作难度之大难以想象。从一个观众角度来说,从这部影片的呈现中我感受到三种力量:
一是精神的力量。张人亚和他的父亲身上都体现出了中国人追求道义的一面。二是艺术的力量。它来自于对“度”的把握,包括角色的设置、情感的真挚等。片中包括张人亚的母亲在内的一些人物虽然镜头不多,但形象鲜明,情感到位。还有台词的处理精彩恰当,如片中“信念变了,就是背叛”,还有张人亚将党的珍贵文献带回家后父子间的对话充满力量,让人印象深刻,表达了“我们总要做点什么”的担当。三是市场的力量。个人建议充分发挥指导单位、出品单位、制作方等多方力量,抓住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绝佳契机,以及党的生日、暑假等有利时机宣传推广影片,以帮助影片实现更好的社会效益和市场反馈。
唐科(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副主任):我高度认同这部影片的题材价值,更难得的是影片确实拍得好看。我认为这是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在主流商业电影创作道路上的一次有效突围。它奉献给观众两大看点:一、类型混搭实现了较好的戏剧张力和叙事节奏,达成了较好的观赏体验。它混合了谍战片、爱情片、人物传记片等很多类型,看得出主创确实想了很多办法。早期共产党人的历史资料少,创作难度大。张人亚保护了现存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中国共产党第一部章程唯一存世中文版。影片前半段“藏宝”,后半段“夺宝”,从编剧到导演的整体创作遵循了商业类型片的情节架构,后半段金库争夺这场戏比较抢眼,场景拍摄利用了一个废弃工厂,导演的场面调度也很到位。二、革命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大家都总结了兄弟情、父子情和爱情。我想好好夸一下张人亚带着重要文献回家时,父子对话的这场戏。张人亚以父亲在清末民初敢率先剪辫子给自己幼小心灵的影响为例,希望父亲理解他的选择。这场戏的处理非常感人,不动声色地讲了何谓信仰,令人信服地诠释出为了中国的进步,一代又一代人是怎样努力的,怎样在精神上、在内心深层找到依据的。这场戏让电影想要表达的关于信仰的主题立住了。另外,影片中使用了白鹭飞翔、父亲视角中的大雁回归等镜头细节,把爱情、亲情用风格化的,更矜持、含蓄的方式传达给观众。
总之,在商业电影创作路径上为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开拓了新气象。电影赓续红色血脉,又具备较强观赏性,非常适合重大纪念日在电影频道播出,相信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赵宁宇(著名导演、编剧、演员,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副会长):这部影片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成功塑造了工人党员张人亚的形象。 很多年来我们在影视剧创作中,对工人力量和工人形象的塑造有所忽略。在我党的建立和军事斗争中,工人是一支实打实的先锋队,是第一力量。在秋收起义、南昌起义等很多武装斗争中都有工人的身影。他们懂科学,有一定的文化,有斗争意识、现代意识,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作用在各阶段的具体斗争中有很强烈的体现。张人亚同志的事迹是史实,他能够作为工人党员的一个代表,同时他在技术、生产、金融业发挥的作用也是以往同类题材作品中较少展现的层面。
另一方面,张人亚和父亲的关系也很有看点。父子接力守护了20多年的珍贵文献,这是影片的视觉、情节、情感表现共同围绕的一个“核”,很厚重。同时影片又表现了中国封建宗族和农民向现代工人和革命先锋队靠拢转变的过程,影片的主题又进一步扩大深化了。
范志忠(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我关注这个项目比较早,说几点感受。做好主题性影视剧创作更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个项目的运行周期就比较长,剧本在浙江、北京反复进行过研讨、打磨,最终才能够呈现出这样一个令人期待的作品。文本之外的影片创作主要在去年完成。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主创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影片的拍摄制作,本身也体现了一种情怀。
影片在地域性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对我们了解宁波地域文化提供了非常珍贵的侧面。这个侧面对于理解宁波乃至江南文化以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很好的一个视野。影片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工人起义落笔破题,通过与重大历史事件的勾连,突破了地域题材呈现的格局,着重强调了主人公不被物质所诱惑的精神力量。在家庭的亲情表达方面,更多是通过父子情呈现出人性的力量和光辉。另外,电影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是两种文本的阐述,怎么让文献说话,怎么让文献“活”在当下?影片更多从“力量”视角进行了解码,对文献背后的精神进行了挖掘,使得文献跟电影本身构成一种互文关系,也使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这批文献如何被父子俩保存而流传至今,从而照亮历史、照亮人心、照亮精神的力量。
【艺术高度】
把历史化为艺术的别样表达和鲜活呈现
