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伟
《中国电影报》:为什么选择在中国香港举办电影节?
赵洪伟: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尤其是《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落地以来,“软联通”提效,“硬联通”加速。一个拥有巨大活力和竞争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加速呈现在世人眼前。
值此天时地利,拥抱时代潮流,回归根脉所系,“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其实是应运应时应需而生的。
去年,我们在澳门举办了第一届,今年在香港举办第二届颁奖典礼,齐聚了来自两岸三地的电影人,当时我们就有这样的共同深切感受——中国电影拥有强大的韧性,我们有责任有使命更有机遇和能力、条件,打造一个粤港澳大湾区的电影交流平台,扛起新的文化使命,奋力谱写大湾区文化产业、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用光影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在建设电影强国的新征程中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电影报》:当下的香港电影业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赵洪伟:香港电影的制作能力很强,故事创作手法较为高明,但目前,香港电影能够撑得起台面的演员相对有限,影片涉猎的内容和创作元素也较为单一。例如古天乐、刘青云、张家辉都是非常出色的演员,可是单单只有这些熟悉亲切的“老戏骨”、老面孔也难以再撑起整个香港电影,尤其是现阶段年轻影迷较多,在这些方面是香港电影是有所欠缺的,需要与内地电影人高度融合,相互促进。
《中国电影报》:香港紫荆花电影节评选标准是怎样的?
赵洪伟:一是彰显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力量;二是表达我们中国人民对未来道路充满绝对自信;三是体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和深厚文化内涵;四是促进人类和谐、世界和平,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是关注国际国内民生,正面反映我国人民生活情感实际的影片。综合评述我们立足于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历史重大题材和与普通百姓生活相贴近的现实题材、弘扬主流价值观、讴歌人性人生的影片。
《中国电影报》:您对未来国产电影的创作有怎样的建议?
赵洪伟:电影是为时代服务的,情怀、精神、信仰和奋进的动力、民族大团结这些元素是未来电影中更应该加重的一部分,当然我并不抵制反对小清新文艺片,但是我觉得反映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力量的作品应该加重比例。
我们搭建各种电影节的平台,正是希望鼓励、推介并不断探讨主旋律电影传播路径,以及新主流电影有无更多内涵外延,像《长津湖》在海外发行就受到很大关注。未来,我们希望立根中国自身的文化,讲好故事、让更多观众去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