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加剧,振兴发展乡村的任务更加迫切。同时大学生们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应时代呼唤而出的青年返乡下乡兴乡政策在实践之中出现了许多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于是,近些年来,电影的镜头转向了这些青年与他们奉献青春的乡村。但是,随着类似电影创作的兴盛,出现了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本文基于电影《返乡》进行分析。
一、创作背景:现实不容乐观
随着“青年下乡返乡兴乡”政策的提出和呼唤,越来越多的青年决定带着大学里习得的知识与自己满腔的抱负与热情回到农村,带领乡民们走向更美好的生活。直到今年,广东省正式下发《三十万青年上山下乡助力百年千镇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行动》的方案,无疑是对“青年下乡返乡兴乡”政策的支持和带头示范。青年返乡下乡兴乡又将掀起一个高潮。
疫情的冲击与延迟退休还有人工智能的运用令近些年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城乡发展差距也愈加扩大。为了共同富裕、共赴小康,同时进一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巩固共同富裕成果,大学生返乡下乡兴乡政策应运而生。
青年学生对此积极响应,涌现出了如黄文秀、王花蕊、李玉慧等优秀楷模,她们中有的是在毕业后回到乡村并将终生奉献,有些则是短期实践,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服务基层,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乡村的田地里,出现了许多年轻人的身影——他们发光发热,誓为农村带来改变。
二、当代价值:现实之上,希望召唤
《返乡》于2016年上映,虽然离大学生返乡政策的提出已经过去10年左右,但是其中的故事与故事中主人公王有志所面临的问题至今都还令人深思。
《返乡》是由河北波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河北顺直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重庆棠香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是中共重庆市荣昌区委宣传部、红色凯哥(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当代剧情电影。它讲述了大学生王志远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返回自己的家乡——一个贫困的小乡村去做村官。他一心想为村里修路,软磨硬泡才争得为村里修路的机会却不被村民信任,十万元十天的期限硬生生拖到最后一天才成功。为了让村民们过上好生活,他与企业合作,七拼八凑才凑齐资金开始大棚蔬菜却因为天灾欠下巨款但最终成功的故事。
《返乡》是以时间发展顺序来讲述王有志的故事,平铺直叙;同时也以村长、镇长、李小宝等人物来衬托王有志,更显出王有志有决心、有毅力、有理想并有尝试的勇气与决心,同时也是比较情绪化的人物特色。他想要为村里修路,面对村长的不信任和镇长无奈的刁难他知难而进,软磨硬泡;面对村民们的不理解与逃避,他振臂高呼“我们自己都不救自己还有谁会来救我们”。他想要为村里的人们获得更好的生活,夜以继日地赶方案,并且为了方案的实施留在乡村,舍己而为大家。
农村题材的电影一方面要揭露乡村存在的、阻挡农村迈向改变的痼疾——揭露基础设施的欠缺与村民们“等、靠、要”等消极思想与村基层可能存在贪腐的不良作风;但另一方面也要写乡村中推动乡村改变的、积极的力量——写新生代大学生们积极有为、思想活跃,写村民们最终信任了稚气未脱、涉世未深、一腔抱负的大学生们,写大学生们的乡村振兴方案历经波折最终成功实施并且获得成效。
电影确实需要如实描绘乡村振兴中的重重困难,但是它们更需要给人以终会成功的鼓舞,更需要给予人们积极的希望。
三、创作方向:分清主次
但同时,电影《返乡》中,在故事后期,电影将更多的笔墨花在了王有志与丁秀秀和韩艾琳的感情纠葛上,偏离了《返乡》自己所写的电影梗概。电影在王有志和丁秀秀终成眷属戛然而止,并没有将梗概中乡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详细交代,私以为是有些偏离了主题。
但,并不是说青年返乡当村官来振兴乡村的这类根正苗红的电影题材不能触碰感情,而是说情节重点应该分主次——
以大学生在村官这个位置上的所为为主,写他们百折不挠地推进自己的方案,想过失败,想过放弃,想过逃离,却因为种种原因而继续坚持;以他们的感情故事为辅——中华民族的特质决定了我们的观众喜欢大团圆的结局。
但是感情在这种类型的电影里只能做点缀:增加电影情节的曲折程度与可观性,不至于了无趣味;加速电影情节高潮的来到,不断吸引观众继续观看。感情线可以做暗线,草蛇灰线暗示情节曲折;却不能做明线,它不能喧宾夺主——否则,电影就改了类型,不是青年返乡,而是乡村爱情,从一个根正苗红的类型变成了一个传统常见的类型。虽然这对于电影不算失败,但是主题上确实一大败笔。
所以剧本创作者应当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在青年村官为村民办实事的过程中体现主人公们的特点,尤其是独属于他们自己的特点——不是千人一面而是千人千面,足够让观众能够在如潮般同质的角色中清楚的辨认谁是谁——而不是用其他的方面如感情纠葛、与原生家庭纠纷来强调主人公的特点(它们可以出现,但不是主要)。
而且艺术创作并不避讳人物的缺点,只有优缺点共存才能体现一个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才更像活生生的人,而非可望不可及的雕像。
总的来说,这类电影的创作还是需要仔细观察真实存在的返乡大学生们,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观众们决定看电影是为了拓宽自己的见识,了解他们不曾见过的生活。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阳明学院经济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