梁鸿鹰(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文艺报》原总编辑):欣赏到这样一部有分量、有艺术追求的电影,我感到非常高兴。该片艺术化地还原了我们党早期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具有很强的启发作用。尤其是对教育青年铭记历史,推动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具有启示意义。作为我党早期历史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张人亚的史料留存较少,在10年历史跨度中,可资创作者整合发挥的素材不多,艺术创作难度较大。影片的编导者善于挖掘我党波澜壮阔的历史,从大浪淘沙的时代风云际会中构建戏剧冲突,将远去的历史转化为一个个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场景,通过曲折的故事,展开光明与黑暗的较量,凸显共产党人信念的力量。张人亚从金银首饰匠人成长为坚定的共产党员,后又参与领导党的印刷业和出版业,舍生取义守护党的机密等,性格很有光彩。影片表现了结义三兄弟在血雨腥风的考验中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叛徒使革命遭受曲折,主人公张人亚跟叛徒斗智斗勇。他坚定的信念、高尚的理想、高超的智慧和人格的力量,通过一个带有悬疑色彩的故事体现出来。片中主人公家人的生死守护、情意相投的美丽女性的舍生取义以及叛徒的凶残等,都有着立体感十足的表现。影片具有很强的时空代入感,道具、服装等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艺术细节令人感同身受,使得作品能够经得起观众的检验。片中层次丰富的叙事、节奏紧张的情节、符合情理和富于震撼力的故事建构,为红色题材影视创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张思涛(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会长,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主任):这是一部很有意义的电影。它有丰富的情节和生动的故事,体现了弘扬主旋律的艺术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方面较好的结合。张人亚守护党的珍贵文献,反映了他信仰坚定。他觉得党章比生命还重要,将来要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让后人看到马克思主义是怎么传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怎么创立起来的。因此影片展现的张人亚的故事意义很深刻。从艺术表现上来说,作品也体现了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在红色题材影视创作中融合类型化、商业化的艺术手法所实现的艺术创新。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可看性方面实现了统一。所谓新主旋律电影、新主流电影,这部影片就体现了这样一种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片中运用了类型化的手法,加入谍战、悬念、爱情等元素,尽量做到了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具有教育性的思想内容,这是值得肯定的。
李春利(《光明日报》高级编辑):该片自觉遵循艺术规律进行创作,杂糅了谍战、悬念、年代、红色、人物传记、青春偶像、传奇等元素,是非常好的一部具有类型化色彩的作品。
该片历史脉络清晰、视角独特、悬念迭出、文武兼备。戏剧冲突具有很强的张力,让我们看到了历史别样的表达和鲜活的呈现。片中所有的人物包括小人物的表达都非常准确。比如,张家兄弟的父亲母亲并不是党组织里的人,但是他们作为普通百姓、作为长者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宗祠族长、宁波商会会长等人物守的都是道义,而正是无数的“道”和“义”成就了历史的必然。
影片的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它既完成了历史传奇性的呈现,又有当代视角的诠释。它找到了这样一个衔接点:讲人的心理逻辑,比如说为什么革命?片中用很小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这层含义,就是张人亚与父亲在桌子旁的那段对话:没有父辈年轻时的斗争,哪能摒弃裹小脚和甩辫子的时代?张人亚的身上为什么有这样的烈性?其实就是从父辈那儿来的,这是一种家国情怀的传承。影片的真诚还在于结尾之处把父亲也作为一个英雄呈现出来,彩蛋处出现了张人亚父亲的名字和生平,这是一种对平凡而又伟大的小人物的尊重,值得肯定。
【人性温度】
在情感与叙事的交融中凸显人性力量
赵卫防(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观影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张人亚这个人物以及围绕他保护党的文件等这些事件的揭示,是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也充分体现出一种文化自信。影片前半段重点表现的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本身也具有一种揭秘性。张人亚不光是珍贵文献的守护者,他给党筹集资金,还为党的出版事业等作出过重要贡献,这一切对我们来说都是新的认知。
