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由中国文联、中国电影家协会、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国电影出版社有限公司承办, 厦门市驻北京国际化人才工作站协办的2023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金鸡电影论坛·文学论坛”日前在厦门举行。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张宏,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中央文史馆常务副馆长冯远,中宣部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主任曹寅,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原董事长杨步亭,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明振江,中国电影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虹子,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导演尹力,导演高群书,作家、编剧全勇先,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副会长、编剧汪海林,国家一级演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秘书长张光北等参加论坛。论坛由导演、演员周波和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陈炜共同主持。
张丕民在致辞中表示,电影人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还要拥抱文学、拥抱优秀文化,从经典阅读中汲取营养、丰富思想、提升素养、增强力量,自觉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不断创作 “高峰”作品,用电影追溯历史,记录现实,传承文明,赓续文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推动电影强国建设。这次论坛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也是一个很好的导向。
冯远表示,电影和文学的交融关系是复杂而有趣的课题。文艺创作是相通的。不管是电影还是文学,或者绘画,艺术家通过创作的丰富想象力、生活的积累、精湛的语言,来不断创作出更好、更优秀的艺术作品,实现创作上的提质、增效、升级。电影人、艺术家们要多读书,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少一点浮躁之心、功利之心。在数量上做减法,在质量上多下工夫。要能够真正地沉得下去、深入进去,多为这个时代留下一些有思想深度、体现时代精神、艺术风格鲜明的好作品。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圆桌论坛、“电影人读书计划”启动仪式、尹力导演新书《梦》首发式三个部分。
论坛的主题为“电影与文学的交融之旅”,由朱虹子主持,尹力、全勇先、汪海林、高群书、张光北等嘉宾就文学与电影的互动,电影与文学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建设电影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下,如何进行创作与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
尹力表示,中国电影有现实主义的特征,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直到八九十年代,关注现实、贴近中国、针砭时弊、为民代言是中国电影过去优秀的传统。多读书、读好书,回归文学,回归当代,关注现实,不仅是这一代电影人的职责和担当,还应该变成一个传统。
全勇先认为影视文学根基是要表达人内心的诗意,文学是这些艺术形式最基础的东西。《日瓦戈医生》《末代皇帝》以及中国当年一些优秀电影,这些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
高群书表示现在短视频盛行,大家不太看书,所以有必要重新掀起电影和文学之间真正的尊重和互相融合。作家把他对人生、社会、时代的透视贡献给了观众。电影要把它立体化地呈现给观众,必须要站在巨人肩膀上创作,首先要尊重原本核心的东西,把它立体化。
张光北表示,从古到今,不管是中国还是全世界,优秀的电影都离不开文学作品,扎实的文学作品是拍好电影的基础。演员首先要把书读好,提高表演艺术水平,为中国电影质量提高做好演员应该做的事。
现场,朱虹子介绍了“电影人读书计划”的情况,现场发布了“电影人读书计划”第一期书目,包括《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通史》《角色的诞生》等。
论坛还举办了“尽精微,致广大——尹力导演新书《梦》首发式”, 《梦》突破了传统图书的架构,将二十四节气作为时序对内容进行区隔,以庚子一个月的日记为主干和线索,用独特的蒙太奇手法,意识流的方式,将散在尹力从艺几十年历程中的文字、电影、绘画、摄影串联起来,展示一个艺术家在壮阔波澜的时代变迁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为,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尹力用一句话可以形容本书的内容,“庚子一个月,改开40年”。他说:“感恩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造就了这一代人,用只言片语编织起我们从事的事业、热爱的工作、交往的朋友。点点滴滴,很多人在看书的过程中,一定感同身受,它留下我们共同的记忆和心路历程。”(姬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