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旨在推动学生全面成长与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人做任何事情都素来难逃“人情”这一关,教育管理亦是如此。对于学校教育管理而言,包括硬性管理和软性管理两种,前者是指借助各种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师生行为的管理模式,后者则强调从人性、人情、情感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但二者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共生关系。因此,如何平衡教育管理中的制度与人情是教育管理者始终无法避开的重要话题。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艺术表现形式,蕴含丰富的教育管理理念,本文通过观察与分析影视作品中的情节和角色,深入思考教育管理中制度与人情的平衡。
一、以制度规范人情,
彰显制度化教育优势
制度作为一种极其普遍而又必然存在的社会现象,不仅是社会组织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且是规范和约束社会成员行为的重要准则。学校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其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针对性自然离不开制度的支撑。
在中国“人情式”社会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延续千年,从早期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到周朝“以人文本”思想的确立,再到如今人本教育理念实践,均充分强调中国教育管理对人情味的追求。虽然人情在教育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凡事过犹不及”,若一味追求人情、依赖人情,便会使各种“人情风”“关系网”盛行,进而严重影响教育管理质量和效果。加之人情化教育管理极易受管理者主观判断和个人感情的影响,因而导致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存在。教育类影视作品作为反映现实教育现状的影像资料,揭露出诸多现实社会中因人情滥用而造成的教育歧视现象,值得深思。以印度电影《起跑线》为例,拉吉和米图夫妇因不希望女儿输在起跑线便千方百计送女儿去名校读书,但在阶级观念根深蒂固的印度,学生与家长在入校前都会经历一系列考核,包括父母所属阶层等等,这是因为学校认为上等阶层的父母能够为学校发展提供更多经济支撑,于是处于贫民窟的学生便遭受着排挤和不公平的待遇。由此可见,过度依赖人情的教育必然会出现教师对个别学生的偏袒和优待,严重损害教育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同样的,在现实教育管理中如果人情一味的给制度让步,那么学校教育必将是无序的、混乱的。因此,在现实教育管理中,制度与人情的平衡,实际上是要求管理者必须摒弃唯人情化的教育管理模式,以制度优势规范人情,并构建客观、公正、职责分明的教育管理制度,以确保教育管理的公平、公正。
二、以人情清润制度,
培植人性化教育土壤
人情是大众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内心理解和体会,并非简单的人际关系,而是认知关系、情感关系、伦理关系的统一体。学校教育管理的主体是人,根本任务是培养人,这就决定学校教育管理必须以人为本,既要尊重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要注入人文关怀,利用情感育人,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影响,我国教育管理始终秉承着“制度本位论”的教育管理理念,将分数、成绩以及升学率视作评判教育成效的标准,这种带有明显目的性和功利性的教育模式不仅揭示出学校“重制度、轻人情”的教育畸形和异化,而且反映了学校教育管理为保证各项决策的客观公正而消除人情调控的主观片面性,导致教育管理者沦为“制度的机器”。尽管明确、严格的规章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育管理的公平、公正和效率,但如果一味采用死板、僵硬、固化的规则和教条进行管理,会使得学生成为“考试机器”和“利己主义者”,弱化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比如《最好的我们》《叫我第一名》《银河补习班》等影片以“题海战术”“高考状元”等词汇揭示高考制度框架下“唯分数论”的教育弊端。因此,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管理者必须在坚守制度底线的基础上采用人情化管理模式,以人情浸润制度,积极培植人性化教育土壤,从而使教育管理更加温暖且具有人情味,以此来满足学生情感需求,激发其学习热情,进而达到良好的教育管理效果。比如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马修老师通过组建合唱团的方式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并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将其安排在合适位置,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音乐潜力,而且可以建立学生自信心。除此之外,马修老师在对“问题学生”的管理方面,采用平等、尊重、宽容的“以人文本”教育管理模式,相比于校长的制度化管理方式,注入人情味的管理显然效果更好。
三、结语
深入分析影视作品所传达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教育方式发现,在教育管理中,制度和人情各有优势,制度可以为教育管理提供明确的规范和准则,以确保教育的公平、公正;而人情可以为教育管理注入人文关怀,以提升教育管理的温度。但凡事过犹不及,如果一味地追求制度,则会丧失人情;而一味地追求人情,则会失去制度约束。因此,有效的教育管理应实现制度与人情的平衡,既要以制度化彰显对人情的约束力,也要以人情化为制度注入情感,从而实现制度与人情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推动教育管理的良性有序发展。
(作者系四川传媒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