影片凸显了人性的力量、情感的力量。片中表现了多方面的情感,家国情、父母亲情、兄弟情,与夏一岚的爱情。这些感情牵扯出了比较复杂的人性。尤其是最后工厂对决的那场戏特别有分量,里面有多轮枪战。这场戏本来可以快速解决战斗,但因为人性层面的牵绊,让这样一场戏没有显得很干净利落,却又使它特别耐人寻味。最后信仰跟美好的人性、跟正义合而为一,战胜了邪恶。最后的一枪不仅仅是力量的胜利,更是一种人格的胜利、信仰的胜利。
皇甫宜川(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融媒体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电影报》社长、《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兼主编):这部电影让人惊喜。影片把人物置于宏大的风云变幻的历史背景下,在险象环生的具体事件中,塑造了一位有胆有识、有信念有情怀的革命者形象。主人公传奇的经历,以及他为了革命事业、为了保存党的珍贵档案而和同伴、亲人们作出的种种努力与牺牲,令人动容。影片通过讲述生动的故事来呈现党史,可看性强,为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观众通过故事来感受历史和人物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可能。在这个意义上,影片在如何拍好党史题材影片上实现了可贵的探索。
影片在叙事上的特点是以情塑造人物、带动叙事,又通过叙事来展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在情感与叙事的相互交融中呈现人物的精神境界。片中对兄弟情、亲情以及爱情都做了很好的书写。兄弟情作为叙事的贯穿主线,表现了特定历史时空下人物的复杂性并以此推动叙事发展。亲情,特别是父子情,是影片也是真实历史故事中非常重要的一条线,也有很好的表现,但我个人觉得还可以给更多的时空来予以展现,更好地塑造父亲这个人物。片中的爱情线处理得非常好,情感表达的适度和人物之间的欲言又止,很电影化也非常美,这种美跟惨烈的现实形成剧烈的冲突,让我们对美丽生命的失去感到痛惜,对革命者充满敬仰。
影片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了一种精神上的“父子传承”关系。这是过去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少有涉及的。父亲当年的“革命”行为,在儿子张人亚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某种程度上,父亲当年的所作所为是其后来成为革命者的心理和思想基础,从而让张人亚这个人物显得更加真实、可信,富有感染力。隐喻的运用也是该片的一大特色,“金银”是欲望的象征,也是精神品格的体现,最终更在主题意义上阐释了“力量密码”的来源。这种隐喻手法提升了影片的艺术品质。
张弛(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创作指导处处长):整部作品中最触动我的是父子情这条线。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条线仅仅是点到为止,笔墨偏少了,有些可惜。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创作者在努力尝试“类型化”,增加故事的可看性,希望在市场上能有所突破,力争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这个方向是对的。当然这种题材的影片想要兼顾市场确实很难,尤其是在中小投资规模的前提下,就更难。
片中写了三条情感线,兄弟情、爱情与亲情。故事的主线是围绕着兄弟情展开,但电影对三兄弟情感建立的描写几乎是缺失的,以至于最终兄弟间的决裂没能撕裂人心。爱情线是三条情感线里最弱的一条,似有似无。那个年代革命者的爱情可能大多都是含蓄的,但含蓄不等于含糊,含蓄的爱情同样可以打动人心。亲情线则是整部电影中我认为最打动人的部分。主人公张人亚1921年23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1932年34岁牺牲。他生前把党组织的一批重要文献交给他父亲代为保管。老父亲孤守着重大秘密,苦等儿子回来,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也没能等到儿子的消息。1952年,老父亲在临终之际仍未得到儿子的讯息,决定将这批珍贵的资料交给党,用自己的一生帮儿子完成这个重要使命。这段父子间的情感如果能够多给一些笔墨,我个人觉得这部作品会更加打动人心。
总之,作为一部中小成本的影片,创作者很难追求大的场面和豪华的演员阵容,所以作品想要获得成功还是要从人物、人性、情感、故事的角度多做文章。一定要坚信,好的故事才是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根本。
田园(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创作指导处副处长):《力量密码》是一部成功的中小成本影片,制作方找到了一种“类型化”的成功经验。
片中贯穿了几种情义:有深明大义的父子情,这种父子情同时用比较质朴的母子情衬托。“这包东西要一直守着吗?”“比命还要紧。”因这一个承诺,张人亚的父亲就守护了珍贵文献20多年。这种表达是很生动有力和感人的。还有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兄弟情。他们因为信仰不同走向不同道路和人生,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影片还展现了宁波的同乡情和宗族情,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同乡情和宗族情的一种生动体现。同时,影片还呈现了朦胧的革命浪漫主义爱情情愫,影像的表达克制、委婉。最后和最重的情感是建立在以上四种情义之上并实现了超越的崇高的革命信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