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影视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与现代影视艺术交融的结晶,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宏大的叙事视角,展现了革命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以及精神风貌,通过对革命事迹的再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奋斗理念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等思想,在思想启迪、信念培养、道德引领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将红色影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以利用其富有时代特色且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影像形式,鲜活呈现历史事件与人物形象,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更好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社会责任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联动多主体,凝聚协同育人共识
以红色影视文化助力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是高校各级管理主体和全体师生的共同责任,要求管理者从顶层设计层面进行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之中,探索出符合当代青年特点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促使红色影视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首先,发挥管理者的领导作用。高校领导应重视红色影视文化的育人价值,建立由校党委、相关部门及教职工组成的协调小组,制定关于红色影视文化助力思政教育改革的工作规划,以指导红色影视文化的推广与实施。同时,组织部门和宣传部门应当发挥引领作用,制定详细的计划与实施方案,指导红色影视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工作,使之更加贴近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并借助各种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教职工的红色影视文化协同育人共识。各院系应基于实施方案,明确自身责任分工,主动配合红色影视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整体规划,并结合专业特征,开发合适的红色影视文化资源。
其次,提升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主导意识。一是建立系统的教师培训机制,定期组织红色影视文化专题培训,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或行业内的资深人士,帮助教师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技术应用,增强教师对红色影视文化的解读能力;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和工作坊,在与其他同行交流的过程中开阔视野,促进跨学科合作。二是给予相应的科研经费支持,鼓励教师开展红色影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相关课题研究,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并汇集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和研究成果,供广大师生查阅利用,推动知识共享。
最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党员的带领作用,组织观看经典红色电影作品,分享观影心得,提升学生对红色影视文化的理解;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时刻牢记提升自身政治素养的重要性,不断运用红色影视文化熏陶自身的人格与情操。
多课堂融入,深化理论知识学习
将红色影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将其全面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各个环节,构建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教育体系。
在第一课堂中,即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将红色影片作为教学案例的方式引入课堂教学。例如,在观看《红海行动》后,可以围绕“爱国主义”这一主题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们自由表达对于国家利益和个人安全之间关系的看法。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高校可以举办“红色观影周”“红色故事分享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红色影视文化教育资源供给;邀请知名导演、演员或者党史专家开展讲座,讲述红色影片拍摄背后的故事或解读影片所蕴含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增强学生沉浸感与参与感。
此外,应充分利用好网络新课堂。高校应当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账号,定期发布红色经典影片链接及相关解读文章;开发专门的应用程序上传红色影片资源,为师生提供多样化的红色文化学习素材。
多途径实践,鼓励学生亲历实践
红色影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这一过程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学习,而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
其一,开展红色微电影制作活动。高校可考虑设立专项基金,开展红色微电影制作大赛,邀请经验丰富的影视行业专家作为顾问或导师为学生提供专业建议,组织院系的专业教师全程辅助指导,引导学生根据党史国史选题立意,结合当地红色历史故事和现实题材撰写电影剧本,并参与红色微电影的演出、拍摄及后期制作全过程,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传承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同时,举办成果展映会、研讨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作品、交流创作心得的平台,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红色文化学习内驱力。
其二,开展红色影视文化现场教学。积极寻求与影视企业、文化传播公司等主体的合作机会,组织学生前往红色电影文化博物馆、红色电影拍摄场地,以及电影所呈现红色旧居旧址、抗战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实地了解红色电影制作过程,亲身感受影片历史事件背后的温度和情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其三,开展红色影视课题研究活动。积极对接社会资源,围绕特定的历史事件、重要人物或革命精神展开红色影视课题研究项目。例如,以《红色娘子军》为例,探讨女性在革命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或是选择《长征》,深入分析革命先辈在极端条件下的生存智慧与精神面貌,让学生在充分的调查、比较、归纳基础上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提升红色文化传播自主性。
(作者系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基金项目:2023年度陕西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思政课’背景下高职院校‘四维融通’思政课校内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23GY034)