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电影与“孤独症”这个关键词相碰撞,很容易令人想到苦难叙述,那些饱含悲伤情绪,以呼唤社会关怀为诉求的作品。《向日葵中队》却做了一次令人颇感意外的尝试,影片的焦点并不在于表现患儿的病态及其家庭的痛苦与无助,而是自始至终以一种探索的姿态尝试融合教育实施的可能。可以说,《向日葵中队》并不是一部常规意义上的“孤独症”电影,而是一部儿童教育电影。
与以往将特殊儿童隔离于特定教育机构实施教育不同,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 是一个主张发展障碍学生与普通学生置于同一环境中共同学习的术语,蕴含教育平等、共同发展的人文思想,从理念到方法都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当然,在现实处境中,实施融合教育的困难超越了想象,孤独症儿童在普通学校中“随班就读”,从校领导到班主任,再到任课老师应如何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普通的学生与“来自星星的孩子”相处会发生怎样的反应?除了学校以外,还需要怎样的社会支持?这一系列的问题,影片《向日葵中队》尝试做出了回答。
影片延续了大众文化中将孤独症儿童比作“星星”、“雨人”的隐喻,用心地维护着特殊群体孩子梦幻且极具天赋的形象——莫离,彷佛是一个误入人间精灵,她的外表可爱,永远衣着整洁,扎着活泼的辫子,有一双格外清澈,“像葡萄一样漂亮”的眼睛。作为一个孤独症孩子,她的刻板行为主要表现在对玩具熊的过度依赖、在课堂上撕纸、在帐篷里睡觉……但即便症状发作,影片也没有大力渲染她的病态的形象。相反,影片着重地展现莫离过人的绘画天赋,她擅长用画作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从出班级黑板报到为学校墙壁绘制涂鸦,再到最终登上图书封面,不仅实现了个人价值,也以一己之力为社会作出了可贵的贡献——让她所代表的孤独症儿童的世界能够被看见,同时传递出向日葵的花语:灿烂生长,永远向阳。
融合式教育向学校、老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需要既懂得普通教育、又能胜任特殊教育的专业队伍。《向日葵中队》塑造了以班主任米兰老师为中心的一系列教师形象。年轻的米兰老师充满了对融合教育的探索热情,她通过梦幻的欢迎仪式、十点之约、公开课、升旗仪式、运动会跳绳等为莫离精心设计的教学计划,缓缓靠近了一颗来自遥远星球的心,并努力使它焕发光芒。米兰老师形象的进一步升华,是她抛却世俗的得失,以包容、自省的态度面对由于莫离导致的第一次公开课失败。在米兰老师的身上,闪烁着教育最动人的底色,如同片尾的字幕——“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林校长作为校领导从莫离入校开始便给予了她充分的关注,通过黑板报评奖、将学校的空白墙交给莫离创作、运动会为“向日葵中队”颁发特别奖等具体行动,表达对融合教育的支持。花爷爷也以自身的方式,像照顾向日葵一样,为莫离遮风挡雨,守护她的成长。
在融合教育中,“同侪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就是借助同龄人的影响,达到改善特殊儿童情况的目的。在莫离身边,围绕着五(3)班以张小西为代表的一群同伴。善良的小西主动要求与莫离成为同桌,细心地发现她对向日葵情有独钟,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给她无微不至的鼓励与照顾。但是,莫离由于共情能力的缺乏,常常表现出冷漠、自私的一面,小西却以加倍的关怀和体谅敲开了莫离心中紧闭的门。
影片并非单向度地表现普通孩子为莫离带来的改变,而是强调了彼此互相的影响,张小西原本是个胆小的孩子,连说话也很小声,但为了守护莫离,她开始变得勇敢,从开始大声说话到敢于去出版社为莫离争取机会,实现了自我的突破。马一飞出场时很是调皮,欺负张小西,油腔滑调,对莫离充满敌意,直到后来逐渐理解她,踢球弄坏莫离心爱的向日葵后,能诚恳的道歉并尽力弥补对莫离的伤害……五(3)班正是由于因为莫离才有的共同经历,才变成更具凝聚力的“向日葵中队”。
融合教育重视发挥家长的作用,《向日葵中队》也有相应的表现。在家庭叙述中,影片摈弃了泪水和苦难,莫离有一个幸福、完整的家,父母感情和睦,物质条件优越,给予她全力的呵护。他们虽置身深渊,却清醒、理智地接受现实,送孩子上学就是希望她每天都能够开心,交到朋友。虽然妈妈也会在莫离情况欠佳时情绪低落乃至失控,但并不沉溺其中,坚持传递给孩子积极的情绪。张小西的家长对孩子们的成长给予了最大程度的帮助,与一般家长排斥自己孩子与孤独症儿童接触不同,她充分尊重小西的决定,鼓励孩子与莫离相处,并且借助自己在出版社工作的条件,对促成采用莫离绘画作为图书封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可以说,《向日葵中队》是一部从儿童视角出发,从学校、家庭到社会不同层面诠释融合教育理念的影片。的确,现实中的融合教育道阻且长,不过,作为一部儿童电影,能够引导孩子们认识并且善待身边的特殊伙伴,其本身价值已经弥足珍贵,而对于一些不幸有孤独症儿童的家庭而言,这部电影又何尝不是给了他们一个与光同行、充满希望的美好期盼呢?
(作者系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