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转向双向互动,在突破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时空局限的基础上,促进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转化,使得新闻传播垄断不复存在。与此同时,广播电视传媒业态也发生明显变化,“互联网+”背景下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使得广播电视传媒呈现出更强的互动性、即时性和海量性,形成特有的“大媒介”产业形态。基于此,社会及广播电视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高校应从融媒体时代背景出发,分析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的实践方向,从人才全面成长角度入手,结合融媒体的技术支持和平台保障,全方位变革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在契合融媒体时代需求的基础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广播电视行业新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一、融媒体时代高校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的新方向
融媒体时代下,社会各行各业发生新变化,广播电视行业亦迎来创新机遇,呈现出全新的就业形势。基于此,高校应从融媒体时代特征分析入手,明确广播电视新业态下人才培养应有的防线,并借助融媒体技术紧抓人才培养新机遇,从而在多元互动中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融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可自主熟练地完成多项工作,并能基于专业视角发现广播电视行业的新机遇、开展新实践。而且,随着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转变,需要人才掌握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在精通广播电视专业的基础上,具备及时发现并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能力,以充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融媒体时代相契合。与此同时,广播电视人才应具备较强的融媒体素养,在认同融媒体时代行业发展新机遇的基础上,掌握融媒体技术、树立融媒体意识,从而更好地带动广播电视行业在融媒体时代实现新进步。另一方面,融媒体时代在对广播电视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指明新方向的同时,使得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迎来全新机遇。融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行业发展逐步趋于统一,各单位主体联系日益紧密、产业运营渠道不断拓宽。基于此,高校培养广播电视人才可获得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更加多元的教育方式,在与相关企业的直接合作中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升级,将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实际紧密联系,在产教融合中锻炼人才应用型技能。需要注意的是,以融媒体技术和平台为支撑培养广播电视人才,能带动高校结合当代大学生学情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深化育人影响,并以多元化的教育模式调动大学生参与积极性,以此强化师生互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融媒体时代高校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基于融媒体时代高校培养广播电视人才应有的实践方向,高校及教师应协同努力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在师生的深度互动与相关企业的紧密合作中,紧抓融媒体时代机遇,从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平台完善等角度入手,全方位提升高校广播电视人才培养实效。
(一)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引领广播电视多元教学实践
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与育人能力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在融媒体时代下,教师是否具备融媒体素养决定着广播电视人才能够满足时代需求和行业实际。因此,高校应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全方位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其一,高校应为校内教师提供系统化培训,以融媒体时代背景、广播电视新业态、实践教学技能等为主要内容,丰富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储备、加强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并引导教师明确融媒体时代培养广播电视人才的新方向。其二,高校应重视校外广播电视专业学者及业界专家的引进,鼓励本校教师前往企业实践,以促进教师队伍实践教学技能的全面提升。例如,四川传媒学院便引进业界专家担任专业教师,并通过外派挂职、指定担任第二堂课指导教师等途径,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既可丰富教师队伍人员结构,又能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技能,在与企业的紧密协作中组建综合素质较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其三,教师应以融媒体时代新要求审视自己,明确自身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之余,积极参加高校组织的培训,并及时与专家学者交流合作,结合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现状即时转变人才培养方向,锻炼自身专业实践指导技能,逐渐成长为“双师型”教师,以有效满足融媒体时代需求,切实引领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的全面创新。
(二)立足广播电视人才学情实际,精准化培育人才融合思维
融媒体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实践对广播电视人才的融合思维提出更高要求。为此,高校应立足人才学情实际,在精准定位学情实际的基础上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性培育人才融合思维。其一,高校及教师应重视人才主体地位,改变传统模式下人才被动参与教学实践的局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并以此引领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创新。其二,高校应针对广播电视专业人才学情展开实际调查,重点收集人才的广播电视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职业素养及其对融媒体的认知程度、融媒体技术的运用水平,在此基础上借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建设人才专属的数据资源库,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有效参考。其三,立足广播电视人才学情实际,高校应深化融合思维培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融入媒介融合理念和广播电视行业新业态,并在教师指导下帮助人才具备融合视野、认同融合角色,从而明确自身成长方向。其四,专业人才应树立媒介融合理念,在参加理论知识学习、实践技能锻炼的同时,着眼于融媒体时代背景,分析广播电视行业新形势,在契合时代背景和行业需求的基础上养成融合思维。
(三)优化广播电视专业课程体系,支撑融媒体人才培养实践
融媒体时代下,为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水平的广播电视人才,高校应以融媒体为方向,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及综合性,促使人才全方位契合融媒体时代背景。其一,高校应明确广播电视专业课程定位,以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等类别进行划分,以融媒体实践为导向,立足跨学科新趋势,分析人才需具备的基本素养,以此为依据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例如,南京大学在开设学理型和术理型专业课程的同时,设置跨专业的选修课程,在广播电视专业内根据就业方向细化选修课程,以此支撑跨专业人才培养,推动人才培养的精细化发展。其二,高校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应重视自身办学定位,结合融媒体实践需求凸显广播电视专业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自身吸引力。例如,华中科技大学便依托工科优势,强调广播电视专业人才应用型技能的培养,设置丰富多样的广播电视专业课外活动课程,既包括社会实践活动、思政课社会实践,又包括英语及计算机考试、竞赛、论文、科研等,并明确各类实践活动的要求及学分设置,并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在师生深度互动中增强学生实践技能,以充分满足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行业需求。
(作者系四川传媒学院有声语言艺术学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