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驼铃声声,丝路悠悠,关城巍巍。在刚刚落幕的第九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上,多位影视学者齐聚嘉峪关,就短片电影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行研讨。
在移动互联网和AIGC时代,短片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文化强国,构建大视听产业生态的时代命题,创新、文化、艺术、技术与人才培养成为短片高质量发展论坛上频频提及的关键词。
在媒介技术变革和短视频兴起的时代,边界消失和加速迭代成为新视听生态构建过程中的常态。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学部长丁亚平研究员提到,“以创新驱动推动大视听产业链的发展至为重要,而在其中,短片电影及其高质量发展尤其需要强调和重视”。
“提升短片艺术质量需要深植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作品题材、素材的发掘和主题表达的价值提升。”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海洲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短片电影创作取之不竭的文化资源,从多方面滋养短片创作。
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西北大学教授张阿利认为,短片电影更易唤起观众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以高质量的创作精品引领短片电影发展方向、形成浓郁的创作氛围和优质的文化输出方式,才是真正推动短片电影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纪录片要承担起复兴中华文明的文化重任,要向广阔的生活与心灵世界探索”,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徐兆寿强调,在短视频时代,纪录片不应是简单的记录,而应是具有思想性的艺术创作实践。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姚国强从提升短片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角度建议设立“国际大学生短片电影创拍单元”,邀请“一带一路”国家大学生短片艺术创作者参与等建议。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赵丽芳建议,应该将国际短片电影展建设为青年创作人才起航的孵化器,并通过深入探讨短片高质量发展的文化根基、叙事路径、产业逻辑、技术创新、传播机制等,让短片创作更具时代表达与历史价值。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海飞结合短视频时代的表征,指出了当下民族志影像文化书写以“跨界”“公共性与社区整合、治理”等为关键词,阐述了民族志影像传播的渠道和价值。
AIGC的出现,使短片电影的生产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西北民族大学教授张辉刚在认可数字技术为短片创作赋能的同时,也应充分看到技术变革带来的算法争议、道德失衡与情感失真等问题。
“虚拟制作为剧 组提供了一种‘类实拍’的影片生产制作方式,从而从妥协制作趋向于完美制作,”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李天语认为,数字技术有可能突破传统特效片的制作局限,实现创作过程中的可视化、交互化和智能化。
杨澜读书会主理人孔钰钦认为,短片电影具有大众性、实验性和先锋性,技术环境、创作环境和用户观影习惯都让中国短片电影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想象空间。(支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