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研讨会现场
本报讯 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主办的电影《我本是高山》专家观摩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皇甫宜川,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赵卫防,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王海洲,人民网文化部主任黄维,《光明日报》高级编辑李春利,中国电影家协会网信处处长王纯,北京评协视听艺术专委会副主任高小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专委会秘书长胡建礼等参加研讨。研讨会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主持。
专家们从人物描写、主题立意、艺术手法、叙事方式、观众接受等多个方面对影片进行了全面评析,充分肯定了主创对张桂梅形象的生动塑造,赞许了影片对英模人物题材样式的创新,并围绕如何为电影的创新表达提供更好舆论环境进行了探讨。
研讨会上,各位与会专家对片中海清饰演的张桂梅印象深刻。饶曙光说:“这部电影成功地塑造了坚韧顽强的张校长形象,让我们感同身受地看到了云南大山女孩的深层命运。”他表示,电影通过人物的行为叙述,展现了奋进中的中国形象,这种形象的展现真实、可信、可亲、可爱。此外对于网络舆情的讨论,饶曙光说对电影评价还是要回到电影本身,尊重影片艺术的呈现和表达,要为艺术家的创新表达提供一个更好的舆论环境。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艺理论家仲呈祥说:“通过观摩,我学习了一部为一位在贫困山区人民教育家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人民教师树碑立传、传神写貌的励志影片。我认为,与同题材的话剧、戏剧作品相较,它更有光彩,其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的创作精神更具美学魅力和艺术穿透力导演、表演、摄影俱佳,值得祝贺!向创作集体致以由衷敬意!”
尹鸿表示,电影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仁者无敌”的女教育家的形象,而且加入人物前史让整个人物更加饱满、厚重。电影主题是积极向上且充满女性关怀的,一个女孩考出去改变三代人的命运,这也是张桂梅精神的核心表达。他说,《我本是高山》将纪实性与诗意化的表达相结合,是一种电影创作的创新和探索。
皇甫宜川认为,电影以写实和写意的手法相结合,描写了张校长坚韧的个性、丰富的内心情感和崇高的精神品格,塑造了感人至深的女性形象。影片中三代传承关系的呈现,也意味着影片从个体的英雄塑造,转到女性相互成就的自我觉醒,其中电影对于女性意识觉醒和其为时代所作贡献的描写,正是影片现实意义的体现。对于张校长这一人物的刻画,电影围绕普通性、独特性和民族性三个角度进行了诠释,这种特质的呈现区别于其他英模人物电影,让人在影片中看到了个性鲜明、感人至深的张校长形象。
赵卫防表示,《我本是高山》十分感人,很多地方让人落泪,但并没有一味宣扬悲苦,就如电影中经过山洪暴雨以后,学生和老师达成了精神上的共识,这种叙事更多是追求一种深度的情感力量。此外他认为,影片最大的驱动力是张校长的坚韧,是自己命运能够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人本性”的张扬,张校长完成了对于大山女孩“人本性”的启蒙。
各位专家学者还表示,《我本是高山》是一部感人至深且具有创新性的英模题材电影,对女性意识的表达极具现实意义,电影在纪实性与诗意化表达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张卫认为,张桂梅从事的是崇高的事业,生动塑造张桂梅形象的电影人同样崇高,这部电影首先用现实主义的笔触真实描述了大山里旧习俗中的一些女娃的真实境遇,主创以现代性的视角和爱护女性的立场表达了“女娃考出大山,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自强不息。影片用这个现代性的主题作为故事的终极目标,在英模题材影片创作中很好地运用了类型电影叙事,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海清的现实主义表演风格深刻地挖掘了张桂梅的崇高内心世界,鲜活地表演出她坚毅、执着、善良、恩威并重的多重人物性格。影片用诗意且纪实的影像语言和各种艺术手段抒写着对张桂梅对大山女儿们的深爱。
张丕民在总结发言中表示,这部电影是对于典型人物主旋律题材影片比较好的尝试和创新,区别于传统英模人物“伟光正”的塑造手法,找到了人物的真实支点。他说:“我们应该对这一类型影片给予支持和鼓舞,让创作者充满勇气与底气地拥抱现实,拍出大众喜爱的电影。本次研讨不仅仅是对《我本是高山》这一部影片的研讨,更是对于怎样拍好这一类型的中国电影,怎么获得大众的认可及国际影响力的探讨。”(姬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