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精神结晶,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文化成果,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红色电影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创作发展贯穿于百年党史的各个时期,通过刻画英雄人物、描绘历史故事,以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创新精神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奋进,是一个时代的直观代表与发展缩影。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大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旺盛、要求更高,红色电影思想、内容、情感等的表达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其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价值观念等更是凸显出重要的时代价值。高校思政教育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成的主要途径,理应积极挖掘红色电影中的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并将其融入思政理论教学、思政教育资源、思政教育评价三方面,将红色电影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转化为社会正能量与引导力,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良好道德素养与深厚爱国情怀,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实践取得新进展。
用红色电影充实思政理论教学
在高校思政教育实践中,理论课程教学是基础,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和科学性,其并非简单对事物现象进行经验性描绘,而是不同历史时期革命领袖经过思维加工,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形成的系统化理论知识,涵盖概念、判断、推理等理论知识模块。红色电影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与高校思政教育理论在指导思想层面具有一致性,因此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方面,高校思政教师应明确红色电影集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于一体,将其融入理论教学中能够缓解思政理论教学的枯燥、乏味。具体而言,高校思政教师可以从近两年票房和口碑俱佳的红色电影《湄公河行动》《战狼2》《长津湖之水门桥》等入手,从主题、题材、节奏、表达等方面研究其深受学生青睐的原因,剖析其中所蕴涵的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电影表达方式,而后将其融入思政理论教学中提升教学实效性。另一方面,高校思政教师应注重影视文化知识积累,结合学生学情实际筛选适合用于思政理论教学的红色电影,并积极参加区域性红色文化基因库建设,加深对红色文化、红色电影的深层理解,提升红色文化理论素养,准确把握红色电影与思政教育理论之间的契合点,以增强思政理论教学的实效性,以及理论教学对思政教育实践过程的导向性。
以红色电影完善思政教育资源
红色电影蕴含的深刻教育价值和思想内涵等极为丰富,与思政教育内容具有高度一致性。高校思政教师应及时洞察红色电影本身具有的感染力强、直观生动等特点,尤其是红色电影表达的追逐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崇高理想,有理有据地将红色电影作为传统思政教材等教学资源的有力补充。例如,思政教师在讲授《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中的“中华民国建立”这一里程碑事件时,可以选取红色电影《辛亥革命》片段,让学生了解晚清末年时期中国内忧外患,中华民族陷入危亡之际的历史背景,了解中华民国建立的原因,感受战乱中孙中山等革命领袖,以及黄兴等无数仁人志士的爱国精神和斗争精神。在讲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内容时,可以选取红色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前夜”和“回归”两个片段,直观展示新中国成立和香港回归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节点,帮助学生深刻感受中华儿女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独立的意志,为民族大义舍生忘死的精神。思政教师应及时更新红色电影与思政教育融合教学的资源库,将红色电影《无名》《长津湖之水门桥》等作为补充内容,用以说明思政教学内容中较为抽象的历史事件和“红色特工”等特殊职业,深刻理解和平来之不易,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强化高校思政教育效果。
借红色电影
完善思政教育评价“指挥棒”
红色电影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实践应注重评价机制构建,关键解决好“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的问题。根本上讲,红色电影融入思政教育中能够突破各种传统教学条件限制,彰显红色电影适合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特性,衍生出红色电影学习、红色基因传承为主题的总结报告等教学实践活动。对此,高校党委、教学管理部门应与思政教师构建协同评价机制,始终坚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原则,完善教师评价学生、校党委和教学管理部门评价教师、学生评价教师,以及学生评价学生等,对融合红色电影的各类思政教学实践活动情况做出评价。在此过程中,各评价主体增加评价指标,将学生对红色电影主旨表达、创作初衷、叙事手段、历史事件还原度等内容的把握作为评价内容,考察学生对红色电影承载的思政教育理论的理解准确度,该评价机制能够作为学生查漏补缺、教师补充思政教育内容的“指挥棒”,全面考查教师选择红色电影的能力、学生理解思政教育知识的水平等,尤其增加了对学生在思政教育中表现的智慧、信念、理想、解决问题能力等指标的综合评价,彰显红色电影推进思政教育评价的重要作用。
(作者系柳州工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